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1月晋中市经济运行情况
11月份,晋中市经济延续了前10个月企稳回升态势,主要经济指标继续稳定向好。
(一)工业增加值首次由负转正,企业利润降幅趋缓
1-11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44.9亿元,同比增长 2.0%,结束了今年以来持续负增长局面,首次实现由负转正。其中,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9.3亿元,已接近历史最高08年6月份的29.9亿元;当月同比增长60.9%,比10月份加快19.3个百分点,已持续六个月正增长,持续三个月增速在20%以上。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继续领跑工业经济,股份制企业贡献突出,其他经济降幅收窄。1-11月,规模以上国有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7.63亿元,同比增长 76.6 %;股份制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08.38亿元,同比增长4.8%,增幅较上月提高了3.7个百分点。股份制企业占到全市工业的85.1%,拉动全市工业增长4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贡献突出。集体经济、外商及港澳台和其他经济类型降幅收窄,集体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4亿元,同比下降22.5%,降幅收窄5.3个百分点;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9.48亿元,同比下降25.8%,降幅收窄3.8个百分点;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98亿元,同比下降29.4%,降幅收窄7.2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行业增长面扩大,煤炭行业拉动力明显。 1-11月,全市29个行业大类中有12个行业同比实现了增长,增长面为41.4%,比1-10月扩大3.5个百分点。其中11月有24个行业实现增长,较上月增加了4个行业。全市七大主导行业中,煤炭行业和冶金行业保持了正增长。随着我市煤炭资源整合工作接近尾声,煤炭企业逐步恢复生产,加之冬季用煤高峰期的来临,全市煤炭行业出现生产高涨局面,1-11月,煤炭行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38.64亿元,同比增长10.7%,拉动全市工业增长5.2个百分点。
——分产品看,1-11月,监测的19中主要产品中有5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其中11月有13种产品实现正增长。原煤、洗煤、洗精煤、生铁和粗钢5种产品维持了上月增长态势,分别增长14.3%、11.2%、 10.4%、21.7%和22.4%。除布、白酒、水泥、合成氨和化肥5种产品降幅有所扩大外,其余9种产品虽仍处于下降,但降幅明显收窄。
——分县市看,各县降幅继续收窄,工业生产平稳恢复。1-11月,全市11个县(区、市)及开发区中,开发区、昔阳、寿阳三县(区)延续10月以来的增长态势,增幅进一步提高,分别增长16.2%、13.8%和8.3%,榆次、灵石和介休三县市增速由负转正,分别增长2.2%、6.96%和1.01%;其余六个县(市、区)降幅均有所收窄。
——从企业经济效益看,企业经济效益指数继续提高,主营业务收入降幅继续收窄,利润总额降幅趋缓。1-10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48.94点,比前9个月提高0.42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达569.3亿元,同比下降21.6%,降幅比前9个月收窄3.4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盈亏相抵后累计实现利润4.9亿元,同比下降86.2%,降幅比前9个月减缓1.2个百分点。
(二)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房地产开发稳中趋活
1-11月份,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7.7亿元,同比增长28.4%,较1-10月提高0.7个百分点,投资继续保持充足动力,处于高位运行水平,新开工项目继续增加。其中,11月单月完成47.4亿元,同比增长33.5%。
——从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长迅速。1-11月,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4.5亿元,同比增长84.8%;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97.4亿元,同比增长28.4%;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35.8亿元,同比增长24.3%。
——从属性来看,国有投资增长快于非国有投资。1-11月份累计完成投资139.4亿元,同比增长39.0%,高于平均水平10.6个百分点。非国有完成投资208.3亿元,同比增长22.2%。
——从区域投资看,东山投资快于平川。1-11月,平川六县完成投资251.5亿元,同比增长27.3%,低于全市1.1个百分点,平遥、介休两县投资高于全市水平,分别增长30.1%和45.9%。东山五县完成投资96.2亿元,同比增长31.4%,高于全市3.0个百分点,高于平川4.1个百分点,榆社、左权、和顺、寿阳四县投资增幅均高于全市水平,分别增长31.3%、38.7%、35.6%和38.9%。
——从投资项目看,新开工项目继续增加。今年以来,各县(区、市)都在努力争取、扶持和上马了一些新的施工项目,1-11月,全市累计施工项目1346个,较去年同期901个增长49.4%。全部投产项目420个,较去年同期69个增长508.7%。
房地产开发趋活。1-11月,全市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8.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0.7%,比1-10月增速加快4.9个百分点。其中,商品住宅投资完成16.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5%,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89.5%。全市施工面积298.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6%。
(三)消费品市场增势平稳,农村市场繁荣活跃
由于经济企稳回升,居民消费信心不断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得到有效释放,1-11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2.8亿元,同比增长21.6%。其中,11月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0亿元,同比增长21.5%。
——分地域看,乡村消费增长活跃。1-11月,城市消费品零售总额73.3亿元,同比增长19.2%,县及县以下完成消费品零售总额149.6亿元,同比增长22.8%,快于城市3.6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增长较快。受元旦、春节来临影响,人们采购年货热情高涨,推动全市批零市场一路走高。1-11月,批发零售业实现195.0亿元,同比增长22.7%,其中11月单月增长26.1%;住宿餐饮业实现21.4亿元,同比增长15.5%;其他实现6.4亿元,同比增长10.1%。
——分县市看,全市11个县(区、市)及开发区中,有9个县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其中,寿阳县增长居全市最高水平,1-11月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1.1亿元,同比增长24.1%。
(四)财政收入缓慢回升,居民收入继续增加
1-11月,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110.8亿元,同比下降0.2%,降幅较上月明显缩小。一般预算收入48.7亿元,同比增长7.6%;一般预算支出77.9亿元,同比增长18.9%,财政用于民生支出大幅增加,其中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同比增长33.3%;教育支出增长18.7%;医疗卫生增长18.5%;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28.2%;住房改革支出增长51.9%。
城乡居民收入保持了平稳增长。1-11月,全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完成13190元,同比增长12.2%。其中,市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完成14063元,同比增长11.7%。全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完成5293元,同比增长12.9%。
(五)居民消费价格缓慢回升,生产价格低位徘徊
1-11月,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99.7%,比1-10月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11月为101.8%,单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呈缓慢回升态势。八大类消费品
工业、农业生产价格继续走低。1-11月,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91.2%,较1-10月走低0.6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指数87.8%,较1-10月继续走低0.2个百分点。其中,煤炭97.9%,炼焦73.7%,化学89.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00.9%,专用设备制造99.0%。农村生产资料价格指数101.9%,较1-10月走低0.4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