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中心 >> 中国县域宏观经济数据 >> 正文
中国县域宏观经济数据

2009年1-11月北京市经济运行情况

文章来源:北京市统计局    点击数:954    更新时间:2009-12-17 11:48:26    

  1.工业生产继续稳步回升
  1-11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150.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9%,增幅比1-10月提高1.5个百分点。其中11月份实现工业增加值226.9亿元,同比增长26.3%,增幅比10月份提高12.5个百分点。
  从主要行业看,1-11月,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9.6%,医药制造业增长16.7%,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长13.9%,电力、热力的生产及供应业增长8.7%,对工业生产逐步复苏发挥了重要作用;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生产状况继续改善,降幅(下降4.9%)比1-10月缩小4.2个百分点,其中11月份增长34.3%1-11月,全市生产汽车114.4万辆,同比增长60.8%,其中11月份生产汽车12.1万辆,增长1.8倍。
  内销增速继续提高,外销降势逐步放缓。1-11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9525.6亿元,同比增长0.8%,是今年以来首次实现增长。其中,内销产值增长4.8%,增幅比1-10月提高2.4个百分点;出口交货值下降18.1%,降幅比1-10月缩小2.8个百分点。
  2. 投资增速放缓,但仍保持快速增长
  1-11月,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含土地一级开发投资)4362.7亿元,同比增长43%,增幅比1-10月回落5.2个百分点。其中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230.9亿元,增长47.7%,增幅回落3.1个百分点;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236.6亿元,增长33.3%,增幅回落6.1个百分点。若扣除土地一级开发投资,全市投资增长11.4%,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4.3%
  从不同经济类型看,国有内资经济完成投资2301亿元,增长1.2倍;非国有内资经济完成投资1681.1亿元,增长3.9%;外商及港澳台经济完成投资380.6亿元,下降3.4%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53.4亿元,同比增长1.5倍;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35.3亿元,增长19.1%,其中工业投资327.7亿元,增长18.4%;第三产业(含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3974亿元,增长44.6%
  3. 消费品市场形势较好
  1-11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793.7亿元,同比增长15.2%,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17.8%,实际增幅比1-10月提高0.3个百分点。
  分商品类别看,吃、穿、用类分别实现零售额1148.8亿元、445.8亿元和2878.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3%14.8%20%;烧类商品实现零售额320.3亿元,同比下降3.2%
  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4226.2亿元,增长15.4%;餐饮业实现零售额433.6亿元,增长15.5%;住宿业实现零售额92.4亿元,增长8.9%;其他行业实现零售额41.6亿元,增长10%
  1-11月,全市共销售机动车102.5万辆,同比增长29.6%,增幅比1-10月提高0.3个百分点;其中新车62.1万辆、旧车40.5万辆,分别增长39.5%16.8%11月份,全市共销售机动车11.3万辆,增长32%,增幅比10月提高22.6个百分点,自9月份单月销量首次超过10万辆后再创新高。
  4. 消费价格、生产价格同比降幅继续缩小
  11月份,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1.3%,降幅比10月份缩小1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降幅缩小。从环比看,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比10月份下降0.1%1-11月,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1.6%,降幅比1-10月缩小0.1个百分点。
  11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下降3.9%,降幅比10月份缩小2.4个百分点;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下降4.1%,降幅比10月份缩小7.9个百分点,均已连续4个月降幅缩小。从环比看,11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比10月份上涨0.1%;购进价格比10月份上涨1.4%1-11月,工业品出厂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6.1%,降幅比1-10月缩小0.2个百分点;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购进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13.1%,降幅比1-10月缩小0.9个百分点。
  5.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
  1-11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6元,同比增长8.3%,增幅高于1-100.2个百分点。人均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同比分别增长9.2%12.5%,是拉动居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
  1-11月,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12879元,同比增长12.5%,增幅与1-10月持平。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增长15.4%,转移性收入增长36.3%,两者合计拉动现金收入增长11.5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