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县域经济快讯 >> 正文
县域经济快讯

三农聚焦领航甘肃现代农业新征程

文章来源:甘肃日报    点击数:1248    更新时间:2013-3-29 11:03:29    

 

日前,《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13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意见》([甘发(2013)1号]正式印发,这是继2004年以来我省连续出台的第10个以“三农”工作为主题的省委一号文件。
  今年的省委一号文件,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立足我省实际,对构建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作出了系统部署,是省委、省政府立足发展现代农业的新起点,提出的新目标,绘制的新蓝图。记者就此采访相关部门负责人,对一号文件的要点予以解读。
  背景:1号文件出台过程
  省委一号文件是在省委、省政府的直接领导下,由省委农村工作办公室负责起草。经深入调研6市州25个县和省直有关部门、广泛听取多方意见建议、座谈讨论、修改审定,历时半年,最终“出炉”。
  那么,今年一号文件提出构建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的背景是什么?基于什么考虑?
  省委农村工作办公室主任王义认为,目前全省保持农业农村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对推动我省转型跨越发展,实现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至关重要。去年全省粮食总产实现了“九连丰”,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了“九连快”,农业生产打破了“粮经此消彼长”的传统格局。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深入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是推动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一号文件延续了以往行之有效的好做法,又适应发展变化提出改革新举措,来继续保持农业农村持续健康发展。
  “同时,我们要看到,我省‘三农’问题的特殊重要性。”王义说:“由于我省小康社会实现程度比全国低近20个百分点,城镇化率低近10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低3000元,发展压力进一步增大。为进一步缩小差距,必须加大改革创新,坚持做到政策不减弱、改革不停顿,进一步加强‘三农’工作。”
  因此,立足我省实际,今年省委一号文件对构建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作出了系统部署。一号文件采取以条为主的构架,开头部分强调了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性,确定把大力实施“365”现代农业发展行动计划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发展现代农业的总体布局和基本途径,并明确了今年全省“三农”工作的总体要求。主体部分共7章、30条内容,围绕“稳住粮食、着眼增收、深化改革、夯实基础”的总基调和预期目标,对全省“三农”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
  主题: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省委一号文件确定了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主题,强调“着力推进现代农业”。那么,我省发展现代农业的宏观环境和现实需求是什么呢?
  省农牧厅厅长武文斌分析认为,当前,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大背景的影响下,全省农业农村经济面临阶段性、转折性、历史性的新变化。全省水资源呈总体减少趋势,人均耕地由1978年的2.86亩下降到目前的1.97亩,农业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更加趋紧,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任务艰巨;随着全省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规模外出务工,“谁来种地”已成为一个重大而紧迫的问题,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关系长远;农民收入水平低,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紧迫;工农城乡关系日益紧密,推动城乡一体化势在必行。
  “上述这些新情况表明,全省农业发展已经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快转型的新阶段,农业发展已经到了由传统向社会化大生产加快转变的新阶段,工农城乡关系已经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对接融合的新阶段。”武文斌说:“因此,我省围绕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省委一号文件突出了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省委一号文件确定了从今年开始实施“356”现代农业发展行动计划,我省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条件是什么?一号文件中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点是什么?
  武文斌说:“我省发展现代农业面临诸多政策机遇和积极因素。一是今年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断强化,明确要求‘三农’投入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做到向主产区、新型经营主体倾斜。二是我省马铃薯、蔬菜、水果、现代制种、中药材、草食畜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在全国的地位日益显现。三是农业科技的支撑能力不断增强,全膜双垄沟播、马铃薯脱毒种薯、牛羊品种改良等十大技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效。这为提升农业发展层次、提高农业发展质量、推进全省现代农业探索了路子,奠定了基础。”
  为此,省委一号文件具体提出了七项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措施。即壮大和提升特色优势产业,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构建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机制,稳步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机制,大力培育多元服务主体;创新农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机制,着力提高农民就业创业能力;健全农业支持保护机制,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力度;完善农村公共服务机制,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改进领导方式,增强协同推进“三农”工作的合力。
  亮点:创新农业经营体系
  2004年以来,省委、省政府每年都印发一号文件,每年都有新亮点,通过聚焦“三农”主题,出台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的重大政策举措,促进了“三农”工作持续稳定发展,赢得了粮食生产连获丰收、农民收入连攀新高、农村民生不断改善的好局面。今年,省委一号文件有哪些突出新亮点?
  省农牧厅厅长武文斌认为,根据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意见,省委一号文件在着力创新农业经营体系、土地流转、发展家庭农场等方面亮点频出。
  据介绍,重点围绕发展现代农业,我省将在壮大和提升我省特色优势产业方面,向“国家级提升和冲刺”,打造陇东陇中国家级旱作农业示范区、河西和沿黄地带高效节水农业示范区和甘南等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
  特别在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方面,一号文件要求“尊重和保障农民生产经营的主体地位,培育和壮大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充分激发农村生产要素潜能。”武文斌介绍,尽管家庭经营比较落后、规模小,但从农业经营主体来说,以家庭经营为基础这一点不能动摇,这是由农业自身发展规律决定的。同时,由于我省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覆盖面小、土地流转率仅为10.9%,这就要求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加大对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扶持力度,通过这些新型经营主体,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从而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通过合作社与农民之间进行流转土地,合作社与龙头企业对接,行之有效。去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民’的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实现龙头企业与农民及合作社互利共赢。”省农牧厅农村经营管理处处长徐麟辉进一步解释:“由于我省农村耕地参差不齐,河西灌区土地产出率高,而河东山旱地瘠薄,土地流转必须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按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要尊重农民主体地位,不强制、不限制,严格防止土地流转后‘非粮化’、‘非农化’,这将影响粮食稳定生产、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稳定。同时,适度扩大经营规模,可以提高经营效益,并不是越大越好,如果经营规模超自身经营能力后,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经济效益将会下降。”
  徐麟辉认为,我省今天将开始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试点,通过明确承包经营权,使拥有土地的家庭农场主由“自然人”向法人转变,促进家庭农场在贷款等方面享有优惠政策,从而培育和发展壮大规模经营,加快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对此,省委一号文件也明确提出了“加快土地确权登记工作,三年内完成农村集体土地确权颁证,今年完成80%的任务。”
随着省委一号文件的下发落实,必将进一步促进“三农”工作持续稳定发展,引领我省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开启全省“三农”工作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