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快讯
经济强省加快强镇扩权
文章来源:《 人民日报 》 点击数:4846 更新时间:2011-4-18 10:11:40
扩权带来什么?
为城市化开辟新途径
有人说“强镇扩权”,“强”字开始是形容词,表述扩权的“门槛”,随后就变成了动词,就是“扩权强镇”。
目前,即使是行动较早的浙江,推行改革的时间也不长。但“扩权”已经初步开始释放“强镇”的动力。作为最早实施扩权强镇的地区,浙江省绍兴市扩权强镇实行“能放就放、权责一致”,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等方面,赋予试点镇以部分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出台了涉及15个方面、72项事项的操作细则。这些措施给经济强镇带来了活力。
在广东,目前进行的改革就是要下放给镇与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行政许可、行政执法以及其他行政管理权。对常住人口多、经济总量大的中心镇或特大镇,重点在产业发展、规划建设、项目投资等方面全面扩大管理权限。对于广东的“强镇”来说也是“利好”。
汪玉凯说,这些聚集了不少产业,吸引了不少外来务工者的强镇,扩权更重要的是应该为整个国家的城市化开辟新途径,避免“城市化”过程成为简单的“大城市化”,为区域内无论是户籍人口还是流动人口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浙江师范大学农村研究中心主任王景新认为,通过扩权让“强镇”更强,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农民进城就业最便捷、成本最低、权益最有保障的方式之一。
理念正在被实践印证。诸暨店口镇是浙江省综合实力排名的强镇。经济的快速发展,让这个镇有了“建城”的实力和内在要求。诸暨市出台专项意见,为其“量身订做”了要素配置、财政分成、户籍管理、权限下放、人员编制等方面的倾斜政策,使店口镇能拥有更多的自主支配权力,也能留下更多的建设资金。
扩权,让在店口镇生活的6万多外来务工者的生活起了重大转变。有足够的留存财力之后,店口镇逐步为这些外来务工者实现“同城待遇”。去年,店口镇政府推出了“惠民卡”,外来务工人员在店口超市消费、看一场电影,都比本地居民更加优惠。而店口镇特别推出更便宜的医院方便他们就医……镇党委书记张壮雄说,我们的“建城”理念,就是要提供给大家愿意居住的城市环境,包括店口人,也包括新店口人。
在广东正在推进的改革中,专门规定试点镇财力的投放要从竞争性行业和领域退出,重点保障民生和满足公共需求。在山东前期试点的安丘市,据市委书记王继怀介绍,当地下放财权,仅市级减返部分,每年可为每个镇增加财力500万元以上,帮助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当务之急是什么?
管理要创新,改革要规范
无论起步早晚,经济强省推行“强镇扩权”改革都在提速。
江苏确定的试点镇,是从全省999个乡镇中筛选出来的,选择的主要依据是经济总量、财政收入、人口规模和辖区面积均在所属省辖市位居前列,每个省辖市至少有一个镇入选。
山东省编办一位负责人透露,山东将在10个经济发达镇“强镇扩权”改革试点基础上,以其他348个重点镇为重点,实施扩权强镇,赋予其相应的管理权和执法权,增强小城镇自我发展能力。
条件得天独厚,道路并不平坦。
中山大学政务学院教授肖滨说,不是说提拔几个副处级镇长就实现了“强镇”,“强镇扩权”要把解决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与增强市场活力和政府效能结合起来,把用好用活事权与强化责任结合起来,减少审批层次,简化审批程序,推进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能。
据悉,广东省专门规定用人制度上,要探索专业性较强的公务员职位和辅助性公务员职位实行聘用制,建立固定工资和机动工资福利待遇相结合的灵活工资制度。
汪玉凯认为,“强镇扩权”改革不能简单重复上级政府的行政模式。他认为,经济发达镇改革的核心在于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能力,解决“小马拉大车”的问题,这就要求强化自身的管理,理顺和上级政府的关系,理顺内部关系,实现“简政”。同时,有专家建议,“强镇扩权”试点既要发挥地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又应有必要的统一规范、组织,使这项改革在符合国家法律制度的范围内运行,改革和调整应按照法律对地方政府权限的规定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