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养有机螃蟹新招:用生物菌吃掉池塘毒素
文章来源:中国渔业报 更新时间:2009-9-29 10:18:31
“按照常规养殖,从蟹苗投塘到目前至少应施用蟹药10次,而我们从4月初蟹苗投塘到现在,没有用过一滴药剂,蟹却不生病;并且母蟹个体比其他塘同类蟹平均大0.015公斤左右,公蟹也平均大0.02公斤左右。”江苏省兴化市一鲜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元春说,“今年以来,我们与台湾华夏绿色生机集团苏州(中国)总公司达成合作协议,由台方有偿提供生物菌剂并进行技术指导,进行了有机螃蟹养殖的探索。运用生物有益菌吃食池塘里的氨氮等毒素,达到了调节和改善水质、预防疾病、增强螃蟹免疫力的目的。”
据介绍,进行水产养殖的池塘中,氨和氮的主要来源是沉入池底的饲料、鱼蟹的排泄物以及肥料和死亡动植物的遗骸。鱼蟹类的排泄物中约80%~90%为氨氮,氨氮浓度越高,造成的水体污染就越严重,养殖物就越容易生病。以往遇到这种情况,养殖户都采取往水中增氧、投放消毒剂、用石灰水中和塘水酸碱度等方法,这些方法虽然效果明显,但是能耗高、成本大,并增加了新的有残留、难分解的沉积物,遇到气温升高、降雨等变化,塘底的有机沉淀物就泛起,又得增氧、使用消毒剂和石灰水,由此形成了恶性循环,养殖户为此伤透了脑筋。
台湾华夏绿色生机集团研发的生物有益菌通过了欧盟和日本的质量认证,并在我国的南美白对虾、罗氏虾养殖领域应用获得成功,不仅使其产量增长1倍,而且使其达到有机标准。今年2月,兴化市一鲜合作社与台湾华夏集团建立了联系,由于一鲜合作社需要养殖有机螃蟹打入国际市场,台湾华夏集团需要在大陆推广使用生物菌,于是双方走到了一起。在台方技术员的指导下,一鲜合作社在1000亩试验塘里对蟹苗的投放量超过常规养殖的1倍。现在,台方技术人员每天都到蟹塘里测试氨氮含量情况并及时进行调控。
按照有关协议,此次养殖成功的螃蟹由台湾华夏集团负责在台湾和海外市场销售,销售收入归一鲜合作社所有。虽然一鲜合作社需要亩均支付台方1800元的生物菌费,但获得了比原先产量高1倍的高品质螃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