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县域经济快讯 >> 正文
县域经济快讯

舞钢推广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农民每年增收4300万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网    点击数:2108    更新时间:2011-5-3 10:10:39    

 

中国经济网河南舞钢5月2日讯 4月30日上午,在河南省舞钢市尚店镇汉光农业示范园蔬菜大棚里,来自附近村庄的农民正在该市蔬菜生产办公室的科技人员指导下培土、泡种、育苗……每一个环节都按标准化要求操作。该示范园负责人王德成说,用这种方法种植的蔬菜格外鲜嫩,进入市场供不应求,亩产值高达8000多元。
近几年,舞钢市大力推广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农村生态保护和农产品质量提高相互促进的新路子。目前,该市建立各类科技园、科技示范基地137个,培植种养科技大户470户,普及推广新的种养技术64项。舞钢市60%以上的农户采用生态模式进行种养,建起23个农业生产标准化示范区,拥有农业休闲场所78处,省“无公害农产品”13个、河南省产品和农产品各3个,农民每年从生态农业产业化链条中增收4300多万元。蔬菜、西瓜、生猪、蛋鸡、食用菌、水稻……舞钢市一大批按标准化管理的农产品成为市场的抢手货。去年,农产品商品率、农户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了14.3%和11.2%。
瑞祥社区的居民只需打开沼气灶,就可以烧水做饭。而给他们带来好处的正是瑞祥牧业公司。该公司的“粪污处理大型沼气工程及资源化利用项目”,年处理猪粪1万吨,年产固态有机肥1万吨、液态有机肥20万吨、沼气70万立方米。舞钢市重点推广“猪-沼-果”、“猪-沼-棚-菜”等生态农业模式,建立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技术和管理标准,通过举办技术讲座、下派农技人员田间地头指导,播放科技光盘、发放技术手册等形式,指导农民开展标准化生产。同时,以生态化养殖基地为基础,建立“基地+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组织全市广大养猪户实施禽畜粪便干湿分离、沼气化处理等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实用技术,实现畜禽粪便污水综合利用。舞钢市严把市场准入关,以乡镇为基地建立农药残留检验站,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监管力度,严禁农药残留超标和质量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组建专业经济组织,为农户在产、加、销各环节进行全程服务,成为舞钢市生态农业发展强有力的支撑。该市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引导农民组建起合作社、协会等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60个,加盟农户达5300多户。“山中宝”食用菌、“石漫滩”大米、“铁山”蔬菜、“龙泉”西瓜等农业品牌产品在省内外市场供不应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