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百色图谋打造南方特色农业技术新“硅谷”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更新时间:2010-1-27 10:22:51
隆冬时节,右江河谷依然青翠葱郁,满眼生机。
每天,上百吨西红柿、西葫芦等反季节蔬菜在广西自治区百色市田阳县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上市,来自全国各地的商人在这里买卖、包装、发运……新鲜蔬菜一路向北。
从2001年至今,百色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已发展成为百色乃至广西农业科技的辐射源,成为广西全面打造右江河谷亚热带现代农业的孵化器,为辐射带动当地农业现代化建设注入了强劲的动力,而园区也从区域性农业科技园区向国际性农业科技园区迈进。
立足百色 打造南方农业技术新“硅谷”
倒吊半空硕果累累的“空中番薯”、像韭菜一样割了又长的砍瓜、茄子上嫁接番茄的“连体婴”……在百色农业园区逛上一圈,千姿百态的瓜果蔬菜,让人强烈感觉到勃勃生机。
2001年9月,百色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正式挂牌成立。作为科技部批准建设的全国首批21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试点之一,9年来,园区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的现代农业发展新型模式,把百色亚热带特色农业带进了广阔的新天地。
9年来,园区依托平台和人才小高地建设,催生出大批农业科技成果。这里是广西首批自治区级人才小高地建设单位;这里先后引进了以袁隆平为代表的国内外高层次专家200多人,开展了农业科研、技术示范、培训推广等科技活动,组织实施《亚热带特色作物种苗繁育研究与产业化示范》等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在“桂夏橙集约化有机高效栽培技术研究”“芒果低位嫁接研究”等课题上取得重大突破。
9年来,园区采取技术示范、实地培训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推广应用,大大提高了右江河谷芒果、蔬菜等特色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引进金煌芒、圣女番茄、火龙果等新品种200多个,开发田阳香芒、布洛陀芒、田东桂七芒、田东香猪、右江夏橙等特色农业品牌。
9年来,园区充分发挥企业引领作用,成功引进了一批企业落户投资经营,初步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协会+基地”的新型机制和产业化发展模式,有力推动了园区特色农产品种养、加工、物流以及农业观光等的发展,促进了右江河谷的农业产业化进程。
9年来,园区按照“一区多园”发展方式,建成芒果、蔬菜、香蕉、甘蔗、种子种苗繁育、特色畜禽水产养殖6个产业化示范园,搭建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及培训基地,初步建立农产品加工产业化示范基地,辐射示范带动了右江河谷3县1区135万亩蔬菜、195万亩水果、100万亩甘蔗的种植发展。
在百色农业园区辐射带动下,右江河谷沿岸以中国芒果之乡、南菜北运基地、亚热带水果生产基地和糖料生产基地等闻名全国。反季节水果、无公害蔬菜和特色种养,成为了百色革命老区的金字招牌。
面向东盟 突出亚热带现代农业特色
在全国38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中,百色农业园区以何为特色?
2007年6月12日,园区的田阳万亩芒果风情园迎来一批特殊的客人,一批进入园区只忙着拍照、提问和做笔记的客人。
应该何时套袋?一个袋子能用几次?可防治什么害虫?……园区先进的芒果采前套袋技术让前来参加亚热带果树栽培技术国际培训班的24名东盟国家相关人士惊奇不已。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百色农业园区充分发挥窗口和桥梁作用,依托丰富的亚热带农业资源,大力开展面向东盟国家的农业国际合作交流,努力打造国际化园区。
2007年12月,园区的百色市现代农业技术研究推广中心被科技部列为中国面向东盟国家的科技合作培训基地,是科技部在广西设立的首个国际培训基地,每年将面向东盟国家开展国际科技培训。
目前,园区已成功举办多期亚热带果树栽培技术国际培训班,举行了中国广西百色亚热带现代农业技术研讨会、中国—东盟亚热带现代农业技术发展(百色)论坛等,共邀请42名东盟各国专家和25名国内知名农业专家出席论坛、研讨会;对来自越南、泰国、老挝、柬埔寨等8个东盟国家的87名政府农业官员、专家学者、中高级农业技术人员开展集中培训;分别与老挝国家农业部作物种植司共同签订中老蔬菜种植开发合作,与越南国家植物与肥料测试中心、河内植物保护研究所等签订热带亚热带特色果蔬种质资源开发与利用、农作物标准化生产及加工技术研究开发等方面的农业科技合作协议……
如今的百色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吸引了越来越多来自东盟国家的目光。
2009年10月,第六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举行期间,百色农业园区举行的一个现代农业展示交易会吸引了来自老挝、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缅甸等多个东盟国家的31家企业参展、参会。
百色农业园区负责人表示,今后将努力促进百色、广西及东盟国家的科技合作与交流,为亚热带地区现代农业提供示范,把这个覆盖了百色市右江、田阳、田东、平果4个县(区)的园区建设成为中国—东盟现代农业科技合作与物流集散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