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镇江市规模以下工业经济情况简析
今年以来,我市努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中央和上级的各项决策,积极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把保增长与促转型有机结合起来,宏观经济环境不断改善。随着各项政策效应的逐步显现,我市规模以下工业生产和效益逐步回升。镇江市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镇江调查队抽选了96户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和469户个体工业为样本,对其今年以来1-11月份的运行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调查的有关情况分析如下。
一、主要特征
(一)规模以下经济总体上稳中有升
抽样调查资料显示,规模以下工业发展态势持续好转,产出增长速度逐步回升。
1、规模以下工业发展稳健。据96家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的抽样调查显示,产值同比增加的企业占到68.75%,持平的占到3.12%,下降的占到28.13%;企业从业人员总数为1649人,同比增加4.83%;工业总产值为2.03亿元,同比增长4.87%;销售收入为1.94亿元,同比增长4.02%;利润总计1319万元,同比增长12.8%;税金总额为94.4万元,同比增长12.4%。
2、个体工业增长较快。从调查的469家个体工业1-11月份数据来看,营业收入同比增加的个体工业占到80.8%,持平的占4.9%,下降的占到14.3%;469家个体工业营业收入为3.57亿元,同比增长13.58%;从业人员和户均人数两项指标没有显著变化;人均产值和户均产值分别为10.81万元和76.21万元。
(二)经济效益继续好转
企业营业利润率在0-5%之间的有25家,微利企业占26.04%,同比下降1.04个百分点;营业利润率在5-15%之间的企业48家,占50%,同比上升2.08个百分点;营业利润率在15%以上的企业11家,占到11.46%,同比上升2.07个百分点;盈利企业比重达到87.5%,同比上升3.13个百分点;亏损企业占5.2%,同比下降1.05个百分点;无利润的占7.3%,同比下降2.08个百分点;企业平均利润率是6.8%,同比增长0.53个百分点。这反映了自去年以来企业盈利水平正在逐步提高,亏损面正在逐步减小。
(三)企业家对企业未来发展的信心提高
在被调查的96家企业中,认为企业目前发展的外部政策和环境一般的有54家,占56.25%,认为较好和很好的有39家,占40.63%,认为较差的,约占3%;认为本年度综合生产经营状况一般的有63家,占65.63%,认为较好和很好的有29家,占30.12%,而认为较差的,占4.25%;在对企业未来发展前景预测的回答中,认为前景一般的有58家,占60.41%,认为前景较好和很好的33家,占34.38%,仅有5.21%的企业主认为前景较差或前景未卜。这几项数据综合反映出绝大多数企业家对未来发展持谨慎乐观态度。
(四)企业为员工参加社会保险的水平进一步提高
第一,参保覆盖率进一步提高。去年96家样本企业平均养老保险参保率为41%,同比增加3个百分点;去年医疗保险参保率是43%,同比增加1.3个百分点。第二,员工平均保费也有明显上升,参保人员人均社会保险费是1630元,同比增长10.35%。
二、原因分析
(一)国内经济环境有明显改善,市场需求特别是国内市场需求进一步扩大,企业订单有所增加
由于国际经济的持续复苏,国内外市场需求逐步回暖,企业订单出现回升。96家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的调查资料显示,认为企业产品订货情况较好和很好的有30家,占总量的31.25%;认为企业产品订货情况一般的有57家,占总量的59.37%;认为企业产品订货情况较差或很差的,仅占总量的9.38%。这反映了自金融危机以来,国家出台的拉动内需的政策起到了明显作用。
(二)规模以上工业快速回暖拉动规模以下工业生产回升
我市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增速逐月回升, 8至11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5.9%、15.6%、 17.8%、21.0%,1-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2%。规模以上工业的快速回升有力拉动了主要为之做配件加工的规模以下工业的生产,上游产业带动下游产业的效应明显。
(三)企业资金状况持续好转,融资状况出现改善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各级政府陆续实施了一揽子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企业资金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调查显示,规模以下工业企业认为资金周转状况基本平衡和宽裕的有55家,占总数的57.3%,认为资金周转状况略显紧张的的有37家,占总数的38.54%,认为资金周转状况很紧张的有4家,占总数的4.16%;认为从金融机构获取贷款比较容易的15家,占15.62%,认为一般的32家,占33.33%,认为贷款困难的14家,占14.58%,无贷款不清楚的35家,占36.47%。
三、存在问题
(一)部分规模以下工业经营状况困难
从调查的96家规模以1-11月份数据来看,产值同比下降的有27家,比例达到28.16%,另外产值与同期持平的有3家;亏损的有5家,比例占到5.21%,同比利润下降的有20家,比例达到21%;从调查的469家个体工业数据来看,营业收入与同期持平的有23家,下降的67家,同比未增长的比例接近20%,这反映了金融危机等不利因素对这些企业的影响依然比较严重,部分企业增产增收比较困难,利润下滑。同时反映了中小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弱,仍需要相关政策的支持。
(二)能源消耗依然较大
96家工业企业生产主要以用电为主,1-11月份共计消耗1115万千瓦时电,同比增长5.4%,高于工业产值的增长速度。能源消费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在一定程度反映出规下工业的产业结构仍需要完善,产值的增加还在依靠能源和资源的消耗。
(三)原材料价格压力依然存在
被调查者中,5.21%的企业主认为原材料价格较上期大幅上涨,64.58%的企业主认略有上涨,而认为未上涨的有28.13%,认为略有下降的,只有2.08%。原材料价格上涨过快,不仅会压缩企业的赢利空间,更会传导给下游产业,进而引起通货膨胀预期的加大。
四、几点建议
虽然经济环境不断改善,政策效应不断显现,但当前经济总体回升势头还不稳固,中小企业发展形势依然比较严峻,部分政策尚未落实到位,企业负担较重,部分行业生产增速较低,部分企业效益仍处于负增长,因此,我们应继续采取更加积极有效措施,帮助企业克服困难,实现稳定发展。
(一)加强和督促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为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更为有利条件
中小企业获取信息滞后,渠道狭窄,政府部门应在政策宣传、政策落实方面做得更深更细,督促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特别是在税费方面,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让企业真正度过难关。
(二)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科学布局产业结构,使广大的中小企业能够逐步实现战略转型
要进一步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鼓励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提高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高端产品比重。综合运用行政的、经济的和法律的手段,推广运用节能减排技术,把单位能源消耗量降下来。
(三)广大中小企业要进一步拓展国内外市场
当前经济仍处于复苏的阶段,需求不足、产能过剩问题依然存在,广大企业要充分利用各种政策、各种平台,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拓展渠道,优化自己的产品产业结构,进一步挖掘国内外市场需求潜力。为确保我市规模以下工业经济稳中有升,应继续加强中央和上级各项决策的落实,进一步深入基层企业了解面临的困难与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对策与措施,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