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锡矿的分布与勘查
浙江省发现锡矿床(点)14处,查明资源储量矿产地8处(其中砂矿1处),均为小型矿床,主要分布在淳安、常山、泰顺等地。截至2000年底,全省累计查明锡资源储量11263吨,保有资源储量9249吨。
浙江省锡矿成矿条件分布区与钨矿基本相同,但分布范围相对较广,90年代初省第三地质大队邵寿生等人进行过较系统的研究,共划分了四个Ⅲ级成矿带即:顺溪一德清(Ⅲ1)成矿带、常山一萧山(Ⅲ2)成矿带、遂昌一绍兴(Ⅲ3)成矿带和龙泉一温州(Ⅲ4)成矿带。但浙江省没有进行系统的调查工作,只对点上做了一些勘查。
1.泰顺洋滨锡矿
矿区位于泰顺县洋溪乡,距县城约40公里,面积1.2平方公里。属龙泉一温州成矿带,处于温州
临海中生代火山断陷带,成矿受花岗岩岩脉控制,矿体赋存在云英岩化花岗斑岩岩脉及旁侧熔结凝灰岩中。主矿体有两条,均呈脉状产出,长900米~1250米,延深百余米,平均厚3.24米~14.7米,平均品位:锡0.224%~0.237%。矿床成因为中一高温细脉浸染型(斑岩型)。属小型矿床。
洋滨锡矿是浙江省区测队1966年1:200000泰顺幅区调重砂异常检查中发现。
1973~1974年温州地区地质队吴旭华等进人矿区普查,圈定主矿体2条,编写《泰顺洋滨锡矿普查报告》。1981年浙江省温州地质大队张德文等进行详查,投入钻探4743.47米、坑探354.69米,提交《浙江省泰顺县洋滨锡矿区普查评价地质报告》。省地矿局审查批准原生矿锡储量2654吨、砂锡84吨,表外原生锡矿402吨、砂锡资源量37吨。
2.淳安县安阳一带锡矿
淳安县安阳一带锡矿是由铜山铁锡矿、白沙坂锡矿、洞坞锡矿和双溪口锡矿组成,位于千岛湖水库南岸,距库区5公里~10公里。处于儒洪岩体南北两侧的处接触带。儒洪岩体沿奥陶系地层组成背斜轴部,侵入岩体与砚瓦山组灰岩接触处是成矿最佳部位。4个矿区地质勘查过程是:
(1)铜山铁锡矿
该矿区古人开采铜矿,故称之铜山,位于儒洪岩体南西指状凸出处,50年代省第十四地质大队曾进行普查评价,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初期省第三地质大队朱安庆等和后来的省第二地质大队梁修睦等进行系统工作,投入槽探工作量1999立方米、浅井16l米、坑道193米,钻探4519米。基本查明砚瓦山组第一层灰岩是矿化主要层位,矿体长达610米,平均厚5.95米,延深393米,全铁品位32.90%,共生组分为铜、锡、钨、铍,查明铁矿石资源储量296万吨,铜资源量3952吨、锡4713吨、铍1931吨。
(2)白沙坂锡矿
位于淳安县城南西92公里,矿区面积1平方公里,处于儒洪岩体顶部船型残留部份(也为大俘掳体),其中砚瓦山组灰岩铁、锡矿化。60年代初省金华地质大队曾做过地表调查,但认为是胶态锡无利用价值。
1989~1990年省有色勘探局二队进行矿区详查普查评价,投人工作量:槽深2353立方米,坑探294米,钻探1393米,主矿体长390米,平均厚6.60米,最大延伸135米,锡石锡平均品位0.38%,伴生铜品位O.21%、银8.47克/吨,省储委批准锡资源量2807吨、铜1479吨、银6.6吨。
(3)洞坞锡矿
矿区处于儒洪岩体东段北侧外接触带,距千岛湖水库6公里。矿区面积O.6平方公里。为砚瓦山组大理岩化灰岩控矿。60年代初省金华地质大队进行地表工作,投入槽探900立方米、浅井84米、平硐130米,并估算锡资源量950吨。
1989~1990年省有色地质勘查局二队再次进行勘查,投人工作量:钻探2864米、坑探346米,于1990年5月提交详查报告,经省储委批准锡资源量1317吨。
(4)双溪口锡矿
1986~1987年,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浙江地勘公司四队进行普查工作。1987年6月提交《浙江省淳安县双溪口锡矿区普查找矿地质报告》。次年6月,浙江地勘公司审查批准矿区锡D级储量655吨。
3.共、伴生锡矿勘查
(1)浙江省淳安县铜山铁矿1981年12月提交的《浙江省淳安县铜山铁矿锡石储量升级报告》,省冶金局审查批准锡资源储量C+D级1903吨,其中C级643吨。
(2)浙江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探公司四队1986年6月提交的《浙江省常山县岩前钨矿区普查评价地质报告》,省有色金属地勘局审查批准锡D级储量640吨。
(3)浙江省第三地质大队1989年10月提交的《浙江省常山县岩前一对坞锡多金属矿普查评价报告》,省地矿厅审查批准锡D级储量1287吨
摘自《浙江省地质矿产志》、方志出版社 2003年,标题为编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