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快讯
各地密集启动县委权力公开试点 晒出县委“权力清单”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点击数:4896 更新时间:2011-4-25 10:27:15
4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确定的今年改革重点中,健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开展省直接管理县(市)试点等,均事关“县治”。
晒出县委“权力清单”
县委权力公开,向谁公开,公开什么,怎么公开?
一般理解,县委权力公开属党内事务。但党的决策事关群众利益,目前来看,各试点县委权力公开,大部分面向“党内和社会”、“全县范围”。而县委调整、任免干部,调整县管后备干部等,则为“内部公开”。
县委权力公开,首要是县委书记权力公开。以浙江嘉善县委为例,其试点中突出对“一把手”监督,将县委书记职责权限予以公开。此外,梳理出县委50项职权清单,明确权力边界,编制《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流程图》、《县委重大事项公开决策流程图》、《科级干部任免流程图》等,并探索“县委权力风险点监督清单”。
其他试点县,公开内容也大都类似。
公开形式上,以门源县为例,一是建立“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网”,二是用“公开栏、新闻媒体、文件等”。公开时间上,大部分为“长期”、“随时”、“及时公开”,少部分情况,如“县委常委会列席旁听人员资格和人数的确定”,则为“县委常委会召开前1至2天”。
利于规范、科学决策
张璋认为,县委权力公开试点,对县委组织来说,利于推动其规范、科学决策,也利于推动反腐倡廉。对于个人,如县委书记,看似限制其权力,其实是一种保护,能使其少犯或不犯错误。对于广大群众,也有利于做到心中有数,有效监督县委权力。此外,还利于破解党务公开落后于政务公开的格局。
也有观点认为,试点县应以县委权力公开为契机,联动推进政务公开。
据悉,此番试点将于今年底结束。试点结束后,各地成果将报中央党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