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中心 >> 县域矿产资源数据库 >> 正文
县域矿产资源数据库

浙江省能源矿产——煤的分布与勘查

文章来源:浙江地勘    点击数:6079    更新时间:2009-10-28 11:52:48    

 

  一、概况

  浙江省含煤地层有震旦系、寒武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及第三系,以石炭系、二叠系含煤性较好,此外尚有时代不明的炭沥青。以煤种而分,有长焰煤、氯肥煤、肥焦煤、焦煤、贫一无烟煤,还有第三系褐煤与寒武系的石煤。

  浙江省煤炭资源甚为贫乏,属南方严重缺煤省份。已探明储量的矿区、井田76处,主要分布在浙北和浙西地区,其规模均属小型。

  近半个世纪的煤炭勘查工作累计探明煤炭储量167956万吨,其中C级以上12361.6万吨。表外储量213.1万吨,其中C级以上8万吨(包括低热值煤、褐煤、炭沥青煤)。石煤勘查储量161304.4万吨,其中C级以上81804.9万吨,另表外储量4563.8万吨,其中C级以上2485.6万吨。

  探明储量煤系主要有:下石炭统、二叠系和上三叠一早、中侏罗统煤系及第三系上新统煤系等。其中上二叠统龙潭煤系最为重要,其储量占浙江省煤储量的95%以上。上二叠统煤系,主要分布在浙北,主煤层单一,结构简单,层位稳定,多为气肥煤,灰分23%~29%,硫3.6%~8.1%,发热量23.2百万焦耳/千克~27.9百万焦耳/千克;在浙西,二叠系煤系断续分布,煤层受构造破坏严重,变化大,规模极小,多为贫煤或无烟煤。

  浙东南仅有少量第三系上新统褐煤、中侏罗统贫煤分布,经济意义不大。

  浙江省石煤资源丰富,探明储量矿区20处,主要分布在浙西的开化、常山、江山、诸暨、建德、临安等14个市县。

  石煤的主要赋存层位为下寒武统荷塘组和上震旦统西峰寺组。石煤灰分高,发热量低,伴生钒、钼、镍、铀等元素,尤以钒含量较高。部分地段钒可达工业品位,储量规模达中型。钼、镍经选矿试验,采用新的选矿工艺,可达工业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省政府十分重视煤矿地质勘查工作,曾两次发动夺煤大会战,对含煤地层和可能存在含煤地层的地区,都进行大规模的普查勘探和群众找矿、报矿工作,由于含煤地层分布不广、含煤性差,加之地质构造复杂,所获储量甚少。

  石煤地质勘查工作,主要是在7080年代初进行。1977年,省科委及煤炭、地质、石化、冶金等系统30余名专家组成浙江省石煤资源综合考察小组,进行全面实地考察,着重对石煤矿产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前景做出评价,对石煤综合利用于发电和提钒等提出建议。

  90年代,浙江省国营矿山()33(),生产规模一般10万吨以下,最大45万吨,其中长广煤田12(7对矿井在安徽境内)。浙江省有乡镇集体煤矿62个,以及个体采煤点。年产原煤139万吨,仅能满足省内需要量的20%。长期以来从省外调人大量煤炭,以满足工农业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2000年省内实际生产煤炭矿山18个,从业人员1707人,产量137.15万吨,产值2713.29万元。石煤开发利用历史悠久,以乡镇、个体开采为主,主要用于烧石灰。仅有开化县华村矿及建德市安仁矿两处小型矿山,开采石煤并同时回收钒。90年代浙江省年产约317万吨,年回收五氧化二钒80吨。浙江省有丰富的石煤资源,由于有害成份与开发利用中带来的严重环境污染问题,目前难以规模、有效开发利用。2000年石煤采矿点(包括少数矿山)210个,从业人员1550人,产量160.5万吨,产值2286.7万元。

  二、煤田勘查史

  新中国成立以来浙江省煤田地质队伍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逐渐形成了一支现代化、多手段、多功能的综合地质勘查队伍,在浙江省地质构造复杂、煤层不稳定、地质勘查工作难度大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各行业的优势和专业特点,开展了大量煤田地质勘查工作,基本查明了省内含煤地层及其分布;基本查明了煤炭资源储量、煤种及其分布。近40年的煤炭勘查工作,共提交勘查报告76份,其中勘探报告5份、初勘报告33份、详查报告31份、普查报告7份;提交石煤勘查报告43份,其中初勘报告19份、详查报告19份、普查报告5份;其他煤田地质调查与研究报告179份、石煤地质报告3份。

  浙江省煤田地质勘查工作经历如下阶段:

  1.建国初期(19491952)

  194910月新中国成立,浙江省建立地质调查研究所,该所盛莘夫、汪龙文率队对常山、衢州一带中生代含煤地层进行详细考察。1950年编制《浙江省常山县南部、东部和衢州西部的侏罗纪煤田地质报告》,把乌灶煤系的时代划归侏罗纪,对煤系地层的分布和构造特征作了详细论述,采样分析煤质,估算衢州西部尖坞、余村、诗影煤矿储量160万吨、常山东部老虎山、蜈蚣山、白石煤矿储量180万吨、常山南部赤山坞一八字街一带煤矿储量120万吨。

  1951年,盛莘夫在浙西考察石煤,确定含石煤层为下寒武系黑色炭质页岩。

  2.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

  1956年,地质部华东地质局成立太湖地质队,这是浙江省第一支煤田地质勘探队伍,对浙江省长兴煤山矿区进行普查勘探。随后组建江山地质队开展江山政棠煤矿普查勘探。1957年底,两支煤田地质勘查队伍共有职工409人,完成钻探工作量7277米,获得煤类储量185万吨。同期开展鄞县、余姚、平阳、瑞安、诸暨、萧山等地泥煤普查勘探(2402),获泥煤储量1040.7万吨。提交地质普查勘探报告8件。

  3.“大跃进”到国民经济调整时期(19581965)

  19582月,中共中央杭州会议提出了工业生产“大跃进”的口号。浙江省和全国各地一样,掀起一个空前规模的以“全民大炼钢铁”为主导的大跃进高潮,“夺煤保钢”形成浙江省找煤高潮。原有两支煤田地质勘查队伍基础上增加三支队伍投入普查找煤工作。

  1959年,省煤炭厅又组建煤田地质专业队伍,当年底浙江省从事煤田地质勘探人员猛增至4662人,在长兴、吴兴地区广泛开展了煤田普查工作。

  1959年,浙江省建立43个县地质队从事找矿工作。全省煤田地质勘查人员达到6090人。浙西地区,对重点矿区常山球川、开化叶家塘、江山煤田、义乌乌灶、衢县大洲等先后开展大规模的普查找煤工作。

   1960年,贯彻高指标“反右倾”,省内地质队伍均转入普查找煤,浙江省从事煤田地质勘查总人数12370人,达到历史上的顶点。这一时期,煤田地质勘查全面追求“多快”与“高指标”,蛮干盲上,结果得不偿失,大量投入而找煤效果甚差。建德石马头矿区从195910月开始施工钻孔72(16789)仅有14个钻孔见煤,至196011月勘探投资165.23万元,求得煤储量62.88万吨,其中C1级仅12.93万吨,勘探吨煤费用达到惊人的2.62元。

江山道唐山矿区从19605月开始,经过一年零一个月的勘探,施工钻孔77(21463),总费用1655万元,求得储量140.7万吨,其中C1级只有4万吨。两个矿区在错误的指导思想与方针下进行勘查工作,不顾客观实际情况,急于求成,国家巨大投资,所得储量甚少。

19581960年的三年“大跃进”,开展专业勘探队和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大规模找煤与勘查工作,浙江省累计投入钻探261452、硐探143598、槽探519843立方米,而获得煤类储量仅2631.60万吨。并未找到大中型的煤田,有工业价值的小煤田也发现不多。

1961年,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浙江省煤田地质勘查工作经过“大跃进”发展高潮进入调整阶段,总结煤田地质勘查工作经验教训,对勘探队伍进行压缩和调整。1961年底,浙江省煤田地质勘查队伍压缩至9537人。

1962年,开展江山保安街、衢县上方、衢县下呈、常山老虎山等地普查工作。1962年,进一步贯彻落实“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浙江省煤田地质勘查工作压缩、并调整部署,保留地质局嘉兴地质大队(原太湖队)和煤炭厅两个地质勘探队继续进行煤田地质勘查,省内43个县地质队撤销解散,浙江省煤田地质勘查人员减至1192人。1963年嘉兴地质大队调至省外,仅乘440人继续从事煤田地质勘查。

19611963年三年调整,浙江省煤田地质勘探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由于浙江缺煤,国家计委将安徽广德一宣城地区的地下煤炭资源归浙江省勘探开采,嘉兴地质大队对广德独山矿区、新杭矿区进行普查、勘探;1964年煤炭厅地质大队进入郎溪、宣城一带开展普查找煤工作。1965年还进入江西、福建省进行煤田普查勘探。

4.“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

19671968年的“文化大革命”,严重影响浙江省煤田地质勘查的正常进行。进入70年代,急于求成的“左”的错误思想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又一次提出“扭转北煤南运”,力争三年实现煤炭自给的口号,发动浙江省大规模的声势浩大的“夺煤大会战”,掀起了煤田地质勘查的又一个高潮。

196912月建立“省夺煤大会战指挥部”,各地、市、县建立相应的夺煤大会战指挥机构,地质队伍在省夺煤指挥部的领导下工作,积极扩建队伍,大量增开钻机,浙北从事煤田地质勘查职工人数由728人猛增至2068人,在广德新杭、棋盘山、长兴煤山、泗安等煤矿区进行普查勘探,对浙北煤田地质资料重新整理、重新分析、重新评价,以广德新杭矿区、长兴煤山矿区为重点进行详查。

1970年,浙江省夺煤大会战全面铺开,抽调8个地质队投入“夺煤大会战”,分别在安吉康山、黄墅,桐庐至南,建德田畈,广德查扉村、大小王村、大小西边村、北沟、赵庄,衢县杜山坞、陈村坞、大洲,遂昌毛弄等地开展煤矿普查与勘探。此外对嵊县、新昌、天台、宁海等地的玄武岩下褐煤也进行了找煤工作。 1971年,继续扩大找煤范围,从浙北长兴地区扩展到吴兴地区寻找隐伏煤田。当年10月,省属地质队统一整编为6个地质大队。成立后的浙江省第一地质大队主要负责浙北地区煤田地质勘探工作。

浙江省开展夺煤大会战,地区、县也相应成立地质队开展找煤工作:杭州地区地质队在淳安横双、富阳绿诸;温州地区地质队在文成、平阳、泰顺;宁波地区地质队在宁波地区;绍兴地区地质队在绍兴、新昌;加兴地区地质队在长兴白砚岭、长岗岭;台州地区地质队在温岭岙环、临海丰坑;江山县地质队在江山大桥、西青弄;金华县地质队、兰溪县地质队也分别在本县范围内开展煤矿普查。在县以下的公社、大队、生产队也都组织找煤队伍。他们吃住在山上,见黑就挖,槽探、挖井遍地开花。

“文化大革命”中的夺煤大会战声势浩大,夺煤高潮期间,找煤队伍达1万人,最高开动钻机44台,10万群众上山找煤、挖煤。期间办起小煤窑2000多个,县办煤矿50多个。“夺煤大会战”持续两年,19722月宣告夺煤大会战结束。省第一地质大队改名浙江省煤炭地质大队,归属省燃化局,继续承担浙江省找煤任务。其余地质大队由省地质局管理,不再找煤。这次夺煤大会战是浙江省煤田地质勘查史上又一次不从浙江煤田地质的客观实际出发,任凭主观愿望,盲目开展群众运动,导致找煤投入与成果的严重失衡。

“夺煤大会战”是浙江煤田地质勘查“空前绝后”的高峰。煤田地质队伍的布局由浙北重点突破扩展到浙西,最后遍布全省。勘查对象由原煤发展到石煤、褐煤、泥炭。浙江省夺煤大会战,专业地质队伍与群众性找煤结合,取得了一定勘查成果,发现和查明了一批煤点:较快的勘探速度查明了长广煤矿的煤炭资源储量;吴兴县平原地区找到了晚二叠世龙潭期的隐伏煤田;浙西早石炭世叶家塘煤系的含煤性及分布规律有了新的认识;浙东火山岩地区晚第三纪玄武岩下找到了褐煤资源;浙西早寒武世石煤资源进行地质勘探,石煤利用有了新的突破,石煤的勘探和综合利用为浙江省能源开发利用打开了新的前景。浙东发现褐煤资源,对缓和浙东煤炭紧缺与新煤种的开发具有现实意义。

19661976年的十年煤田地质勘查工作,完成钻探工作量779346,获得煤炭资源储量11600.1万吨,探求石煤资源储量44752.8万吨,提交各类地质报告76件。十年煤田地质勘查工作取得了成就;老矿区探边摸底和新矿区的发现,使原煤储量显著增长;对在浙西分布广、埋藏浅、资源丰富的石煤进行了正规的普查勘探,石煤的综合开发利用有了新的突破以及褐煤资源的发现与勘探。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造成损失,打乱了浙江煤田地质勘探的正常部署,不顾客观地质条件,群众盲目挖煤打硐,人力、物力、财力造成很大损失。在破旧立新的幌子下,各种“规范”、“规程”被破除,勘查工作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煤田地质队伍的急剧膨胀,留下不少后遗症。

5.改革振兴时期(19772000)

1979年,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省煤炭工业局将所属的地质处和浙江省煤炭地质大队合并成立浙江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下设四队一厂(1984年调整为3个队),专门从事浙江省煤田地质勘查工作,对煤田勘探规模进行了调整,确立煤田地质工作的重点以找矿和提交优质地质报告为中心,按地质规律办事,使浙江煤田地质工作出现了新气象。

1995年,浙江省煤田地质勘查工作达到历史最好水平,提交原煤储量1469万吨,石煤储量110675万吨,其中广德独山矿区白墙井田探明原煤储量523.6万吨,其余多在100万吨~200万吨,部分不达百万吨。小煤田的勘探,缓和浙江能源供求紧张状况,提高煤炭自给率,起到一定作用。进行煤田地质勘查的同时,开展多课题的研究工作,有“浙江省1:200000煤田预测”、“浙北地区地质力学找煤”、“浙南火山岩下找煤”、“浙东中生代褐煤赋存规律的研究”等,这些科研项目成果为浙江省寻找新的煤田勘查基地指出了方向。

三、煤田地质工作

1.普查找煤工作方法与手段的改进

普查找煤工作的传统方法与手段,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几十年改进不大。直至1981年才引进新技术、应用新理论、采用新方法,例航空地质填图技术,交流电磁频率测深,航磁电算等。平原地区配备地震、电法、重力、磁法等多种物探方法。占探与物探相结合,多工种、多手段综合勘查,煤田普查工作取得了多快好省的效果。物探工作找到隐伏煤田有长兴平原区的虹星桥矿区、冯家湾矿区等。

1958年,浙江省地质局建立测井队伍开始煤田地球物理测井。1960年省煤炭工业厅地质勘探队组建测井组。1969年前测井方法主要以电测井为主,1970年后发展放射性测井,1983年开展了井温测井。随着测井技术的发展,测井方法逐渐增多,提高了钻孔煤、岩层的分层能力,较真实地反映钻孔中煤层的厚度。利用测井资料进行煤层对比和煤分层对比,也取得良好的地质效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2年,浙江省煤田地质工作在执行勘探程序和勘探方法的选择上长期套用前苏联的规范,没有很好结合浙江实际,造成撤大网拉小鱼,一些矿区几进几出,重复勘探。19581961年大跃进时期,提出破洋框框,否定执行规范与勘探程序,有章不遵,无章可循,只求数量,不讲质量,地质报告质量低劣,提交储量不可靠。1962年对这一时期提交的报告复审,对储量进行重新核实,有的补做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间煤田勘查再次出现不讲工作原则,勘探网度选择随心所欲,违反施工顺序,忽视地表工作,只求进尺,不求质量,后患无穷。1978年以后,地质管理工作逐步走上正轨,地质部颁发“煤炭储量分类规范”,燃化部颁发“煤田地质勘探规范”。1981年省煤炭工业局针对浙江资源条件,制定“试行浙江省煤炭资源地质勘探的若干规定”,从实际出发,制定不同技术政策,煤田地质工作跃人了一个新的阶段,走上规范化的道路,对浙江省煤田地质勘探事业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煤田地质报告复审、储量核实

196112月,地质、煤炭、冶金、建材、化工五个部联合发出《关于复审核实储量的联合通知》。浙江省储委主持下,浙江省地质局从19626月至11月,对省内1985年以来提交的21份有储量的地质报告进行全面复审核实工作。复审最终报告10份,有4份降为中间报告,6份降为详查报告;复审勘探报告11份,降为详查报告2份,降为普查报告7份,降为普查评价报告1份,要重新编制的1份。在21份报告提交的储量经复审总体减少50%,其中B级储量下降43%,C级储量下降55%。有2份报告注销储量,1份报告储量降为表外储量。   

3.两次煤田预测

(1)第一次煤田预测:1959年初,根据煤炭工业部下达编制全国各省1:200000预测图的任务,进行浙江省1:200000煤田预测图的编制工作。浙江省煤系地层面积约5649.65平方公里,已进行地质勘查面积2132.7平方公里,约占煤系总面积的38%。在收集浙江省煤矿区普查、详查报告及大量煤点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综合分析研究,探讨含煤时代的成煤规律,提出各含煤时代预测区。以二叠纪和侏罗纪煤系为主,预测垂深300,共预测四个含煤区:北部预测含煤区:范围包括长兴、安吉、吴兴等县。预测煤炭资源储量4.9亿吨。南部预测含煤区:范围包括衢县、江山、龙游、兰溪、义乌、浦江等县。预测煤炭资源储量6.75亿吨。中部预测含煤区:范围包括开化、建德、临安、桐庐等县。预测煤炭资源储量3.62亿吨。东部预测含煤区:范围包括丽水、松阳、庆元、泰顺及浙东沿海等县。预测煤炭资源储量23.10亿吨。 煤炭资源储量预测总计38.37亿吨。其中:已探明和正在勘探储量为1.42亿吨;预测可靠资源储量13.94亿吨;预测可能资源储量23.01亿吨。浙西寒武纪石煤估算资源储量30.24亿吨。浙东沿海第四纪泥煤估算资源储量11.10亿吨。

(2)第二次煤田预测:根据煤炭部地质局关于进行“全国煤田预测”的指示,浙江省煤炭地质大队于19768月开展浙江省煤田预测工作。在综合分析研究浙江省区域地质测量、煤矿区普详查地质报告及物探资料基础上,进行浙江省各含煤时代的煤田预测。19776月结束工作,编制1:200000浙江省煤田地质图、煤田预测图、各含煤时代煤系地层对比图等系列图件,编写浙江省煤田地质图说明书和浙江省煤田预测图说明书。全省划分为3个煤田:天目山断裂以北为浙北煤田;天目山断裂以南,江山一绍兴断裂以西为浙西煤田;江山一绍兴断裂以东为浙东南煤田。分别圈定各含煤时代预测区。按工作程度和掌握资料的可靠程度分为预测可靠区、预测可能区、预测推断区。对特殊地质条件又增列预测远景区。

浙北煤田以晚二叠世龙潭煤系为预测主要对象,圈定4个预测区,面积1306平方公里。预测最大深度为2000标高,预测总资源量20771.8万吨。圈定2个含煤远景区,面积167.2平方公里。4个预测推断区,面积282平方公里。浙西煤田预测垂深300,早石炭世叶家塘煤系预测区16个,面积41.76平方公里,预测资源量1908万吨;晚二叠世礼贤煤系预测区1个,面积1.88平方公里,预测资源量98万吨;早侏罗世马涧煤系预测区3个,面积14.2平方公里,预测资源量2499万吨;中侏罗世渔山尖煤系预测区2个,面积9.96平方公里,预测资源量1693万吨;早寒武世荷塘组石煤预测区72个,面积275.71平方公里,预测资源量682556万吨。 浙东南煤田晚三叠世乌灶煤系预测区5个,面积13.98平方公里,预测垂深600,资源量2701.6万吨;早侏罗世枫坪煤系预测区2个,面积4.08平方公里,垂深300,资源量652.1万吨;中侏罗世毛弄煤系预测区3个,面积14.98平方公里,垂深300,资源量1248.5万吨;晚第三纪嵊县期褐煤预测区4个,面积26.6平方公里,垂深300,资源量2701.6万吨。圈定预测推断区面积152平方公里。第四纪全新世泥煤面积836.8平方公里,预测资源量84794万吨。第二次浙江省煤田预测,预测煤炭资源量802790万吨,其中石煤资源量682556万吨、泥煤资源量84794万吨。

4.石煤资源综合考察

1978年初,省科委、省煤炭工业局、省地质局等组织浙江省石煤资源考察。抽调33人组成3个考察组开展工作,于19806月结束。两年多时间内,考察组对浙江省4个地区16个县约2100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石煤进行系统实地考察,测制剖面34条,调查开采点77处,采样1100件。室内综合整理与分析研究后提交《浙江省早古生代石煤资源综合考察报告》。初步查清本省早古生代石煤资源的地理分布、地质时代、物质成分、赋存状态、生成环境及石煤中的伴生元素与共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条件、价值及途径。估算石煤资源量(不含已提交储量)800卡/克~1200卡/克522亿吨,1200卡/克~3000卡/克41.8亿吨。伴生钒V2O5>0.1 2277.6万吨,V2O5>0.51374.8万吨;钼(Mo>0.2)18.9万吨;镓(Ga>20/吨)1万吨;钾(K2O>7)10.5%亿吨;白云岩(MgO>20)18.4亿吨。铀6900吨。

四、重要矿区勘查史

1.长广煤田

长广煤田包括浙江省长兴煤田和安徽省广德煤田。煤田主要含煤地层为上二叠统龙潭组,含煤四层,仅中段的C煤层为主要煤层。C煤层分布较稳定,结构简单,属腐植煤,含煤区面积112平方公里,长广煤田上二叠统龙潭煤系中煤层探明储量1.38亿吨,属小型煤田,是浙江省的重要煤炭基地。煤田现有12对小型矿井,生产能力年产量共103万吨。煤田受后期北西向断层错移,被分割成3个北东向的含煤盆地:长兴煤山含煤盆地一煤山矿区(划分为7个主要井田);广德独山(又称王村一西边村)含煤盆地一独山矿区(划分8个主要井田);广德新杭含煤盆地一新杭矿区(划分为7个井田)

据历史记载,明朝时广德独山和长兴煤山已有开采。1521(明朝嘉靖年间),煤山开始采煤。1902(光绪二十八年),长兴钟仰贻等人组建长兴煤矿公司,1918年由上海刘长荫接办,1922年该公司使用钻机勘探,并装备采矿机械,建设小型运煤铁路,所产煤畅销沪、宁、杭、苏、锡等城市,生产甚为兴旺。19111924年共投资大洋415万元,产煤29万吨,亏损达100万元。1929年,日产煤600吨以上,工人增至6000名。1940年,日寇侵占浙北,矿山被迫停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83月成立省属长广煤矿公司,同年9月第一对矿井——广德新杭牛头山三号井破土动工。接着一号井、二号井、新槐井等10多对井相继建成,开采至今。 煤田地质调查开展较早。19113月地质先辈丁文江和叶良辅到长广煤田进行地质调查,著有《芜湖以东长江下游地质报告》和《浙江地质矿产报告》。1929年,瑞士学者哈依姆到长兴考察,重点了解了煤田构造,著有《浙江长兴煤矿地质构造》。同年,陈大受、袁师汾也到该区调查,编写《长兴,吴兴,武康三县地质矿产调查报告》,确定煤系所属时代,将煤系划分成三大段,并估算储量。1932年朱世煦著有《长兴煤矿》以及盛莘夫的《赴长兴采集及考察地质工作日记》。1933年,谢家荣、计荣森应长兴煤矿邀请,对煤山矿区的地层、做了详细观测研究,估算储量并提出勘探和开拓建议,编著《长兴煤矿地质报告》。同年,计荣森著的《浙江省长兴煤田四亩墩矿内油矿的发现》记载煤系见油情况并提出钻探意见。19361937年,黄汲清、盛莘夫、丁毅、崔克信先后对煤田进行调查,测制大、中比例尺地形地质图、剖面图等,后因日寇侵华而中止工作。崔克信1938年发表《长兴县煤田地质》一文。1945年抗战胜利后,白家驹、杨世祥等在长兴作过调查。19487月盛莘夫、仝子鱼、王裕民又赴长兴,对长兴煤田开发提出意见,并首次阐明长兴与毗邻的广德的煤系属同一构造带,为同时期形成的煤系沉积盆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长兴广德煤田开展全面地质勘查工作,大致可分3个阶段:

19551957年踏勘选点、普查工作阶段 1955年,华东地质局组成太湖普查队(三七六队),在长兴、吴兴、宜兴、吴县(洞庭西山)、广德一带寻找工业用煤及民用煤,开始长兴及广德一带煤田的踏勘、普查工作。1957年初,景学立等编写报告,认为煤山矿区为一向斜,向斜的南翼东部煤系较完整,有两层可采煤层,下煤层稳定,有工业价值。煤山矿区以西,广德新杭牛头山井田(后又称一号井田)与煤山矿区原为同轴向北东之向斜构造,由于后期大逆掩断层切错而分割成两个矿区。广德独山大小王村一带发现较齐全的煤系,查扉村、赵庄等处均见有煤系分布。1957年由该队景学立、郭凤卿、谢宽等对上述各处有远景的点进一步开展普查。

19581965年勘探阶段 1958年,太湖普查队(后多次改名为十七队、第八队、嘉兴大队、一队)对煤山矿区各井田、新杭矿区牛头山井田(一井田)、独山矿区的大小王村和查扉村井田进行勘探,分别以Ⅱ类二型、Ⅲ类一型、Ⅲ类二型勘探类型要求,布置工程控制煤层,深度一般至350标高。至1963年止,由景学立、郭凤卿、林进权、朱清涛、王承维等提交各井田报告约7份。1964年又由郭凤卿、李浒昌、柳志平等编写《浙江省长兴煤田煤山煤矿最终勘探报告》。该报告汇总各井田工作成果,形成较系统、全面的矿区资料。新杭矿区主要对牛头山井田勘探,先后由景学立、郭凤卿、韦书森、王承维等提交勘探报告、储量说明书等各级报告9份。谢宽、黄福林、韦书森等进行独山矿区大小王村、查扉村、躺堰沟等井田勘探,分别提交勘探报告4份。

这期间(19581961),安徽省三二二地质队曾在独山矿区工作,提交井田勘探报告和独山煤矿年度地质报告。 1963年开始,冶金煤炭地质大队刘景元、徐孝坤、佟德谦、李国祥等进入新杭和独山矿区开展工作。19641965年由朱绍隆、朱德寿、徐孝坤、李国祥、佟德谦等提交有关井田的最终详查、勘探地质报告4份。

19651979年深部补充勘探阶段 1965年,浙江省冶金煤炭地质大队继续开展地区煤田地质工作。1969年,冶金煤炭地质大队许义绍、朱德寿等进行煤山矿区井田中深部补充勘探,控制煤层最深达907标高,朱德寿、周汉麟、俞忠兴等于1972年编制提交《浙江长兴县煤田煤山矿区地质勘探报告(补充勘探)》。省储委、省煤炭局、省地质局审查批准累计探明矿区总储量2043万吨,其中工业储量1452万吨。1970年,省第四地质队及第六地质队曾在独山矿区查扉村一带进行补充勘探,由卢云谷、江一平、路富生等完成补勘报告的编写。 1971年,省煤炭地质大队对矿区其他井田作补充勘探,1979年结束,省储委、省煤炭局审查批准,累计探明储量3307万吨,其中工业储量1664万吨。1972年,省煤炭地质大队对新杭矿区一至六号井田深部进行补充勘探,控制深度从标高550左右至1200,称为七号井田。1976年完成补充勘探工作,由朱德寿、周汉麟、沈亦宝等编写提交《安徽省广德新杭勘探区七号井田补充勘探报告》。1977年结束该区全部工作。

10多年工作提交各类报告20多份,省储委,省地质局批准累计探明储量8591万吨,其中工业储量7704万吨。各地质队在煤田开展工作之际,长广煤矿公司1959年组建一支钻机队,1975年改建为长广公司地质队,长期以来一直为煤矿建设服务,进行着补充勘探等各项地质工作,探明新增储量491万吨。 长广煤田近40年地质勘查工作,共提交各类报告80多份,投入钻探工作量约385万米,1220个钻孔。煤田长期来被列为省内地勘工作重点,但缺乏统一规划和计划,40多年中有三个系统六支队伍在各井田施工,进进出出互不通气,造成部分工作内容、工作阶段的重复,工作阶段划分不合理,几个主要井田曾多次补充工作、补充勘探,报告多而零碎,影响煤田评价的质量和时间。

1991年底,长广煤矿公司在3个矿区共建年产3万吨~45万吨小矿井12对,其中牛头山七号井主井筒深8001971年开始建井,1988年建成投产,年产原煤45万吨。全公司职工人数达到17000余人。至1991年底累计产煤约2000万吨。,累计产值近7.3亿元,每年年产值6000万元左右。另有县属等矿山产值达1400万元,每年亏损1700万元左右。 长广煤田是小型煤田,小型矿井,但由于浙江省严重缺煤,年产100万吨煤是省内最大煤矿,对缓解浙江省的生产、生活用煤起到了积极作用,虽然每年亏损,省政府仍把矿山扶持办下去。

2.开化县华村石煤矿

华村石煤矿区面积9平方公里。含石煤地层为下寒武统荷塘组,共有石煤5层,其中主要石煤层三层,分别为ABC层,单层厚710,总厚25.56,长2.3公里~4.7公里,均呈北北东向展布。区内断裂构造发育,将矿区分为5个块段,以中间块段保存最好。石煤呈块状、片状、粉末状,构造单一,或由石煤与泥岩、硅质泥岩互层构成复式构造。煤质属高灰分、低碳、低热值、中一富硫煤,石煤层含V2O5 0.39%~0.53%,达到伴生矿种工业要求。还含有镍、钼、钛、镓、铀、钍等元素,但含量较低。含石煤地层中有磷矿、黄铁矿、白云岩和石灰岩矿层,大部分已开发利用。早在清朝就开采该石煤用以烧石灰。1970年建成两个社办石煤矿,年产石煤2.3万吨。1976年由国家投资兴建开化石煤综合利用厂,开采石煤供发电和提矾用,现矿山仍由该厂开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矿区从未作过地质工作,直至1970年浙江省第三地质大队在该区进行磷矿普查,对寒武系石煤做了少量工作,取得部分煤层和煤质资料。1976年,浙江省煤炭地质大队徐孝坤、徐忠善等对矿区开展普查,重点对石煤层进行追索,采用1000×300网度布设工程揭露,控制主要石煤层深度达垂深300(标高200)。选择其中4线~6线长1500进行详查,19784月基本结束工作。由于钻探工程施工质量低,又继续补孔,19796月提交《浙江省开化县华村石煤矿区普查勘探地质报告》。1981年省煤炭局审查批准石煤储量1.32亿吨,其中工业储量O.38亿吨,远景储量O.94亿吨。投入钻探工作量7758,及硐探、井探、槽探、地质测量、采样等工作,并作了提矾、洗选和燃烧试验。矿区由开化县石煤综合利用厂、华村石煤矿及两个乡镇办煤矿开采,年产石煤6万吨~7万吨,石煤综合利用厂已建成电厂,1991年底并网发电。V2O5提炼厂年产量150吨。 五、煤田地质勘查报告  浙江省各地勘单位历年来开展大量煤田(煤矿)不同程度的地勘工作,探()明煤炭资源储量,提交了各类地质勘查报告。  

  摘自《浙江省地质矿产志》、方志出版社 2003年,标题为编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