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快讯
江苏创新耕地保护新机制 建设万顷良田提高质量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点击数:1170 更新时间:2012-8-27 10:22:52
田成方、路成网、渠相通,一眼望不到边的绿色,又一个丰收年即将来临。作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近年来,江苏省严格占补平衡管理,依托“万顷良田建设工程”,让耕地增量、提质,并努力探索耕地保护新机制,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
建设万顷良田,提高耕地质量
“田埂没有了,起码能省2分半地,再加上至少一亩的宅基地,算下来能增加不少耕地呢!”在一家一户承包田分界的田埂上走了几十年的如皋市柴湾镇桥港村一组村民陈世田说。
江苏人多地少,全省人均耕地不到一亩,而纵横交错的一条条田埂,不仅浪费了土地,还降低了土地的利用率。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夏鸣说,每户3到5亩承包地,1亩左右的宅基地,这种“原子化”的耕作和居住方式,资源占用多,配套成本高。
而另一个数字也显示,传统经营模式,已经到了可以改变的时刻。目前,江苏非农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超过90%,大部分农民已不再主要依靠种地增收,这为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提供了基础。
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从2008年开始,“万顷良田工程”在江苏启动。这个工程是以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为载体,通过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
32岁的钱德明就是被“万顷良田建设工程”所吸引,而放弃了在外打工的生活,回到了如皋市如城镇,承包了1200亩连片土地。“我喜欢这种沃野千里的感觉。”皮肤晒得黝黑的钱德明干上了农业。他说,如今,地好种了,大型机械可以展开手脚,用工越来越少,种粮成本降了下来,产量也得到大幅度提高,从以前的亩产近1000公斤粮食,提高到现在的1100多公斤。今年,他还获得国务院颁发的“种粮售粮大户”荣誉称号,奖品是崭新大型拖拉机。
如皋市市长姜永华说,实行连片经营后,现代农业发展起来了,效益也明显提高了。如皋已经建立了万亩绿色优质有机稻米基地项目,通过全程机械化、管理规模化,实现产出高效化,亩均效益是原来的10倍。
曾经零星分散的小块农田、边边角角的闲散土地,经全面整治连成一片,在新建的沟渠、桥梁、涵洞以及众多机耕路的勾勒下,变成网格状的标准农田。目前,江苏已整治土地35.86万亩,通过建设用地复垦新增耕地3.55万亩。
探索规模经营机制,增添耕地保护动力
“产出效益高了,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自然就来了。”昆山市国土资源局局长徐锁发说,参与万顷良田整治工程的村庄,整治或复垦后的土地所有权权属关系不变,仍属原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在“依法、自愿、有偿”原则的主导下,市里鼓励农民土地通过入股的方式流转给合作社,以实现规模经营、提高产出效益。
“这个办法直接获益的是我们农民。”昆山市天福村农户王坤元说,他家有10多亩地,3亩种了葡萄、7亩多种水稻,灌溉跟不上,细碎的田块也无法用上农业机械,每年纯收入仅有2万元左右。土地整治后,他以土地入股,成为村里土地合作社的股东,村里按现代农业的要求统一耕种、管理,他每年保底分红有1万多元。从紧张的耕作中解放出来后,他又到耕作条件好的地方承包了7亩地,专心搞葡萄种植,一年下来纯收入高达6万元。
为了规范运作,昆山市明确土地股份合作社土地流转“三个不”,即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改变土地用途、不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土地是否流转和以何种方式流转,完全由农民自己做主,并确保农民的土地流转收益不受侵害。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为耕地增加了一道保护屏障。”徐锁发说,没有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时,由于缺少完善的制度和有效的监管,不少农田在流转过程中改变了用途,变成了建设用地。现在,有了土地股份合作社就不一样了,每一户入社农户都在监督土地的使用,任何人都不能私自改变土地用途。为了不断提高产出效益,一些合作社还主动投入资金,提高农田质量。常熟市古里镇坞坵村土地股份合作社近3年累计投入6000多万元用于土地开发整理,共整理土地6000多亩,新增耕地面积200多亩,耕地质量也大大提高。
签订“责任状”,严格占补平衡管理
怎么处理经济发展和耕地保护的关系?江苏省从政策、制度、机制和科技等多方面入手,推动以较少的土地资源消耗支撑更大规模的经济增长。
“现在已把全省各地耕地保护目标纳入各级党政年度绩效考核。”夏鸣说,目前违法占用耕地的主体是地方各级政府,这不仅损害了农民土地利益,也严重损害政府的公信力,为此,江苏将违法占用基本农田案件的查处率达到100%列为考核内容,将耕地保护责任列为各地政府责任人业绩考核。江苏省政府、省国土资源厅分别与全省13个省辖市的市政府、国土资源局签订了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2010年4月,出台了《江苏省党政领导干部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责任追究暂行办法》,要求实行土地管理违法行为党政一体化问责,并将问责对象向乡镇领导干部延伸。同时,对土地法规和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重点审计。
江苏在全国率先实行耕地“先补后占”,在用地报批过程中,严格占补平衡审查和台账管理,确保补充耕地落实。同时,建立了1880个耕地质量监测点,基本形成了覆盖全省、代表不同土壤类型和种植制度的监测网络,每年形成全省耕地质量监测年度报告,依托这套体系,对补充耕地进行“定位、定量、定时”管理,从技术上保证补充耕地工作落到实处。目前,全省已实施耕地占补平衡补充耕地项目近万个,累计完成补充耕地100多万亩。
“没有‘质保’的耕地红线不可靠。”夏鸣说,光保有耕地数量还不够,关键是在此基础上,提高耕地质量,让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组织方式,释放出更多生产力,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据了解,万顷良田建设,有效增加耕地面积的同时,提高了耕地质量,整治后的耕地粮食综合产能普遍提高10%以上,为江苏省实现粮食连年增产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据了解,到2020年,预计江苏省高标准农田比重将达60%,粮食亩产将达450公斤,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