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名
密码
首页
数据中心
高层论坛
千县博览园
中小企业视窗
科技富民强县

河北平泉依托农业综合开发 打造“旱涝保收田”

文章来源:承德日报    更新时间:2009-11-24 9:09:27

  目前,已建成4万多亩高效农田,壮大一个食用菌产业,形成两个循环经济产业链。

  天寒地冻,大雪纷飞。在平泉的广袤田野里,机器隆隆,数十名农民和技术工人正在热火朝天地安装输水管道。村党支部书记计英说:“搞农业综合开发,不光能增加收成,更主要的是能旱涝保收,对我们这样靠天收的农村来说是天大的好事!”这是11月12日笔者在平泉县茅兰沟乡九神庙村看到的劳动场面。近年来,在平泉通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打造“旱涝保收田”,已有23个村的4.11万亩中低产田变成了高效农田,壮大了一个食用菌产业,形成了两个循环经济产业链。

  基础设施与农村建设相结合,农村增后劲。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中,平泉县结合新农村建设实施土地治理项目,改善水利、电力、农路等基础设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效益,为新农村建设强基础、添亮点、增后劲。2006年以来,该县共实施土地治理项目5个,涉及5个乡镇23个行政村,项目投资3641万元,改造中低产田4.11万亩,为项目区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99万亩,使项目区亩均增产粮食150公斤,年总增产粮食616.5万公斤,并且旱涝保收。黄土梁子镇梁后村村主任杨海玉说:“今年虽然遇到大旱,但全村1000多亩稻田一点不减产,多亏农业综合开发工程,要不然肯定也得减产或绝收了!”

  项目工程与结构调整相结合,农民增收入。在项目规划区内,该县本着“围绕主导产业,发挥最大效益”的原则,做好产业结构调整,以食用菌、设施菜、杂粮为主,发挥优势主导产业,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共扶持建成高标准食用菌节水灌溉园区21个,有力地保障了食用菌产业发展。特别是去年以来,虽然国际金融危机将经济带入“寒冬”,但平泉食用菌产业一枝独秀,生产总量不降反升,总量已达1.8亿盘(袋),同比增长121%,农民人均纯收入1500余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其中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2500余元。

  扶持产业与循环经济相结合,农业增效益。该县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中,把多类项目进行有机结合,通过财政投资参股经营、贴息等不同项目形式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高企业对玉米、食用菌的深加工能力,延长产业链条。目前,已经形成了玉米和食用菌两个循环经济产业链条。玉米产业链:玉米生产--黄金E王(玉米胚芽饮料)--酒精(白酒)--酒糟--蛋白饲料--畜禽养殖--粪便--秸杆还田;食用菌产业链:玉米秸秆、玉米芯--生产食用菌--食用菌废弃料发酵处理生产有机肥或发酵作肉牛育肥饲料--粪便还田。去年来自玉米加工业的税收近8000万元,占全部财政收入的10%,食用菌产业创产值超20亿元,从而实现了农业增效,今年还会有较大增长。

 

主办单位:国域发(北京)县域经济发展信息中心   运营单位:国域发(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县域经济在线   中文域名:县域经济在线.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