县域经济快讯
哈尔滨:现代农业,迈向农业强市“助推器”
文章来源:哈尔滨日报 点击数:1195 更新时间:2013-8-14 9:13:54
资金投入加政策扶持,多年念好一本经,哈市现代农业初具规模,正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大步迈进。
哈市用全省1/7的耕地,生产出全省1/4的粮食。哈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半数,来自于粮食生产及相关的养殖业。哈市产值超千亿元规模的食品工业,更是以粮食及牧业为车间。粮食产量、农民收入双双实现“九连增”,所有这一切均来自现代农业这个关键“助推器”。
示范园带来“标准”效益
万亩大方田、万亩大垄双行种植园、万亩水稻示范区、精准农业蔬菜园区……
2013年,哈市农业亮点频现。据市农委统计,今年以来已落实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带)115个,核心区500万亩,其中示范园62个、11.8万亩,示范区31个、37.6万亩,示范带22条660公里、450.6万亩。
全市18个区(县、市)的62个示范园涉及58个乡镇,3.7万亩玉米全部为大垄双行,3.7万亩水稻均为大方田,12个设施蔬菜园区标准不断提高,以南岗区红星蔬菜园区为代表的设施蔬菜基地基本实现了“精准化”农业。
“精准化”、“标准化”的优势体现在哪儿?通河县水稻示范园区农民刘喜军说:“农业现代化从种子、耕地、种植到收获完全改变了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可使一公顷水稻增收1.3万元,这就是‘标准’带来的效益,现代农业带来的效益。”
现代农业园区离不开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近几年,哈市建设水稻智能育苗工厂82个,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水稻浸种催芽、育苗全覆盖。试验推广玉米大垄双行、水稻智能化浸种催芽、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10大农业生产实用技术,实施农业科技项目45个,技术推广项目47个。
随着哈市对农业生产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现代农业正助推哈市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大步迈进。目前,哈市农业逐步实现“陆海空”三栖作战:灌溉有水库、提水泵站和机电井做支撑,整地、播种、收获有各种大型农机具,田间管理用上了农用飞机。哈市农产品从去年开始,实现了“原字号”的突破,由以往的“原粮”出市、出省,通过“反弹琵琶”到上海推介,举办世界性“农博会”,实现了“卖生态、卖环境、卖空气、卖健康”,番茄卖出了“柠檬”价,大米卖出了“进口”价,油豆角卖出了“旅游纪念品”的价……
合作社推进农机现代化
秋翻春整地离不开大型农机具,春播、秋收时节,更离不开大型农机具。而应用这些农机的就是遍布哈市农村的现代农机合作社。
近年来,国家、省、市相继出台优惠政策,加快农机发展步伐。三年来,哈市农机投入达33亿元,全市大、中型拖拉机拥有32.4万台,千万元现代农机合作社已发展到106个,全市农机总动力近千万千瓦,每百亩耕地拥有一台拖拉机。在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拉动下,全市各类农业种植等合作社发展到4602个,入社社员近5万户。
与此同时,随着哈南等4个农机产业园区和约翰迪尔等7个农机大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新型装备制造业不但实现产值9.2亿元,还带动了哈市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据市农机管理部门负责人介绍,今年哈市将农机补贴重点向优势粮食主产区、农机作业薄弱环节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倾斜,极大地激发了农民自发组织农业专业合作社的热情,仅今年上半年,哈市就完成了97个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申报工作,补贴资金近亿元。
据市农委主任杨文月介绍,为加快实现农机现代化的步伐,到“十二五”末期,哈市还将投资14亿元,新建玉米、大豆、水稻等千万元大型农机合作社140个,发放农机具购置补贴5.9亿元。在机械总动力突破千万千瓦的同时,带动农民资金投入30亿元。从而真正实现全程农业机械现代化,进而实现从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