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名
密码
首页
数据中心
高层论坛
千县博览园
中小企业视窗
科技富民强县

护了山肥了田增了产 古丈沼气技术覆盖全县

文章来源:湖北农村科技网    更新时间:2009-10-12 14:52:43

  湖南省古丈县地处武陵山脉中段,是一个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县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辖12个乡镇,140个行政村。自2000年以来,该县大力推广农村沼气能源技术,目前全县农村农户沼气使用率已达53%。一方面沼气技术在政府引导推广下已在全县范围内为大多数农户接受和认同,沼气使用技术也被越来越多的农民所掌握,由过去“要农民建”转变为“农民要建”。另一方面沼气技术推广已开始实现一沼多利,政府、社会和生态等都有了回报,农民得到了更多的实惠,农民的生活习惯也在不知不觉地发生变化。到目前,全县累计投资4590万元,其中1.2万农户建设了1.4806万口沼气池(含一户多口及“三改”(改厕、改厨、改栏)),覆盖了全县所有乡镇。 

  今年3-4月份,县统计局和县生态能源局组建两个专门调查组,历时一个半月深入到岩头寨、断龙山、罗依溪、山枣、默戎等5个乡镇8个村,采取随机抽样确定样本农户、上门逐户问讯和召开座谈会等方法,对沼气技术推广应用中主要要素及效果进行了调查。普遍认为推广沼气技术是惠及广大农民的大好事,农村沼气建设是农村“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建设中的先行工程,是提升政府形象的民心工程,更是一个富民利县工程,还是有利于农村节能减排的生态文明工程。

  农民综合收益明显种养产业发展加快 

  根据本次对全县150余农户的调查:一个10m3“一池三改”的户用沼气池,约年产沼气600m3,可满足4?5口之家的做饭、照明等生活用能,每年可节省燃料费250?300元。

  罗依溪镇龙潭村沼气用户彭武凡算了一笔账:全家6口人,建池之前每月烧煤200多坨,费用100元,建池后一年节省1200余元。年产沼液、沼渣等有机肥料100担(5吨),可为3亩耕地、稻田提供肥料,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25%左右,节省支出300元左右。使用沼气能源后可省60个劳动工,按该县劳务工每天60元的工资计算为3600元;同时可节省砍柴70担(每担100斤×70担=7000斤),可少毁林700?,一口池至少可封山育林1亩。总之,一个沼气池可以直接帮助农户节省6000元以上的现金开支。

  统计数据显示:施用沼肥后粮油菜茶可增产约6%-15%。近10年来,古丈县在国家农业部的扶持下,推进了“猪?沼?菜”、“猪?沼?茶”等多种生态农业模式,护了山,肥了田,增了产。根据调查测算,一口沼气池的沼肥种粮可增收240元以上,种菜增收600-1200元,种茶增收1000-1500元。

  同时,古丈县通过沼气技术推广,养殖业尤其是养猪、养羊、养牛有了长足的发展,建一口沼气池可让农户增加养猪2头以上,农民按现行市场价出栏,以每公斤毛猪9.0元计算(均重75kg),每年仅养猪可净增收1350元,仅此一项全县1.48万口沼气可增收1998万元。本次问卷调查中,县统计局对80户农户的调查结果表明,使用沼气后养猪数量增长了42%,家庭人均纯收入增加了400-1000元;县生态能源局对63户的调查结果显示,使用沼气后养猪增长了49%,茶叶面积扩大了322%,柑桔面积增长了26%,家庭人均纯收入增加了1400-2000元。

  生产生活发生变化文明村寨建设步伐加快

  民族贫困山区的村寨户连户、屋搭屋,人口和民居密度大,人畜混居,环境卫生条件较差,“脏、乱、差”一直是民族贫困山区村寨的“顽疾”。自推广沼气能源技术以来,古丈县农村人居环境已发生明显改观。

  古丈县在推广沼气技术中注重建池与“三改”和猪圈、牛栏集中迁建相结合,并将人畜粪便作为沼气池原料进行厌氧发酵处理,极大地改变了农村千百年以来形成的“出门满脚粪,臭气罩村寨,苍蝇满天飞”的状况,农民人居生存环境有了质的改善。诸如古丈县罗依溪镇龙潭村、红石林镇先锋村、岩头寨镇老寨村等牛栏猪圈都是集中建设,还进行了“五改”(改厕、改厨、改栏、改路、改水),如今走进村寨,一排排的牛栏、猪圈变成了一道道新农村的风景,清一色的石板路,干净得让城里人羡慕不已。还有很多农户在自家屋前屋后地面都铺上了水泥,有的厨房、厕所贴了瓷砖,安装了热水器,村寨变得十分清洁卫生。本次问卷调查中,县生态能源局对63户农户的调查结果显示,100%的农户都认同使用沼气池后家庭卫生条件明显变化;县统计局对80户农户的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卫生条件变好的占94%。

  过去老百姓靠烧柴火做饭,费时又费力,古丈县农村老百姓过去一天只吃两餐饭,尤其是农忙季节,老百姓难以吃上一顿饱饭。如今用上沼气后随用随开,老百姓开始了一日三餐的健康起居生活,生活饮食变得有规律了,老百姓的精神和身体越来越好,病少了,尤其是老人孩子发病率明显下降。本次两个调查组对150余农户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农户异口同声都认同使用沼气后家庭成员健康情况有明显好转,农村的环境保护意识明显强了,讲究卫生的农户开始占大多数,屋前屋后包括村道开始有人自觉清扫了。

  山更清水更绿生态村寨雏形初现

  10年之前,大多数村寨周边的森林植被越来越稀疏,诸如断龙山、红石林等乡镇一些山林面积较少的村寨,森林覆盖率直线下降,山林到处出现“秃斑”,水土流失严重。如今通过退耕还林和沼气能源工程建设,2008年全县森林覆盖率已达74%,较原来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村寨周边都已逐渐返青。按照本次调查,全县已有沼气池1.4806万口,至少每年可少毁林14806亩,10年相当于封山育林10万亩以上,如按技术资料数据计算,一口沼气池相当于封山育林7亩,其生态效益就更加乐观。诸如山枣乡竹山村村民形象地估算,一个沼气池一天节柴8kg,一年可达2400多kg,相当于少砍800棵树,全村100多户一年可节柴240吨,相当于少砍8万棵树。农户用上沼气后,放下了砍柴刀,减少了对森林的滥伐,巩固了退耕还林成果,使山变绿,环境变美。另一方面农民人居环境更加人性化。在推进沼气工程的同时,还进行了“三改”、“五改”,再加上农村电网改造、人畜饮水改造,绝大多数村寨已基本实现了通电、通水、通路、通电视、通电话,农民生活条件已今非昔比。已使用沼气的农民基本告别了千百年来“烧饭烟满屋、灰满身”的烟熏火燎历史,尤其是烟雾中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三氧化硫所有毒气体和致癌物质,加上灰尘弥漫,影响健康和卫生,使用沼气后有效减少了室内及村寨空气污染,减少了有害气体排放,使村寨负氧离子更清净,大气质量更高。

  再加上禽畜圈养、人畜粪便集中处理,减少了蚊虫和臭味,防范了许多疾病的产生,逐步形成了家庭清洁化、村容整洁化、生产无害化、产业高效化、环境生态化的格局。同时,坚持使用沼气渣液肥,可以不断改良耕地土壤,因为沼肥是一种完全腐熟的高效无害有机肥,沼液中富含农作物生长必需的氮、磷、钾等元素,既可作基肥又可作追肥,还可以作为有机农药杀死农作物的病菌和虫卵,是理想的无公害肥料。它还具有无污染、高效、培肥地力的作用,沼渣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还可以用来种菜育种、养鱼、生物防治、温室气肥和花卉、蘑菇栽培等。总之,沼气综合利用技术是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首选技术之一。

  强化管理措施健全服务网络首先要强化行业管理和队伍建设,行业管理要从中央到地方,按纵向到村成立沼气协会,对沼气户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同时要加大沼气技术的培训,确保工程技术人员持证上岗,让沼气技术可持续惠及农户。其二要以县为单位建立县、乡、村三级沼气服务站,并鼓励扶持农民组建合作社、沼气公司等专业组织,探索沼气物业化管理新路子,实行政府行为与社会化服务并重,为农户沼气池建设前、中、后三期提供一条龙服务。建设前帮助农户规划设计选址和技术工艺;建设中强化工程质量监管,确保沼气池不出现漏气漏液;建设后指导农户投料、搅拌、出料,进行维护和安全防护。在本次调查中,农民强烈要求乡村组都要设立技术服务网点,有利于方便农户沼气池维护检修、配件供应及技术指导。其三,要强化政府行政推进,推广沼气建设是一件为民办实事的工作,建设中有许多问题和困难需要政府协调解决,而且为老百姓办事必须办好办实,不能出现豆腐渣工程或半拉子工程失信于民,况且又是整体整村推进,群众工作量大,更需要政府强力推进。因此,推广沼气能源工程应作为各级政府的行政首长工程,各级政府需由行政领导牵头,成立高效务实的协调工作机构,及时处理建设中的有关问题。其四,要强化沼气技术推广应用的科普宣传,借助舆论工具和媒体,通过各种形式在农村对沼气技术进行全面系统地推介,尤其是利用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进行现身说法,为发展农村沼气技术营造良好氛围。

  推广沼气技术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有效途径,是改善农村能源结构的重要内容,更是加快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必由之路,还是一项意义重大、前途光明的公益朝阳事业。加快推广沼气发展,让古丈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民更富。

 

主办单位:国域发(北京)县域经济发展信息中心   运营单位:国域发(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县域经济在线   中文域名:县域经济在线.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