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县域经济快讯 >> 正文
县域经济快讯

江苏十余县试点公立医院改革 提升服务能力

文章来源:中国网    点击数:7146    更新时间:2011-3-7 10:50:11    

   让更多的常用药进入目录

    亲身参与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制定的孙建方介绍,收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的其实只有307种药。“从某个专科来讲,这些药太少了;要解决临床的治疗所用,这些药远远不够。”孙建方透露,国家的目录出来后,各个省自己相应匹配了一些,例如江苏省目前已把目录扩展到有599种,“虽然拓展了一些,但要解决常见病、多发病,这些药还是远远不够。”

    “比如很多人经常会患手癣、脚癣等浅部真菌感染,但在目录中收录可供治疗的药物只有两种;再比如说痤疮,也是一种常见、多发病,目录中也只有一两种药物可以搽,不能满足患者的需要。”孙建方认为,国家基本药物的目录过窄,导致很多常见病、多发病不能用这些药来治疗,因此老百姓看病势必要拓展到非目录中的药物,换句话说,就得花更多的钱来看病,施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改革以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的初衷就很难达到。

    基于此,孙建方说今年两会上他打算提出建议,国家基本药物的目录要进一步拓宽,包含的品种更多一些,虽然国家会增加一定的负担,但是对广大的病人而言,负担肯定会减轻,“这是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两年试点中,很多病人强烈呼吁的问题。”

    对基层医疗机构给予合理补偿

    要解决“看病贵”的问题,长期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孙建方认为,还有一个问题应该注意,那就是国家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合理补偿问题。

    按照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相关政策要求,基层医疗单位包括乡镇以下医院、社区医院等需执行零差价销售政策,“换句话说,我们卖药一分钱不赚”,而原来的基层医疗机构,原本就是以药养医,这部分的利润能占到他们整体盈利的六七成以上。孙建方说,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基层医疗机构补偿政策不到位,运转困难。孙建方说,要对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基层医院给予科学、合理的补偿,这样才能保证解决老百姓看病贵问题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长期推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