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中心 >> 中国县域宏观经济数据 >> 正文
中国县域宏观经济数据

2007年农垦经济运行情况

文章来源:农业部    点击数:854    更新时间:2009-11-2 13:48:49    

  2007年,农垦系统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现代农业建设为中心,继续深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不断增强农垦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提高农垦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垦区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进一步发挥农垦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农垦经济社会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

  一、经济运行情况

  (一)综合发展情况

经初步核算,预计全年实现农垦生产总值1892.35亿元,比上年增加242.86亿元,增长12.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98.80亿元,增长8.3%;第二产业增加值665.28亿元,增长15.0%;第三产业增加值528.27亿元,增长14.1%。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农垦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为36.9%35.2%27.9%。预计人均生产总值14700元,折合1986美元,增长11.6%;预计人均收入5250元,增长8.6%

  (二)农牧渔生产情况

  1、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再次实现双增长。今年以来,内蒙古、河北、黑龙江等垦区遭受了旱灾,安徽等垦区遭受了涝灾,对农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但各个垦区克服各种困难,采取有效措施,粮食产量保持稳定增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再次跃上新的台阶。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5648万亩,比去年增加132万亩,增长2.4%。预计粮食总产量为2155.46万吨,比去年增加99.91万吨,增幅4.9%。亩产预计提高9公斤。其中,黑龙江垦区今年粮食产量预计1246.38万吨,增产113.9万吨,占全系统的57.8%

  2、棉花种植面积稳步增长,总产量大幅提高。全年棉花种植面积达1043万亩,比去年增加32万亩,增长3.1%。预计全系统棉花总产量为156.14万吨,增长10.2%;亩产预计提高10公斤。其中,新疆兵团棉花产量预计119.85万吨,预计增产9万吨,占全系统的76.8%

  3、其他主要经济作物有所调整。糖料播种面积183万亩,增加8万亩;预计糖料总产量为854.07万吨,比去年增长4.0%。油料播种面积506万亩,减少36万亩;预计油料总产量为60.60万吨,比去年减产6.2%

  4、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发展平稳。今年,各垦区十分重视养殖业的稳步发展,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努力化解饲料价格上涨等不利因素,做好重大动物疫情防控,突出抓好种猪、奶牛的良种推广,重点加强养殖小区规范化生产和标准化作业,使畜牧业生产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

  大牲畜存栏321万头,比上年略有增长,其中奶牛存栏111.3万头,比上年小幅增长;猪存栏834.55万头,比上年增长6.1%;羊存栏1637.87万只,比上年增长0.8 %。主要畜产品产量增加,肉类总产177.21万吨,比上年增长5.8%;牛奶278.78万吨,比上年增长2.6%;禽蛋产量23.93万吨,比上年增长5.7%

全年水产品产量93.28万吨,比上年增长7.1%

  (三)工业生产情况

  工业生产形势良好,增长速度较快。预计实现工业增加值552.64亿元,增长16.0%;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113.05亿元,增长16.2%2007年预计完成工业销售产值1962.9亿元,产销率为92.89%,产销衔接较平衡。列入统计范围的主要工业产品中,有11种产品产量较上年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机制糖33.2%、乳制品25%、纱20.5%、发电量17.3%、砖16.4%。布、服装和家具产量有所下降。

  ()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预计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632.37亿元,比上年增加88.49亿元,增长16.3%。全系统投资重点仍是农业、水利、生态环境、道路、教育卫生等公益性和基础性建设, 同时,按照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调整要求,加大主导产业技术改造和新兴工业区建设的投入规模,增强了农垦经济发展后劲,为全系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起到了较好地拉动作用。

  ()对外贸易情况

  预计全年出口供货商品总金额399.84亿元,比上年增加36.8亿元,增长10.1%。出口商品供货总额排名前10位的垦区是:新疆兵团、黑龙江、浙、广东、湖北、上海、辽宁、江西、海南、广西,10个垦区出口供货商品总金额为381.61亿元,占全系统的95.4%。农垦“走出去”重点项目扎实推进,辽宁、黑龙江、上海、湖北、广东、广西、重庆、云南、陕西等垦区和中国热科院所承担的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各类项目均按计划抓紧实施。

  二、经济运行特点

  (一)农垦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据37个垦区统计资料显示:2007年农垦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将继续保持在12%以上,农垦经济已连续五年保持较快增长。这五年,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农垦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五年,说明农垦经济已开始步入又好又快的发展阶段。

  (二)粮食生产跃上新台阶。今年,粮食生产连续第四年创下播种面积、综合单产、总产量“三超历史”的佳绩。自2004年以来,粮食种植面积和粮食作物占总播种面积的比重连续四年得到提高,因播种面积增加使粮食总产量增加50万吨,占粮食增产量的50%。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向高产、高效作物调整,压缩麦类和豆类以及部分非粮食作物,大幅度增加水稻播种面积,水稻播种面积占全系统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40.0%,在挖掘内在潜力方面增加了粮食产量。

  (三)建设投资方向明确,最大限度发挥拉动作用。各种专项资金集中投放到粮食主产垦区的基础设施方面,对中低产田和水利排灌设施进行改造,稳定了粮食作物面积,提高粮食单产水平,粮食产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得到增强。16个粮食主产垦区,粮食总产达2070万吨,占全系统的96.1%。其中,黑龙江垦区在全系统粮食生产中的重要位置更为凸显。说明不断加大建设大型商品粮基地的投资规模,是农垦粮食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注:农垦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工农业总产值指标均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