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快讯
旬阳:一个山区县的新型工业之路
文章来源:《陕西日报》 点击数:2127 更新时间:2011-4-20 14:55:00
尧柏水泥的长距离管式胶带输送带。
在不久前落幕的第十五届西洽会上,旬阳县集中签约6个项目、引资25亿元。签约的项目涉及矿产资源、城镇建设、装备制造、生态旅游等多个领域,单个项目投资均超过1亿元,县委书记邹俊杰说:“全民招商、大办工业,使旬阳更加明晰了全力打造烟草食品、矿产加工、水泥建材、电力能源、生物制品、装备制造六大支柱工业,运用新工艺,降低能源消耗,走出一条循环经济发展的新型工业经济之路。”
历经“十一五”发展,旬阳已经从工业化初期向加速发展开始转变,预计到2020年,六大支柱工业产值将达到250亿元。该县烟草食品产业逐步形成了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体系;生物医药产业将围绕“全国黄姜原料药物基地”建设形成产业链,使中药成为旬阳的特色优势产业;水电能源产业将实现水电装机55万千瓦;机械制造产业将形成年产15000台农业机械、6000辆改装汽车、120万件汽车配件的机械加工制造能力。通过构建“农民+基地+企业”等多种形式的农工商一体化的经营体系,推进生物能源加工生产发展。同时促使现代物流业加速发展,抓住现代物流商业园区建设契机,形成4个专业化交易市场,发展1000个遍布村镇的农资店,培育20家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企业,把旬阳打造成安康东部的商贸物流中心。
工业要增产,能耗要降低,如何实现“鱼与熊掌”兼得?旬阳县一方面对高耗能、工艺落后的企业坚决予以淘汰,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从降低成本、改进技术、节能减排入手,转变经济增长新模式。
“十一五”期间,旬阳共淘汰19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同时对8个重点能耗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其中尧柏水泥、中科纳米、健兴(魔加艹头)芋3个企业通过技改,技术水平达到国内行业领先水平,其余5个均达到了省内行业的先进水平。经过综合测算,通过对全县的工业企业进行的100多项节能技术改造,实现节约标准煤共计6万多吨。
通过技术改造,使工业“三废”成为“新财富”。恒源生物化工有限公司研发的黄姜无发酵生产皂素水解物技术,废水排放比传统工艺减少近90%,加工1吨皂素的效益由原来的5万元提升到10万元以上。鑫源建材公司利用尾矿渣生产的新型墙体材料技术,被省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委员会确立为“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尧柏水泥生产线年可消化粉煤灰60万吨,配套7.5兆瓦低温余热发电项目,年发电量4910×104千瓦时。同时,旬阳县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对余热、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再利用。全县共装机8100千瓦余热发电机,年发电4200万度,占全县用电量的12%。预计到十二五末,该县实现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95%,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90%以上;单位产值二氧化硫排放量降至0.0034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85%以上;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到2.488吨标准煤,同时产品单位能耗均显著降低。
旬阳按照“做强优势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提升传统产业”的要求,构建和完善支撑县域经济的新型工业体系。破解资金难题,加快旬阳生态工业园区和吕河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为新型工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通过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鼓励在外创业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和招商引资等多种途径,加快农副产品加工、装备制造、新型材料等产业的发展,尽快形成结构合理、技术领先、竞争力强的县域工业群体。矿产加工以铅锌、汞锑、磁铁等优势资源为重点,延伸产业链条,加快规模扩张。清洁能源在积极支持汉江公司、亿宏公司和中电投西北分公司加快推进项目实施进度的同时,下功夫争取电矿结合、大户直供政策,促进水电产业就地增值。水泥建材中积极开发新型产品,努力降低能源消耗,进一步提高附加值,力争尧柏水泥、平安商品混凝土两家企业年产值达到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