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县域经济快讯 >> 正文
县域经济快讯

以城带乡促双赢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点击数:6931    更新时间:2011-2-14 9:33:55    
  “双重承诺”,近300个“空壳村”摘帽
  如何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村?武汉市城乡结对共建双方党组织,共同向村民承诺,拿出硬措施,通过抓一个一个具体项目来加快农村发展。
  两年前,武汉市黄陂区观音堂村是远近闻名的经济“空壳村”,如今却被周边村民亲切称为“花园村”。该村毗邻武麻高速及318国道,离武汉四季美花木城40分钟车程。
  “借交通优势,发展特色花木大有文章可做。”这是武汉市聋哑学校与该村结对共建后,驻村干部周鹏程向村里支的招。
  几经周折,武汉市常欣园艺有限公司投资20万元启动资金,村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村集体以管理权入股,百亩花木示范基地就这样建成了。
  两年下来,全村新增6000株乔木花灌,2万株桂花、20余种栾树等苗木环绕全村。去年全村花木产值达35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6万元,村民人均可增收1100元。
  在黄陂区三里桥镇风斗湖村的一片林下南瓜地前,来自江汉区的共建督导组长张峰看到忙碌的运瓜车来来往往,脸上溢满喜悦。结对共建工作开展以来,他与共建单位——江汉区人力资源局一起,和村“两委”一班人将种植南瓜的32户农民组织起来,将现有的散户种植改造升级为“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承租村民的500亩土地以反包的形式作为基地。
  去年,风斗湖村南瓜总产量达200万斤,实现销售收入近80万元,一举摘掉集体经济“空壳村”的帽子。
  承诺的背后,更有政策与措施的强力支撑。2010年起,武汉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村级集体经济3年内“脱壳”实施奖励;各区和街道也纷纷制定相应的扶持与鼓励政策;市农业投资公司积极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提供政策性担保和融资支持;对全市288个集体经济“空壳”村,安排128个经济实力较强国有大中型企业和178个市直部门对口共建,“以强带弱”,重点帮扶。
  通过结对共建,去年武汉市农村新增625个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
  “二元”融合,让城乡资源有效对接
  “共建不是单纯的农村扶贫,不是送点钱和物资应付了事。”武汉市在共建中明确提出,城乡结对,要在城乡互动的机制上创新,进而找到双赢的长效动力。
  选准一个项目,是结对共建的重要内容。
  江夏区山坡乡高峰村,在共建单位江夏区委办公室的帮助下,利用村集体闲置土地资源,建设苗木基地,开挖精养鱼池。在苗木基地有了收入后,村支部拓展思路,组织村民在房前屋后种植苗木,村集体负责销售,收入由村集体与村民四六分成,集体和村民各得其利。
  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驻村共建的单位千方百计推动城乡资源对接。江岸区和汉南区财政局与汉南区水一村结对后,积极组织开展土地流转,引进两家蔬菜公司建立两个千亩以上快生菜基地。参加土地流转的农民年人均增收6000多元,水一村集体经济收入也达到20万元。
  黄陂区长轩岭街短岭村有一家经营土特产的企业,由于地理位置较偏,产品销路一直打不开。与之结对共建的硚口区荣华街办事处发挥优势,在辖区内生鲜市场开办黄陂土特产专营店。去年9月专营店一开张,每天销售收入就达2000余元。
  更多的共建单位注重把现代化企业管理理念引入农村,创新产业发展机制。蔡甸区金鸡村的共建单位是区农业投资公司。为促进农户与市场对接,区农业投资公司以瓜蒿基地为依托,组织农户成立瓜菜专业合作社,及时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目前,全村基本实现楼房化,户均存款5万元。
  市交管局与蔡甸区上游村结对后,出资10多万元,购置农机,由村委会牵头组建农机合作社,农民带机入社,合作社机械承包经营,大大增加了村集体收入。
  以资源对接、互惠互利为基础的城乡结对共建,促进了城乡互补和融合。它在推进农村加快发展的同时,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实现了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