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38万公顷耕地明年“吃”上“配方肥”
文章来源:长春日报 更新时间:2009-11-20 10:07:24
“截至10日,我们一共采集了4000个土壤样品,这些土样基本实现了城区耕地全覆盖。”16日,长春市土壤肥料工作站党支部书记孔翔告诉记者,明年,我市将有38万公顷耕地“吃”上“配方肥”,不但将提速我市的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也有利于进一步培肥地力、保护环境。
测土配方施肥 节支增效明显
测土配方施肥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它有助于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减少用量,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节约生产成本,增产增收。
据孔翔介绍,近年来,国家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作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措施,作为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实现农业节本增效的重要途径,作为保障粮食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在全国重点推广。我市开展这项工作比较早,多年来一直承担着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任务。尤其是近几年,九台、榆树、农安、德惠、双阳、二道、绿园等7个县(市、区)相继成为国家项目县(区),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在我市得到了蓬勃发展。
“2004年以来,我市测土配方施肥推广面积达77.6万公顷,化验土样122200个,给农民发放施肥卡共计122200份。”孔翔介绍说,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节本增效作用很明显,不但肥料利用率提高了3-5个百分点,而且粮食也增产了58250万公斤,农民更是增收58250万元,还节约化肥3.51万吨(实物吨),节约成本6318万元。
38万公顷耕地 明年“吃”“配方肥”
“今年,国家又把我市的朝阳、南关、宽城、净月、高新、经开、汽车等七个区合并列为国家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县(区),由我们站具体组织实施,推广面积1.3万公顷,测试土壤样品4000个,基本实现了城区耕地全覆盖,城区近30万农民也将共享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丰硕成果。”孔翔告诉记者,今年他们承担全市的测土配方施肥任务,目标为推广38万公顷,要测试土壤样品59000个,其中,国家任务10.7万公顷,测试土壤样品18000个;省里任务27.3万公顷,测试土壤样品41000个。
“现在土样是采集完了,但接下来还要经过风干、粉碎等程序后,才能进行化验室测试分析。我们站一共采集了4000个土样,春节前就能完成土样测试任务。”孔翔说,一般农民都是春节后才开始选购化肥,他们将力争在农民选购肥料前完成施肥建议卡的发放任务,并组织开展科技培训,指导农民科学购肥、合理施肥。
每年推广测土配方 施肥面积38万公顷
孔翔说:“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一项长期任务,今后,我市每年都将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38万公顷,配方施肥建议卡和施肥技术指导入户率达到100%,逐步使肥料利用率提高3—5个百分点,每公顷节本增效375元以上。”
另据孔翔介绍,为了更好地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他们将利用多种手段,广泛宣传测土配方施肥在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生态安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促进农民转变施肥观念。充分利用备、春耕生产阶段,采取电视讲座、办科技培训班、印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对农民进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逐渐加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基础研究,广泛开展肥效田间试验,摸清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修订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建立不同区域、不同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开发测土配方施肥专家系统;探索植株营养诊断方法、修订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实现测土配方施肥各个技术环节信息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