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杭州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面对百年不遇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和极其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力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增活力、重民生、抓稳定,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经济实现稳步回升,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迈出新步伐,市域网络化大都市建设加快推进,市民生活品质进一步提高。
一、综合
经济总量。初步核算,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5098.6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0%,连续19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0.2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434.8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473.52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 3.2%、6.8%和13.9%。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7∶50.0∶46.3调整为3.7∶47.8∶48.5。全市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GDP为63471元,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GDP为74924元,分别增长8.4%和9.1%,按国家公布的2009年平均汇率计算,分别达到9292美元和10968美元。
非公经济。初步测算,在全市生产总值中,非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已达到64.5%,其中个体私营经济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2.5%。2009年末,全市共有私营企业14.09万户,从业人员130.93万人;个体工商户28.46万户,从业人员59.78万人。
财政收支。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1019.43亿元,比上年增长 12.0%,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20.79亿元,比上年增长 14.4%。在税收收入中,增值税342.52亿元,增长12.1%;营业税176.45亿元,增长22.8%;企业所得税186.81亿元,下降8.3%;个人所得税80.27亿元,增长17.8%。全年地方财政支出490.40亿元,比上年增长16.9%。其中:教育、科学技术支出108.35亿元,增长16.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8.55亿元,增长20.4%;医疗卫生支出32.36亿元,增长24.7%;环境保护支出9.75亿元,增长30.3%。市本级预算内民生支出89.93亿元,增长20.5%,支出增量占新增财力的76.8%。
市场价格。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1.4%。八大类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呈“
全市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4.9%;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7.8%。市区房屋销售价格平均上涨2.8%,其中新建房销售价格上涨2.0%,二手房销售价格上涨4.6%。12月,市区房屋销售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11.5%。
劳动就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3.52万人;安置失业人员再就业15.56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17%和23.6%。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由上年的3.02%下降为2.99%。
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年末全市常住人口达81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3.4万人。其中户籍人口683.3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74万人。在户籍人口中,农业人口328.9万人,非农业人口354.48万人。按公安部门统计的全市人口出生率为9.1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42‰。
人民生活。据抽样调查,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864元,比上年增长11.5%。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18595元,比上年增长11.2%,恩格尔系数(食品占消费支出比重)由上年的38.3%下降至37.5%。年末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85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1.02平方米。每百户居民家庭拥有汽车21.65辆、空调器203.87台、移动电话178.5部、家用计算机86.87台、微波炉74.62台、热水器94.95台。
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822元,比上年增长10.6%;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9065元,增长7.3%。恩格尔系数由上年的35.9%下降至33.8%。年末人均居住面积达70.74平方米, 比上年末增加1.04平方米。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拥有洗衣机82台、电冰箱95台、空调器100台、热水器81台、微波炉23台、移动电话194部、家用计算机36台,生活用汽车12辆。
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4286.9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 23.3%。
社会保障。至2009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342.24万人,参加失业保险215.68万人,参加工伤保险274.15万人,参加生育保险199.25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298.31万人,分别比上年末净增24.13万人、13.27万人、28.33万人、17.57万人和23.72万人。市区最低月工资标准为960元。市区失业保险金标准为768元/月。
社会福利。年末全市拥有各类福利院、敬老院207所(不含社会办农村敬老院),床位20924张,收养人员13600人。全市城镇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7510人,农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员 71242人。农村五保户和城镇“三无”人员集中供养率分别为93.99%和99.60%。开展第九次“春风行动”,共募集社会帮扶资金4085.50万元。
三、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全年完成基础设施投资601.84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地铁一二期36个站点全部开工,20个站点完成主体施工。“十纵十横”道路综合整治工程全面完工。萧山机场公路改造、钱江通道及南接线(钱江大道)、杭新景高速公路延伸线(之江大桥)、庆春路过江隧道、杭长高速公路等重大交通项目开工,申嘉湖杭高速建成。中山路综保工程顺利开街。市区完成47条河道综保工程。七格污水处理厂三期建成试通水。
公用事业。全年累计投产110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448.7万千伏安,35千伏5.8万千伏安,新增110千伏及以上线路262.27千米。全市用电量达到459.70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6.9%,其中城乡居民生活用电56.4亿千瓦时,增长10.1%。市区自来水日供水能力达到320万立方米,比上年增加21万立方米。年末市区居民家庭天然气用户达到50.99万户,比上年末增长17.0%;城区新辟公交线路15条,更新公交车855辆,公交空调车比例达93%以上。新增停车泊位9704个,累计停车泊位数达60129个。至年末,市区免费单车布点2150个,投放自行车50000辆。富阳、临安与主城区实现了公交一体化。
环境保护。2009年全市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较上年分别减少3.0%;工业废气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分别达到94%和90%。全市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由上年的83.2%提高到89.6%;主要水系监测断面水质三类以上比例由上年的57.1%提高为60.7%。市区空气质量达到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达到327天,比上年增加26天。市区扩绿面积799公顷。至年末,市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7.2平方米,比上年增长9.1%,市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39.14%。
安全生产。2009年,全市发生各类事故次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分别比上年下降16.7%、8.7%、17.4%和16.1%。亿元GDP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为0.18人,比上年下降14.3%。全市流通领域食品快速检测合格率为99%。
四、农业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88.84亿元,比上年增长5.5%。其中农业产值149.81亿元,增长6.4%;林业产值36.05亿元,增长12.6%;牧业产值63.74亿元,增长0.1%;渔业产值32.15亿元,增长4.0%。全年粮食总产量107.24万吨,比上年下降2.6%;水产品19.65万吨,增长6.4%;肉类30.92万吨,增长4.7%;禽蛋14.31万吨,增长8.1%;水果77.27万吨,增长6.3%。
全年茶叶、花卉苗木、水产品、节粮型畜禽、蔬菜和竹业等“六大优势产业”实现产值162.37亿元,比上年增长5.5%;水果、干果、蚕桑、药材和蜂业等“五大特色产业”实现产值36.43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合计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为68.8%,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五、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2009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2157.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6%。实现工业销售产值10647.98亿元,增长1.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9245.99亿元,增长1.3%。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实现销售产值3925.7亿元,增长4.7%,重工业实现销售产值5320.29亿元,下降1.0%。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新产品产值1567.05亿元,增长18.8%。新产品产值率由上年的14.20%提高到16.73%。
工业效益。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9015.91亿元,比上年增长1.1%;实现利税859.3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其中利润495.99亿元,增长20.8%。工业产品产销衔接良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8.7%。
建筑业。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77.79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全市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格的建筑企业1227家,完成施工产值2025.78亿元,比上年增长12.5%;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9437万平方米,增长21.0%;房屋建筑竣工面积5728万平方米,下降1.2%。
六、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开发
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91.65亿元,其中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195.1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7%和16.6%。在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3.13亿元,比上年增长1.7%;第二产业投资611.55亿元,增长7.2%;第三产业投资1580.49亿元,增长20.8%。
房地产业。2009年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704.68亿元,比上年增长14.5%。房屋施工面积5121.4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7%;竣工面积763.95万平方米,下降25.9%。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441.1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86.0%,其中住宅销售1300.99万平方米,增长92.2%。市区公开销售经济适用房7002套,建筑面积50.09万平方米。
七、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04.93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716.49亿元,增长15.8%;县以下农村消费品零售额88.44亿元,增长15.0%。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597.26亿元,增长15.9%;餐饮业零售额203.28亿元,增长15.2%;其他行业零售额4.39亿元,增长4.8%。
八、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年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404.17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5.9%。其中进口总额132.37亿美元,下降8.4%;出口总额271.8亿美元,下降19.1%。按出口贸易方式分,一般贸易211.55亿美元,下降17.7%;加工贸易59.03亿美元,下降23.8%。出口国别和地区中,对欧盟出口76.71亿美元,下降17.3%;对美国出口57.74亿美元,下降23.1%;对日本出口24.82亿美元,下降11.0%。
对外合作。至2009年末,全市累计设立各类境外投资企业(机构)69个,比上年增长43.8%,其中非贸易企业27个。全年境外协议出资1.53亿美元,其中非贸易性投资1.06亿美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5.4%和14.0%。完成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营业额3.70亿美元。
利用外资。全年批准外商直接投资554项,合同利用外资69.6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8%;实际到位外资40.14亿美元,增长21.2%。全年总投资在1000万美元以上大项目288个,投资总额和合同外资分别占全市的96.7%和92.7%。至2009年末,共有70家世界500强企业来杭投资117个项目。
引进内资。全年共引进内资项目5451个,协议资金1287.02亿元,比上年增长18.0%;到位资金560.55亿元,比上年增长18.5%。
开发区建设。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杭州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等4个国家级开发区全年合同引进外资24.9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5.45亿美元,分别占全市的35.8%和38.5%。全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3282.83亿元,比上年下降8.3%;实现利税347.68亿元,比上年增长15.1%。
九、交通运输、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全市货物运输总量2.19亿吨,比上年下降0.5%;旅客运输量3.01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6%。至年末,萧山国际机场已开通航线160条,其中国际航线25条,港、澳、台航线8条;全年民航旅客进出港达到1494.4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7.9%。道路建设快速发展。全年新增公路里程412.91千米,至年末,全市境内公路总里程达到15112.44千米,其中高速公路503.28千米。全市公路通村率为99.2%,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由上年的97.5%提高到98.5%。机动车辆持续增长,年末全市社会机动车拥有量达157.89万辆,其中私人汽车71.87万辆,比上年末分别增长13.2%和27.2%。
邮电通讯。全市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2.80亿元,比上年增长17.1%。邮政特快专递辐射221个国家和地区,全年完成国内特快业务1167.81万件,比上年增长35.3%;国际特快业务46.28万件,比上年增长71.0%。完成电信业务收入123.45亿元,比上年增长6.8%。年末固定电话用户为390.6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为1028.93万户;计算机宽带用户达到158.17万户,比上年增长13.3%。
旅游业。全年接待入境旅游者230.4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1%;接待国内游客5093.72万人次,增长11.9%。旅游总收入达到803.12亿元,增长13.6%,其中旅游外汇收入13.8亿美元,增长6.5%。市民出境旅游人数为41.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7.6%。旅游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至年末,全市各类旅行社达427家;星级宾馆达到250家,其中五星级酒店16家;A级景区29个,其中
十、金融、证券和保险
金融。2009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4284.2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6.0%;贷款余额13113.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0.3%,其中个人消费贷款余额1967.8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56.6%。
资本市场。2009年新增上市公司10家,共募集资金30.46亿元。至年末,全市上市公司累计64家,实现上市融资560.03亿元。
保险。全市保费收入159.7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59.6亿元,增长24.2%,人身险保费收入100.1亿元,增长1.9%。共支付各类保险赔款49.9亿元,增长4.4%,其中财产险30.1亿元,增长3.6%,人身险19.8亿元,增长5.6%。
十一、教育和科技
教育。全市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为97.4%。年末共有小学417所,在校学生44.51万人;初中252所,在校学生24.19万人;普通高中75所,在校学生11.81万人。全市小学入学率和初中升学率均达到100%,初中毕业生升入各类高中比例由上年的98.7%提高到99.1%,其中优质高中招生比例由上年的76.6%上升到78.5%。普通高等院校36所,在校学生42.98万人,比上年增长4.9%,其中在校研究生3.57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上年的51.94%提高到53.58%。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接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17.46万人。全年义务教育免收杂费、课本费、作业本费3.61亿元。
科技。2009年全市专利申请量达到26075件,专利授权量15507件,分别比上年增长40.6%和57.7%。2009年新增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302家,累计达到1236家;累计培育认定研发中心521家,其中省级182家;企业技术中心454家,其中国家级14家,省级132家。年内新增12个中国驰名商标,累计已达78个。
十二、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2009年全市获国家级、省级文艺、广播影视、动漫类奖131项。年末有各类专业艺术表演团体20个,公共图书馆16个,文化馆13个,博物馆、纪念馆62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4处(群)。全市有线电视用户203.62万户,其中数字电视104.39万户。电视、广播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9.8%和99.83%。广播电视“村村通”实现全覆盖。成功举办第五届中国国际动漫节、第十一届西湖博览会等重大文化活动。蚕桑丝织技艺、西泠印社“篆刻”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卫生。2009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550个,其中医院142个;拥有床位3.9万张,其中医院床位3.2万张。有各类专业卫生技术人员5.2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1万人,注册护士1.9万人。农村卫生服务得到改善。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由上年的99.48%提高到99.72%,自来水受益人数达437.07万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为97.62%,乡镇覆盖率达100%。全市婴儿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由上年的4.43‰、6.2‰下降到3.81‰、5.1‰,每十万孕产妇死亡率由上年的7.77人下降为7.26人。
体育。2009年,杭州籍运动会员获第十一届全运会5金12银15铜奖牌。成功举办第十七届市运会、冲浪中国高峰论坛、国际冲浪嘉年华活动、世界汽车飘移大赛杭州站比赛、汽车“王中王”争霸赛等有影响力的大型赛事。群众体育活动深入开展。完成新建各类体育健身场所2088个。组织举办了市冬泳表演赛、传统武术锦标赛、市桥牌联赛、羽毛球俱乐部联赛、全国门球邀请赛、全国桥牌邀请赛等活动。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困难和薄弱环节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工业、出口指标增长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经济回稳的基础尚不牢固,调整经济结构难度加大;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状况尚未根本改变;经济发展质量有待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增强;民生保障和就业压力仍然较大。这些矛盾和问题需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公报注释: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本公报中增加值为现价,增加值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