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铜矿的分布与勘查
浙江省域铜矿地质勘查工作经过两个历史时期。第一个时期1958年大跃进时期,在大办钢铁的同时也开展大规模铜矿勘查工作,当时主要集中在绍兴平水、诸暨铜岩山、建德铜矿、淳安铜山、富阳富春江等地。这个时期在铜矿勘查没有什么重大进展,还是后来调整阶段,省第三地质大队在建德市岭后进行铜矿勘查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其后省第四地质大队在绍兴平水找黄铁矿时发现了西裘铜矿,经过系统勘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浙江首次发现了细碧角斑岩黄铁矿型铜多金属矿床。找铜矿的第二个历史时期是在1975年国家地质总局合肥铜矿会议后掀起,全国开展了以找斑岩铜矿为主的找铜矿高潮,浙江省也于同年在杭州市米市巷招待所召开铜矿地质工作会议,全省也全面开展了找铜矿工作,本时期未取得找矿的重要进展,但确发现一批斑岩、似斑岩铜钼矿化点和找矿线索,如开化县的桐村铜钼矿化斑岩体,上虞县的横塘铜钼矿化斑岩体,该时期对我省铜矿找矿地质资料也有了较深入的研究。
浙江省发现铜、铜多金属矿床及矿点133余处,截至2000年底,探明资源储量矿产地33处,累计探明资源储量42.3万吨(金属量)。绍兴西裘铜矿和建德岭后铜矿规模达中型,其他小型矿床有诸暨铜岩山铜矿、文成大垟塘铜矿、上虞周庄铜矿、淳安潘家铜矿等。
1、绍兴市西裘铜矿
西裘铜矿位于市西南11公里处,矿区面积1平方公里,矿床赋存于中元古界平水群中,属海相火山喷发一沉积矿床,成因类型为细碧角斑岩黄铁矿型铜多金属矿,矿体呈似层状,走向长达1100米,倾向延深大于800米,矿体厚1米~47米。是我省规模最大的铜多金属矿床。西裘铜矿勘查与和科学研究,为我省沿江山一绍兴深大断裂带之北侧、扬子准地台边缘的浦江、金华、常山、开化一带找该类型矿床提供了依据和经验。
1958年,绍兴县地质队徐履伟等发现地表铁帽。1960年9月~1961年8月绍兴县地质队为寻找化肥原料,对西裘黄铁矿开展普查评价,投入硐探360米、井探420米、槽探200立方米,圈定黄铁矿体3个,计算硫远景储量5万吨,并发现普遍含铜。1961年徐履伟等编写《绍兴平水黄铁矿地质普查报告》。
1965年,省第四地质大队汤正荣寻找黄铁矿而到该区进行踏勘,发现黄铁矿含铜达工业品位。同年9月,汤元龙等人在平水桃红矿区外围县地质队施工的平硐中发现黄铜矿、烟灰色辉铜矿,省地质局副总工程师汪龙文闻讯来矿区检查,取样确认含铜1%以上,通过该队组织力量开展工作,在1号平硐中见矿厚8米多,因任务变动,该队撤离矿区。
1966年2月,省冶金地质大队进行勘探。至1973年,投入钻探28233米、硐探206米、竖井82米。1973年11月,卢云谷、陈正凡、汪一平等人主编提交《浙江省绍兴县西裘铜矿地质勘探报告》,1974年2月省重工业局审查批准铜储量18万吨,锌21万吨,硫256万吨,其中工业储量铜6万吨,锌12万吨,硫105万吨。
1973~1975年,该队继续补充勘探,扩大矿区远景,投入钻探11433米。1976年10月,唐柏安等主编《浙江省绍兴县西裘铜矿补充地质勘探报告》,重新计算矿区储量,省储委审查批准铜金属储量20万吨,锌金属储量22万吨,硫282万吨,其中工业储量铜7万吨,锌12万吨,硫110万吨,伴生矿产:金4000千克、银79吨、硒187吨、重晶石47万吨。
2、建德市铜官(岭后)铜矿
建德市岭后铜矿位于新安江大坝附近2公里处,矿区面积近1平方公里,矿床规模中型,是浙江省第二大铜矿,通过勘查和科学研究,对矿床成因和找矿方向的认识不断深化,从单纯的岩浆热液交代型,逐渐转化为早石炭世未期中石炭世早期有一次微弱的海相火山活动形成海底火山喷发、喷气一热液沉积成矿作用,后又受燕山期花岗斑岩侵入影响进一步富集叠加,而形成的矿床。矿体赋存于下石炭统珠藏坞组、黄龙组白云质石灰岩之间,呈似状大透镜状产出,共有矿体60余个,主要矿体两个长达1000米以上,且未封闭,矿体厚度数米至数十米,属于含金、银的富铜矿。
铜官铜矿开采历史悠久,据载在秦唐时期就置官开铜。
1928~1932年间,朱庭祐与浙江矿产调查所宋雪友、屠宝璋、李陶、金维榴曾多次到西铜官进行地质调查,在砾岩裂隙石英脉中见有孔雀石和黄铜矿星点,并估算铁矿储量200万吨。
50年代,省地质调查研究所盛莘夫、汪龙文及地质部九三三地质队、省第十四地质队、省第六地质队、省区测队等先后在本区开展地质调查和普查找矿工作。1959年省第六地质队孙鑑文、王胜群等在岭后、松坑坞、石耳山一带普查铁矿,于34线施工钻孔,9~10月朱安庆等人对钻孔进行检查时,发现有原生铜矿化和次生辉铜矿化,厚14余米,其中约有6米目测品位大于0.5%。
1960年省金华地质大队开展普查评价。至1964年底,投人钻探工作15367米、探槽9757立方米、浅井12244米、平硐7559米。1965年1月由朱安庆等主编提交《浙江省建德铜官铜矿详查地质报告》,经省地质局审查批准远景储量铜5.3万吨、锌3.66万吨、铅0.46万吨、硫矿石17.52万吨。
1966~1976年,为扩大矿区远景,继续投入钻探2783米。1970年1月由钱柏年编写了《建德铜官铜矿补充工作说明》。
1981年,建德铜矿对1号矿体进行基建勘探,投入平硐3799米、钻探3000米,同年12月提交《浙江省建德铜矿储量升级报告》,经省储委批准金属储量A+B级:铜0.48万吨、锌0.08万吨、硫O.07万吨。C级储量:铜1.68万吨、锌0.43万吨、硫矿石7.29万吨。远景储量:铜2.14万吨、锌2.61万吨、硫矿石9.3万吨。
1983~1985年,建德铜矿又对Ⅱ号矿体进行基建勘探,投入钻探2931米、硐探1807米。1985年2月提交《建德铜官铜矿区Ⅱ号矿体储量升级报告》,省冶金局审查批准储量铜3.23万吨、锌4.15万吨、铅0.54万吨、硫(矿石)27.6万吨,其中工业储量铜3.15万吨、锌4万吨、铅0.54万吨、硫矿石26.7万吨。
1987年5月~1988年7月,省有色地质勘探公司三队对建德铜矿单银矿体及伴生金银做系统评价工作,投入钻探995米、坑探100米。1988年12月提交《浙江省建德铜矿Ⅱ号矿体金银详查地质报告》并经省冶金局批准新增储量铜3.96万吨、锌1.24万吨、硫矿石12.73万吨、银224.26吨,其中铜工业储量3.32万吨、锌0.70万吨、银210.55吨、远景储量铅0.02万吨、金O.86公斤。
摘自《浙江省地质矿产志》、方志出版社 2003年,标题为编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