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中心 >> 中国县域宏观经济数据 >> 正文
中国县域宏观经济数据

2009年1-11月呼和浩特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简析

文章来源:呼和浩特市统计局    点击数:949    更新时间:2010-1-7 10:21:14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各项政策措施,克服国内外各种因素产生的不利影响,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在困难和波折中实现了平稳增长,效益水平也有明显提高。
  据最新统计,今年1-11月份呼和浩特市规模以上工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40.2亿元,同比增长66.4%;亏损企业119户,亏损面36.2%;亏损企业亏损额10.4亿元,同比下降32.1%
    1-11
月份呼和浩特市规模以上工业效益情况有以下特点:
   
一、 利税主要集中在重点行业
    1-11月份,呼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97.4亿元,同比增长50.1%,利税主要集中在重点行业,其中食品制造业实现利税总额为10.9亿元,同比增长54.2%;烟草制品业实现利税总额为19.6亿元,同比增长14.6%;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税总额为27.8亿元,同比增长19%,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实现利税总额为17.7亿元,同比增长8.8倍;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实现利税总额为7.5亿元,同比增长47.7%。以上重点行业实现利税总额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的86%,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利税增长42个百分点。
  工业利润增幅较大的主要原因:一是宏观调控成效明显,二是由于去年受三聚氰氨事件的影响,伊利、蒙牛大幅亏损,今年生产基本恢复,促使全市工业利润的增长幅度大有提高。另外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渐减弱,企业亏损程度也明显减小。                             
   
二、 亏损面有所扩大
    今年以来,受原油、煤炭和有色金属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工业品生产的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呈上涨趋势,成本加大的重压对工业利润增长构成负面影响,多数行业亏损,企业亏损面达36.1%,同比有所扩大。
    1-11
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119,亏损额10.4亿元,同比下降32.1%,亏损企业110户均为小型企业,同比上升5.8%,占亏损企业的92.4%,中型企业占6.7%
   
亏损企业亏损额在千万元以上的行业有:食品制造业亏损企业11家,亏损额8233万元;农副食品加工业亏损企业10,亏损额2331万元;纺织业亏损企业11家,亏损额1024万元;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亏损企业11家,亏损额11182万元;医药制造业亏损企业4家,亏损额15672万元;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亏损企业14家,亏损额4293万元;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家,亏损额5995万元;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亏损企业4家,亏损额1059万元;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亏损企业3家,亏损额1476万元;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亏损企业2家,亏损额2328万元;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亏损企业7家,亏损额46566万元。以上11个行业亏损额总计1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亏损额的96.2%,其中电力、热力行业亏损 最为严重,主要是煤价上涨、电价调整不到位原因所致。
   
综合分析我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情况,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水平虽一直保持较高水平,但是受重点企业的制约因素也不可忽视。因此一方面要保证重点企业生产稳定,加快新建工业项目的达产达效进度;另一方面也要大力加强中小型亏损企业扭亏增盈、清欠减债、压库促销工作。此外,还要密切关注原材料、燃料、动力价格持续上涨对下游工业产品的影响。从企业方面来讲,应加强管理、挖潜增效、降低生产成本,稳定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