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快讯
西乌旗:县域经济竞争能力大幅提升
文章来源:北方新报 点击数:1593 更新时间:2013-1-6 9:44:52
白音华工业园区2011年实现营业收入117亿元,圆满完成了自治区确定的园区营业收入超“百亿”目标,不久前升格为自治区级工业园区。这是西乌旗近年来按照经济转型的总体部署,抓转变、促调整、谋开放的显着成果,如今,西乌旗已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征途上迈出坚实的步伐,财政收入连年飘红、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城乡居民稳步增收,昂首步入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能力提升最快的百强县(市)行列。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近年来,西乌旗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机遇,依托矿产资源优势,重点抓工业,工业经济异军突起。中电投、北方电力、阜矿集团、香港华润、大唐国际等一批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大集团纷纷入驻西乌旗,白音华一、二、三、四号露天矿、五间房煤田开发、西乌露天矿、花敖包特铅锌矿选厂等一批批重点项目陆续建成投产,经济发展后劲明显增强。2007年,西乌旗二产历史性地超过一产和三产的总和,三次产业比重为18:62:20,工业增加值完成9.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达到21户,其中产值超亿元的已有4户。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不高、产业结构单一、工业经济链条短等问题也随之而来。在问题面前,西乌旗人变压力为动力,全旗上下坚持着眼长远,优化产业结构,推动资源由初级开采、初级加工向综合利用、精深加工转变,重点打造“煤—电—冶”产业链条,着力提高产业关联度,稳步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以白音华能源化工园区为代表的入园企业整合现有资源、调整产业结构,努力延长产业链条,发展循环经济,将原料“吃干榨尽”,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加快现代畜牧业步伐
沁绿肉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是该旗以牛羊屠宰、加工、销售、出口为主的民营企业。企业采用“企业+协会+牧户”的产业化模式,通过协会向沁绿公司出售冬羔,政府进行补贴或贴息贷款等形式,鼓励牧民发展畜牧业生产,推进现代畜牧业产业化进程,促进企业的加工销售,增加企业和牧民收入。
西乌旗是我盟传统的畜牧业大旗。近年来,该旗依托丰富的畜产品资源,采取“政府推动、市场牵动、能人带动”等模式,鼓励扶持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他们对草原牛羊进行统一品种、统一饲养管理,对牛羊肉产品统一标准、统一品牌,共同打造草原绿色品牌,共同开拓市场,促进畜牧业产业延伸、产业升级和产业多元化发展,把草原牛羊肉打造成消费品。目前,全旗建立种公羊集中管理嘎查43个、乌珠穆沁羊种畜繁育户210户、乌珠穆沁羊标准化畜群3100群。育肥牛专业户达到256户,累计出栏育肥牛1.45万头,有沁绿公司等畜产品加工企业13家,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各类经济合作组织和协会61个,经纪人队伍达1000多人,辐射带动牧户1.8万人。
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
在发展经济建设中,西乌旗更加注重加强文化建设,积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文化大厦、“男儿三艺”博物馆等一批批文化体育基础设施相继落成,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满足了广大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同时,他们坚持“文化塑旗、旅游活旗”的工作思路,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内涵,积极促进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相融合,以文化的繁荣发展提升旅游业内涵,以旅游业的发展促进文化产业化,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2011年全旗接待国内外游客2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280万元。
2004年,西乌旗成功举办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2048搏克大赛、800蒙古马阿吉乃大赛,从2006年开始每年围绕“多彩西乌珠穆沁—草原民俗风情节”和“银色西乌珠穆沁—草原冰雪嘉年华”主题活动为载体,推出“中国草原大赛马”、“中国铁木真草原国际草原山地车挑战赛”和“中国铁木真国际越野滑雪精英赛”等极具民族风情的四大品牌赛事,全力打造和培育“摔跤健将摇篮、民族服饰之都、蒙古长调之乡、游牧文化之源”的旅游文化品牌,提升西乌旗的对外知名度,促进了草原旅游业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