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份安徽省省经济运行情况
11月份,全省经济继续呈现稳定回升态势。工业、投资、财政收入、金融机构贷款等主要指标增长加快,消费保持稳定增长,外贸进出口小幅增长,居民消费价格由降转升。
1、工业生产增速加快。
11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85亿元,增长31%,增幅比全国高11.8个百分点,比上月、去年同期分别提高4.6个和16.3个百分点,连续5个月保持在20%以上。1-11月份,工业增加值累计3553亿元,增长21.7%,增幅比全国高11.4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1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前三季度分别提高5.5个和2.4个百分点。当月工业生产呈以下主要特点:
一是重工业生产继续提速。自今年6月份起,我省重工业生产增长逐月加快,6-10月份增幅分别为15.3%、17.1%、18.2%、23.8%和25.5%,11月份继续保持这一态势,当月实现增加值267.5亿元,增长34.7%,增幅比上月提高9.2个百分点。轻工业生产继续放缓,当月实现增加值117.5亿元,增长23.4%,增幅比上月回落5.3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回落。
二是主要产品产量稳定增长。11月份,44种重点监测的产品中有40种产量同比增长。其中,原煤1030.8万吨,增长6.6%;发电量109.5亿千瓦时,增长26.4%;钢材184.6万吨,增长37%;水泥676.2万吨,增长11.6 %;汽车8.8万辆,增长1.4倍;家电产品中,洗衣机、电冰箱、空调、彩电分别为122.5万台、95.3万台、88.2万台和39万部,增长4.7%、9%、1.9倍和59.6%。
三是多数行业保持增长。11月份,37个工业行业中增加值同比增长的有35个,增幅在20%以上的有27个。其中,煤炭、电力、通用设备制造、建材、黑色金属冶炼、交通运输设备制造、有色金属冶炼、化工等行业分别增长8.8%、18.4%、36.2%、30%、41.5%、90.5%、46%和60.2%,比上月提高1.8-20.7个百分点;农副食品加工、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专用设备制造等行业分别增长29%、18.5%和3.6%,比上月分别回落1.9个、8个和14.4个百分点。
四是工业用电量大幅度上升。11月份,全省工业用电量62.2亿千瓦时,增长26.1%,增幅比上月提高10.2个百分点。其中,钢铁、电力、有色、建材、石油加工、化工六大高耗能行业用电量合计增长28.3%,增幅比上月提高11.2个百分点。1-11月份,工业用电量624.3亿千瓦时,增长8.3%,增幅比上半年、前三季度分别提高3.6个和2.7个百分点。
2、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
今年以来,我省投资在经历4-6月筑底后,7月份开始回升,且增势趋于强劲。1-11月份,全省固定资产投资(50万元以上项目及房地产投资)8029.9亿元,增长41.4%,增幅比去年同期高3.9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前三季度分别提高7.9个和5个百分点。从产业看,一、二、三产投资增长均较快,增幅分别为59%、38%和43.7%,比前三季度提高6.9个、2.5个和7个百分点。从行业看,装备制造业投资快速增长,增幅为53%,比全省高11.6个百分点,占总投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13.5%提高到14.6%;六大高耗能行业投资有所加快,增幅为17.8%,比全省低23.6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1.8个百分点,但比上半年、前三季度分别提高9.2个和4.8个百分点。从投资主体看,民间投资较快增长,增幅为49.8%,比全省高8.4个百分点,占总投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54.5%提高到57.8%。从房地产看,增长继续加快,1-11月份,房地产投资1479.8亿元,增长24.3%,增幅比上半年、前三季度分别提高12个和7.4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8%和57.2%,增幅比上半年提高33.7个和41.8个百分点,比前三季度提高16.7个和21.5个百分点。
3、消费保持稳定增长。
11月份,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2.2亿元,增长19.3%,增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分地区看,农村消费市场增长继续快于城市,县及县以下零售额增长19.9%,增幅比城市高1.2个百分点。分行业看,住宿和餐饮业增长领先,当月零售额增长20.9%,增幅比批发业、零售业、其他行业分别高0.4个、2.2个和1.3个百分点。分类别看,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中,体育娱乐用品、建筑及装潢材料零售额分别增长44.4%和81.2%,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零售额增长38.2%,汽车零售额增长85.7%。1-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63.4亿元,增长18.8%,比上半年、前三季度分别提高0.3个和0.1个百分点。
4、进出口小幅增长。
11月份,全省进出口总额13.6亿美元,增长1.9%,而上月为下降19.2%。其中,出口7.8亿美元,下降7.3%;进口5.8亿美元,增长17.6%。1-11月份,进出口总额138.8亿美元,下降25.5%。其中,出口79.3亿美元,下降24.3%;进口59.5亿美元,下降27.1%。利用外资保持增长。1-11月份,全省共新批外商投资企业267家,增长13.1%;合同利用外资17.5亿美元,下降9.4%;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5亿美元,增长11.7%,增幅比上半年、前三季度分别提高6.5个和0.2个百分点。
5、财政收入增长继续加快。
11月份,全省财政收入121.8亿元,增长44.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5.3亿元,增长47.3%,两者增幅比上月分别提高23.7个和33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增长43.3%,比上月提高21.1个百分点,其中营业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主体税种分别增长60.3%、22.4%和35%。1-11月份,财政收入1401.1亿元,增长14.8%,增幅比上半年、前三季度分别提高6.6个和3个百分点。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66.8亿元,增长18.1%。财政支出进度放缓,11月份支出169.1亿元,下降7.4%;1-11月份财政支出1570.1亿元,增长31.3%,比上半年、前三季度分别回落5.3个和6.6个百分点。
6、贷款余额保持高位增长。
11月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9220.1亿元,同比增长36.2%,增幅比上月、去年同期分别提高0.5个和18.5个百分点,连续9个月保持在30%以上;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2269.4亿元,同比多增1237.3亿元。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3289.8亿元,增长31.1%,增幅与上月基本持平;存款余额比年初增加2979.4亿元,同比多增1251.2亿元。其中,储蓄存款比年初增加905.4亿元,同比少增103.9亿元。
7、消费价格同比由降转升。
11月份,全省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而上月为下降0.5%。1-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平均下降1.2%,降幅比上半年、前三季度分别缩小0.6个和0.3个百分点。
11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分别下降1.4%和3.1%,两者降幅分别比上月缩小5.1个和3.5个百分点;1-11月份两者分别下降8.1%和5.3%。
从以上主要指标增长情况看,当前全省经济运行上行态势进一步加强,一些主要领域回升势头明显,经济运行总体稳健。下一阶段,应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着力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