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1月厦门经济运行情况
初步核算,1-11月,厦门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17.0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1%,经济运行呈现逐步回升态势,增幅比1-9月提高3.1个百分点,比1-10月提高1.6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8.70亿元,增长1.6%;第二产业增加值699.88亿元,增长0.8%;第三产业增加值698.44亿元,增长13.9%。三次产业结构为1.3︰49.4︰49.3。
一、工业生产继续回升
1-11月,厦门市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实现增加值589.43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0.4%,降幅比上月止累计减少2.5个百分点;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498.49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0%,降幅比上月止累计减少1.5个百分点。1-11月全市工业企业用电总量63.74亿千瓦时,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8%,与全市工业总产值的速度保持一致。
1-11月,367家去年产值上亿元企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2032.81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81.4%。这些企业中,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的企业114家,累计实现增量145.91亿元,其中净增产值超10亿的3家,即友达光电、宸鸿科技和达运精密工业;产值比去年同期下降的企业253家,累计净减产值393.67亿元,其中净减产值超过10亿的6家,即戴尔两家、太古飞机、翔鹭化纤、翔鹭石化和夏新电子。
1-11月,三大支柱行业实现工业产值1838.38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0.5%(现价同比),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73.6%。其中机械工业完成产值640.87亿元,下降14.8%;电子工业完成产值851.79亿元,下降6.2%;化工工业完成产值345.72亿元,下降12.4%。
二、投资降幅逐步缩窄
1-11月,城镇投资676.84亿元,下降9.4%,较上月回升3.12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投资215.96亿元,下降22.4%,较上月回升2.54个百分点。
1-11月,全市在建的城镇项目1100个,其中新开工项目216个,比去年同期增加27个,增长14.3%。新开工项目计划投资160.88亿元,增长90.7%,新开工项目平均投资规模为7448万元,增长66.9%。1-11月共有27个计划总投资超亿元的项目开工建设,重点投向基础设施,其中基础设施项目20个,工业项目6个,卫生项目1个。
1-11月,全市基础设施完成投资261.0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6%,增速较上月提高6.2个百分点,占城镇资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29.7%提高到38.6%。其中,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完成投资28.67亿元,下降17.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投资137.09亿元,增长9.6%;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业完成投资6.17亿元,增长58.0%;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完成投资89.68亿元,增长54.2%。
1-11月,工业投资完成136.27亿元,下降19.8%,降幅较三季度收窄7.2个百分点。分行业看,30个行业中的18个行业投资下降,其中10个行业降幅超过50%。
三、房地产市场销售持续旺盛
1-11月,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215.96亿元,下降22.4%,其中,完成建安投资108.28亿元,下降28.2%;土地购置费98.57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1.9%。1-11月,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479.59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53.2%,其中住宅销售面积378.02万平方米,增长1.51倍,非住宅类商品房销售面积101.57万平方米,下降37.6%;全市商品房竣工面积578.82万平方米,增长26.1%,其中住宅竣工面积388.65万平方米,增长38.63%,非住宅类商品房竣工面积190.17万平方米,增长6.5%;全市商品房施工面积3046.43万平方米,下降7.3%,其中新开工面积205.59万平方米,下降46.0%;全市商品房空置面积99.51万平方米,增长96.9%,其中住宅空置面积27.30万平方米,占全市商品房空置面积的27.4%,非住宅类商品房空置面积72.21万平方米,占72.6%。
四、消费品零售市场稳步增长
1-11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8.2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1%。其中,批发业实现61.89亿元,增长7.1%;零售业实现299.43亿元,增长16.2%;住宿餐饮业实现61.53亿元,增长12.5%;其他行业实现15.42亿元,增长10.8%。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额271.7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1%。其中限额以上贸易业实现零售总额246.68亿元,增长14.2%;星级住宿和限额以上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5.10亿元,增长3.7%。
汽车消费强劲增长。11月,小轿车零售3745辆,增长1.04倍,汽车类零售额9.36亿元,增长1.2倍,增幅分别比上月提高46.1和78.4个百分点;1-11月,小轿车零售3.28万辆,增长36.0%,汽车类零售额78.12亿元,占限额以上批零业零售额的近三分之一,增长34.9%,带动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长5.3个百分点。
五、实际利用外资下滑态势未变
1-11月,全市新批准外商投资项目281个,比去年同期下降15.4%;合同利用外资10.38亿美元,下降43.2%;实际利用外资15.64亿美元,下降20.0%。
台商投资情况优于其他国别(地区)。1-11月,来自台湾直接投资项目121个,增长12.0%,占全市新设外资项目总数的43.1%,居各来源地首位;合同利用台资7040万美元,增长6.8%;实际利用台资1.02亿美元,与去年基本持平。
六、CPI环比继续小幅回升
11月份,我市cpi环比微升0.4%,同比下降1.1%,降幅比上月缩小1.1个百分点。1-11月,cpi同比下降3.0%,从其构成看,居民消费的八大类商品及服务项目价格呈“五降三升”的态势:食品类比去年同期下降2.6%,衣着类下降6.1%,交通和通信类下降5.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下降1.4%,居住类下降6.0%;烟酒及用品类上涨3.2%,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0.3%,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2.0%。
11月,全市工业品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期下降8.1%,降幅较上月减少1.0个百分点,1-11月,全市工业品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期下降8.5%,较1-10月降幅减少0.04个百分点。
七、居民收支稳步增长
1-11月,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067元,增长8.5%,增幅比上月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工薪收入、转移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分别增长8.9%、1.5%、11.9%和86.6%。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392元,增长8.3%,增幅比上月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及杂项商品支出分别增长12.2%、17.1%、2.3%、21.2%、8.3%和18.2%,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支出分别下降4.4%和2.8%。
八、财政收入继续好转,金融市场运行稳定
11月,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32.30亿元,同比增长36.3%,增幅比上月提高11.9个百分点。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完成17.45亿元,增长59.8%,增幅比上月提高39.6个百分点。1-11月,全市财政总收入412.86亿元,增长9.0%,增幅比1-10月提高1.8个百分点。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完成215.19亿元,增长7.3%,增幅比1-10月提高3.1个百分点。1-11月,全市财政支出198.59亿元,增长15.5%,增幅比1-10月提高1.9个百分点。
11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943.93亿元,同比增长26.7%,增幅比上月末提高3.5个百分点。中资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长24.3%,增幅比上月末提高2.6个百分点。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长28.3%,短期贷款余额增长8.5%,增幅分别比上月末提高2.1和2.8个百分点。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343.87亿元,同比增长24.8%,增幅比上月末回落0.1个百分点。中资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3019.32亿元,增长26.8%,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105.32亿元,增长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