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科技项目推广 >> 生物
生物

运动应激肠屏障损伤机理与调节剂研究

文章来源:    点击数:1933    更新时间:2009-4-2 11:40:25    

一、项目介绍

“运动应激肠屏障损伤机理与调节剂研究”是“科技奥运2008行动计划”国家攻关课题,课题编号:2001BA904B02由中科院主持,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解放军304医院全军烧伤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共同参加,解决我国优秀运动员应激损伤的攻关课题。

中科院于20003月提出"要重视我国赴国外参赛运动员肠道微生态水平的调节"的建议,得到了国家体育总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在国家体育医学研究所的合作下,"胡萝卜肠道微生态调节剂"通过兴奋剂检测后于2000年悉尼奥运会前在一线运动员中应用,取得良好效果,被誉为悉尼奥运会夺取金牌的“秘密武器”之一。
  该项目攻关主要合作单位均属国家级科研单位:解放军304医院全军烧伤研究所在烧伤内毒素血症发病机理研究方面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中国医科院药物研究所和卫生部食检所在与本课题相关领域分别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检测手段和研究成果。

该项研究由多学科联合攻关,研究在不同运动应激状态下肠道机械性屏障、生物学屏障和免疫学屏障的损伤发生机理及规律,为研制运动应激肠道屏障保护剂提供理论依据。新研制的"运动应激肠道屏障保护调节剂"包括预防型和特定型二种,在无兴奋剂作用的前提下,可有效保护肠黏膜、增殖有益菌群、提高免疫力。预防型应能有效预防由运动应激损伤引发的运动性肠道疾病的发生;特定型应具有确切抗腹泄、抗感冒、抗疲劳的功能目标。
二、项目研发背景

我国体能类竞技项目明显落后,运动性腹泄是影响我国运动员体能的重要原因之一。2000年悉尼奥运会体能类竞技项目的119块金牌中我国仅获一块。在运动应激状态下,由于肠缺血会导致肠黏膜损伤、肠内菌群失调和免疫功能低下,使肠道屏障破坏,致使细菌和内毒素移位入血,这可能是造成运动员腹泻、感冒和运动能力下降的重要始动因素。细菌和内毒素移位是多因素促成的,目前国内外尚无特效措施制止其发生。因此,研制高效、安全、经济型肠道屏障保护剂,是运动医学的一项重大课题。
三、市场前景
  该项攻关项目的相关产品,将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应用,直接面向我国优秀运动员,为夺取金牌提供体能保证。

该项攻关项目的相关产品适合各种应激条件下的非运动员人群,如烧伤、创伤、大手术、肿瘤化疗放疗人群,也适合各种肠道功能紊乱人群。

四、合作方式

技术方与投资方合作开发,该项目总投资约3000万元,年广告投入约1000万元以上。

 

联系方式:
只有vip会员才能查看联系方。如果您对本项目感兴趣,请于本站联系。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天作国际中心A座12层
邮编:100086
电话:010—59705671
传真:010—59705668
Email:xyjj@188.com
联系人:朱磊
现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