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快讯
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点击数:4734 更新时间:2011-4-11 9:48:58
“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和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其实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核心是进一步合理分配资源,进一步破除壁垒。”南方水泥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张剑星对规划提出的改革重点任务如是评价。
的确,行政体制改革是推动改革全局的重要突破口,也一直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点任务。毕,没有一个高效、廉洁的政府,就不可能有真正公平的市场环境。规划纲要在推进行政体制的改革方面,着力强调了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推行政府绩效管理和行政问责制度、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等四个方面的任务,其目的是按照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的要求,加快建立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抓住热点难点实现突破,确实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十二五”规划次把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作为“主线”,人们在看到这一大亮点时,也提出这样的问题:从“九五”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如今纵跨四个五年规划,为什么中国的转型之路仍然存在大量需要解决的问题?长期跟踪研究改革问题的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一针见血地指出:“发展方式转变在许多方面尚未取得实质性突破,根本在于体制机制原因。一些重要领域的改革滞后,直接导致发展方式转变的滞后。”
针对收入分配、城乡“二元”结构、公共财政建设、资源环境价格等诸多重点领域的体制性障碍,“十二五”规划纲要分别提出了改革的方向和任务。
在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方面,“十二五”期间重点要理顺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健全公共财政体系,完善预算制度和税收制度,积极构建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税体制。规划在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完善预算管理制度以及改革和完善税收制度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改革任务。
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方面,规划提出,要全面推动金融改革、开放和发展,构建组织多元、服务高效、监管审慎、风险可控的金融体系,不断增强金融市场功能,更好地为实体经济和转变发展方式服务。并围绕着深化金融机构改革、加快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完善金融调控机制、加强金融监管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部署。
在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方面,规划提出,要建立健全能够灵活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促进结构调整、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具体任务的提出则围绕着推进水价改革、深化电价改革、完善油气价格形成机制、推进环保收费制度改革、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配套制度改革等五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