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1月淮南市财政金融运行情况
1-11月淮南市财政金融运行情况
2009年1-11月份,全市财政收入快速增长,收入规模再上新台阶,财政实力显著增强,涉及民生、“三农”等方面投入明显加大,财政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金融机构企业存款快速增长,工业贷款扭转了近年来低迷的局面,基本建设贷款快速增长,个人消费贷款高速增长。
一、财政方面
(一)收入情况
1-11月全市财政收入突破70亿元,达70.36亿元,占全年预算的105.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4.70亿元,占全年预算的102.0%;上划中央收入35.44亿元,占全年预算的108.9%。
1、分时间看,年初财政收入增速较快,至4月份达到最高,全部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达36.6%、37.8%,4月份后增幅小幅回落,均保持在22%以上,1-11月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2、分收入构成看:主体税种和主要收入项目全面增长。1-11全市增值税完成350239万元,增长22%;所得税(财政口径)完成99368万元,增长23%;营业税88827万元,增长13.9%;各项非税收入(预算内)50755万元,增长38.5%,其中,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增长1.56倍。
3、分收入级次看:1-11月市级本级全部财政收入335918万元,增长26.5%,占全市财政收入总额的48%;区级收入162906万元,增长11.4%,占全市总额的23%;凤台县收入204787万元,增长26.3%,占全市总额的29%。(全市财政总收入级次构成见下图)
(二)支出情况
1-11月全市财政支出514038万元,增长37.7%,占全年预算的92.2%。财政支出重点向民生倾斜、向“三农”倾斜。分支出科目看:社会保障和就业150569万元,增长60.7%;城乡社区事务63828万元,增长92.3%;农林水事务44339万元,增长73.7%;教育74001万元,增长4.3%;医疗卫生35713万元,增长51.1%。
二、金融方面
(一)存款情况
11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为7252342万元 ,比年初增加1660729万元,同比多增710650万元。
1、居民储蓄出现分流。11月底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768186 万元,比年初增加509700万元,同比少增30506万元。
2、企业存款快速增长。11月底企业存款余额为2562934 万元,比年初增加858035万元,同比多增519420万元。
(二)贷款情况
11月底,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5114024 万元,比年初增加1309748 万元,同比多增1102659万元。
1、工业贷款扭转了近年来低迷的局面。11月底,工业贷款余额424356万元,比年初增加15434万元,同比多增268302万元。
2、基本建设贷款快速增长。11月底,基本建设贷款余额为2090388万元,比年初增加601508万元,同比多增140427万元。
3、个人消费贷款高速增长。11月底,个人消费贷款余额为309049万元,比年初增加146245万元,同比多增92313万元 。
(三)金融机构现金流情况
1-11月份金融机构现金收入10871749万元,现金支出11104023万元,收支相抵,净投放现金232274万元。其中储蓄存款支出是现金投放的主渠道,储蓄存款收支相抵,净投放现金482910万元;通过居民归还贷款收入与居民提取贷款支出收支相抵回笼现金93604万元;通过其他收入与其他支出相抵后回笼现金186701万元。
三、财政金融运行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2010年全市财政持续快速增长难度大
2009年财税部门不断加大历史拖欠税款清欠力度,非即期税款已基本入库;矿产品增值税税率上调、上网电价调整等增收因素在2009年也已集中释放;山南新区涉地税款在2009年集中入库;2010年全市财政井喷式增长难以出现,财政收入继续快速增长难度比较大。
(二)金融机构存贷比偏小,制约了企业的融资规模
存贷比即银行贷款总额/存款总额,从我市金融机构的存、贷款情况可以看出,截至11月底,我市存贷比为0.7052,远远低于合肥0.8998和芜湖0.8825。主要原因:一是受规避贷款风险制度的约束,银行宁可不贷也不愿承担风险。二是我市现有中小企业规模偏小,运行质量不高,管理水平较差,缺乏贷款信用,难以满足银行发放贷款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