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中心 >> 县域矿产资源数据库 >> 正文
县域矿产资源数据库

浙江省硫铁矿的分布与勘查

文章来源:浙江地勘    点击数:3730    更新时间:2009-10-22 9:17:23    

  硫铁矿是硫酸工业和化肥工业的基础原料,是制取硫酸和硫磺的主要矿物原料。浙江省已知硫铁矿和共、伴生矿床()100多处。硫铁矿勘查从50年代开始,浙江省共勘查单一及共生硫铁矿床13个,其中详勘2个,初勘3个,详查4个,初查4个;伴生硫铁矿勘查10个,其中详勘4个,初勘1个,详查3个,初查2个。硫铁矿达到大型矿床3个,中型矿床6个,其他为小型矿床。累计探明单一与共生硫铁矿矿石储量8611.4万吨,其中工业储量3322万吨;伴生硫铁矿硫239.5万吨,其中工业储量68.1万吨(折算硫铁矿标矿矿石量分别为684.29万吨与194.57万吨)。合计探明硫铁矿矿石量9295.69万吨,其中工业储量3516.57万吨)。单一硫铁矿矿床主要分布龙游、遂昌、瑞安、平阳及萧山、淳安等县市。单一黄铁矿含硫品位一般在15%~25%,其他为铜矿、铅锌矿、金银矿床及明矾石矿床中的共、伴生硫铁矿。其中与明矾石共生的次生石英岩型黄铁矿、与铜矿共生的西裘黄铁矿,规模大具有重要价值。  

  一、硫铁矿勘查史

  硫铁矿地质调查起自新中国成立前的个别地质学者,朱庭祜早年曾到遂昌治岭头调查黄铁矿。一些学者在浙江进行金属矿产调查亦将黄铁矿列入调查对象,留下零星、片断的地质矿产资料。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我国化学工业的需求,开始寻找与勘查黄铁矿,为硫酸工业与化肥工业寻找原料矿产。  

  1955年,华东地质局芦云谷等人进入浙南地区踏勘黄铁矿。1956年,华东地质局成立332地质队,开展平阳山门黄铁矿详查。下半年又组织踏勘组继续在浙南地区寻找黄铁矿床。  

  19571月,结束平阳山门黄铁矿详查,芦云谷等人完成《浙江省平阳县山门半岭、一桥黄铁矿勘探报告》编制。直至196210月省地质局审查批准黄铁矿石C+D级储量17.1万吨,其中C6.4万吨。  

  1957年初,罗世柱等人发现龙游溪口牛角湾黄铁矿脉具有规模,并认为牛角湾一带有较好的找矿前景。332地质队在结束山门黄铁矿详查后,转入牛角湾黄铁矿勘查工作。逐步由普查转入详查一勘探,工作范围由牛角湾矿区扩大到溪口、庙下、灵山等矿区。勘查队伍几经变换,工作断断续续。直至1990年省化工地质大队提交《浙江省龙游县灵山乡灵山多金属硫铁矿(1号矿体)勘探地质报告》,龙游溪口黄铁矿田勘查工作近40年。   

  1957年,华东地质局332队曹荫悟等人组成一分队进行遂昌治岭头黄铁矿勘查。开展矿区大比例尺地质测量、槽探、采矿硐编录取样。19592月,省十二地质队提交《浙江省遂昌县治岭头黄铁矿地质勘探报告》。196210月省地质局批准矿区黄铁矿矿石储量55.3万吨,其中c34.1万吨。197212衢化治岭头黄铁矿通过矿山地质工作提交《浙江省衢州化工厂治岭头黄铁矿储量计算说明书》。19741月省燃化局批准新增黄铁矿矿石储量14.3万吨,其中C8.7万吨。其后矿山地质工作断续新增储量,至今矿区累计探明黄铁矿矿石储量104.6万吨,其中A+B+C70.1万吨。  

  19651月,省第三地质队提交《浙江省建德县铜官铜矿区详细普查地质报告》中计算黄铁矿石C+D级储量258万吨,其中C232.5万吨。19662月省地质局批准D117万吨。198812月,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浙江地勘公司王执均、江一平提交《浙江省建德铜矿号矿体金银详查地质报告》。19891月省冶金局批准硫铁矿石表外D级储量61.9万吨。  

  19767月,省第二地质大队结束淳安合富黄铁矿普查,提交《浙江省淳安县合富黄铁矿区初查地质报告》。19791月,省地质局审查报告批准矿区硫铁矿矿石储量217万吨,其中C45万吨,是浙江省惟一探明具有规模储量的沉积型黄铁矿床。  

  197610月,省冶金地质大队勘探绍兴西裘铜矿,计算黄铁矿储量。19796月,省储委批准矿区硫铁矿矿石A+B+C745.6万吨,D1179.5万吨。  

  197612月,省第一地质大队结束黄岩宁溪下平岗黄铁矿普查,提交《浙江省黄岩县宁溪下平岗黄铁矿点含铜情况普查评价报告》。197812月省地质局批准矿区硫铁矿矿石D级储量3.1万吨,D级表外储量1.9万吨。   

  19785月,杭州地质大队提交《浙江省建德县石耳山铜矿区详查地质报告》。19804月省地质局批准硫铁矿矿石D级储量19.3万吨。  

  龙游县灵山硫铁矿勘探,周正德等人编制勘探地质报告,经省储委审查批准硫铁矿矿石B+C+D级储量652.8万吨,其中C+B458.87万吨。总矿石储量折S 35%标矿矿石362.3万吨。   

  二、主要矿区勘查工作

  1.龙游县溪口黄铁矿田   

  矿田位于金衢盆地南缘,自北而南有灵山、溪口和牛角湾三个中型以上的黄铁矿区,总面积约30平方公里。灵山矿区和溪田矿区的矿体,受北东东向断裂控制,牛角湾矿区矿体受向南收敛、北西方向撒开的帚状构造控制。灵山矿区矿体为单一大脉,长766米,厚11.55米。溪口矿区、牛角湾矿区矿体,均呈密集脉体产出,多达数十条,一般断续长500米~800米,厚2米~3米,主要为贫矿,富矿多为扁豆状不连续分布,矿体平均含S13.6%~20.55%。灵山矿区黄铁矿共生黄铜矿(Cu 0.87)、方铅矿(Pb 0.94)、闪锌矿(Zn 2.5);溪口矿区和牛角湾矿区为单一黄铁矿。矿石可选性良好。矿田累计探明黄铁矿工业储量1358万吨,远景储量1567万吨,铜远景储量1.93万吨、铅远景储量3.74万吨、锌远景储量9.92万吨、伴生金772千克、银177吨。  

  矿田南部牛角湾矿区早在1955年就有浙江省司法部门龙游硫铁矿小规模开采。19599月起由衢州化工厂(后改为衢州化学工业公司,简称衢化”)龙游黄铁矿开采至今,该矿田是衢化硫酸生产的主要原料基地之一。   

  195210月,浙江地质调查所仝子鱼等根据群众报矿资料,检查牛角湾河床及溪口河西的铁帽,写有《浙江龙游溪口黄铁矿调查简报》,认为牛角湾铁帽出露于溪谷两侧,厚度小,难采;溪口河西铁帽规模不大。 

  195410月浙江省工业厅、19564月冶金工业部南京地质勘探公司,曾先后派员调查,均认为前景不佳。19567月,华东地质局332队卢云谷等获悉龙游黄铁矿开采见矿较好,即由该队罗世柱、刘元玺等赴牛角湾矿区踏勘检查,见铁帽往南山延伸规模变大。同年10月,罗世柱等开展普查,地表以探槽系统揭露,并布置少数浅钻孔,均见到工业矿体,矿山开掘的4处平巷也见较好矿体。估算黄铁矿石储量达37万吨,初步肯定矿床远景。1957年初,因黄铁矿单脉均未达储量30万吨以上,一度拟放弃工作。5月,苏联专家库索奇金认为溪口地区远景储量已超过30万吨,牛角湾矿区应进一步工作。牛角湾矿区普查得以继续,相继在矿区又发现多条工业矿体,远景较佳。半年后远景储量扩大到50万吨以上。浙江省政府提出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利用龙游、遂昌一带黄铁矿资源在衢州兴建化工厂,要求该队提供建厂所需黄铁矿资源。至1957年底,牛角湾矿区完成钻探4065米、平硐7708米、浅井512米、槽探9722立方米。编写1957年年终报告,初算黄铁矿工业储量87万吨,远景储量32万吨,同时估算溪口矿区和灵山矿区储量分别为16万吨和11万吨。19589月,浙江省普查工作重点转移到找煤、找铁,矿区只留少数人员从事地表地质工作至1959年止。   

  1958衢化建成,急需矿石原料。   

  19619月,金华地质大队(由原浙江省十二地质队与其他队合并而成)重返该区恢复普查勘探。1962年底基本结束牛角湾矿区勘探。罗世柱等提交《龙游溪口黄铁矿牛角湾矿区1962年地质勘探中间报告》。19635月,全国储委批准工业储量150万吨,远景储量263万吨。   

  1963年下半年对5条主矿体进行了补充勘探,重算储量。19643月,卢云谷、罗世柱、卜芳秀等编写提交《浙江黄铁矿牛角湾矿段15矿带最终储量报告》。同年11月,省储委批准工业储量205万吨,远景储量182万吨。   

  牛角湾矿区勘探同期,朱祖英等在溪口河东矿段按200×100米钻孔控制、配合井、硐进行详查。19647月提交《浙江龙游黄铁矿溪口河东矿段详查评价报告》。196511月省地质局批准工业储量237万吨,远景储量104万吨。   

19691970年,省重工业厅地质队在矿区曾施工少量钻孔,未编写报告。 19715月,省第三地质大队朱安庆、金剑川、单洪驹等进人矿区,对河西矿段进行普查。调查旧采坑,以普查钻孑L控制矿段远景。同时对河东矿段和灵山矿段原有资料进行分析,提出河东、河西、灵山等矿段普查勘探的总体规划。 1972年,河东矿段转入勘探。按第勘探类型,以80120×4060网度布置钻孔控制矿体,补充少量井、硐。按19768月省石化厅下达的工业指标硫边界品位6%、工业品位10%计算储量,提交《浙江龙游溪口黄铁矿河东矿段(511524线)勘探报告》。1979年初,该队根据国家储委、化工部、地质部的审查意见进行补充勘探,8月提交修改报告198011月,省储委组织工业部门、矿山等进行审查,由于个别工程控制不够,审查意见不一致而未获通过。19814月,省地质局批准该报告为初勘报告,批准工业储量782万吨,远景储量632万吨。19846月,因矿山建设需要,省储委第三次复审,原则上通过勘探报告,但未形成决议。同年全国储委矿床技术经济评价专题组根据该队丁元等对矿床经济评价意见,认为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不宜开采如此低品位的单一黄铁矿床,经济效益差,应等待有利时机,合理开发利用。1990年,衢化希望利用溪口矿区部分矿量,龙游黄铁矿根据省石化厅工业指标硫边界品位8%、工业品位12%、块段最低工业品位18%的要求,对原勘探报告重新圈定,计算工业储量152万吨,远景储量179万吨,经省储委批准,作为矿山设计依据。 河东矿段(511524线)勘探工作的同期,进行矿段东部524543线块段详查。197612月,由李明涛、罗炎水等编制提交《浙江衢县龙游溪口黄铁矿矿区河东矿段524543线块段详查评价报告》。由于规模小,报告未审批。 19711978年,省第三地质大队断续进行溪口河西矿段普查。197811月提交《龙游溪口黄铁矿西矿段普查报告》。19801月省地质局批准工业储量1.2万吨,远景储量205万吨,认为近期不宜进一步工作。 溪口黄铁矿田北部灵山多金属、黄铁矿区是由林家遂等在牛角湾矿区外围测制1:10000地质草图发现灵山铁帽,槽探揭露氧化带较深,铅锌含量较高,当时认为对黄铁矿有害而暂停工作。1958年施工平硐3951959年底黄铁矿远景储量扩大到40万吨。1960年因工作重点转移再次停止工作。1962年金华地质大队恢复矿区工作,施工浅孔1个,见到3.3厚的原生黄铁矿体,平均含S 11.9%,但因当时工作重点在牛角湾和溪口矿区,未继续工作。1964年省第五地质队季步尚综合前人资料编写矿区阶段报告,认为规模小、品位低无工业价值。以后10余年工作搁浅。1972年,省第三地质大队朱安庆等曾对铁帽、采坑进行部分编录采样,证实铁帽含铅、锌、银较高。1979年该队单洪驹等根据铁帽铅、锌、银含量较高的标志,施工两个浅孔见到较好的原生黄铁矿、铅锌矿,矿体单一,厚度大,含硫中等,共伴生铜、铅、锌、金和银,往深部多金属有变富的趋势,据此开展综合普查找矿。19801982年,按200×100网度布钻孔控制矿体,初算号矿体黄铁矿储量近800万吨,铜金属量2万吨,铅、锌金属量10万吨,金800千克,银180吨。矿段转入详查评价,19849月提交《浙江龙游灵山多金属、黄铁矿详细普查地质简报》,确认矿区具有勘探价值。1985年该队按号勘探类型,以80120×4060网度布钻孔控制矿体,10月完成I号矿体初勘。19863月黄鸿略、郑贵松等编写提交《浙江龙游灵山多金属黄铁矿I号矿体初勘地质报告》。19872月省地矿局批准黄铁矿工业储量347万吨,远景储量364万吨,硫平均含量19.08%。批准共生矿产远景储量铜1.93万吨,铅3.74万吨,锌9.93万吨,伴生银177吨,金772千克。为龙游黄铁矿及时提供了接替矿山,为此获地矿部1988年度地质找矿三等奖。1989年,省化工地质大队周正德等对I号矿体进行详勘。19907月提交《浙江省龙游县灵山乡灵山多金属硫铁矿(工号矿体)勘探地质报告》。同年8月经省储委批准工业储量:黄铁矿459万吨,铜O.4万吨,锌1.63万吨。远景储量:黄铁矿193万吨,铜1.57万吨,铅1.76万吨,锌3.69万吨,银120吨。矿山已于199111月批准生产基建而开采。 龙游溪口黄铁矿田,从发现到完成勘探,断续工作近40年之久。据不完全统计,先后共投人钻探85630、平硐14303、浅井2110、槽探118135立方米。

2.淳安合富黄铁矿

合富黄铁矿区面积5平方公里,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顺层产出。有两个含矿层,第一含矿层具工业意义,长2600,控制延深200300,平均厚度1.42,平均含S15.06%。合富黄铁矿在1958年大办钢铁时发现,最初开采地表铁帽(褐铁矿)炼铁,后发现深部为黄铁矿。1960年合肥工业大学曾到此做过地质调查。1970年前后,安徽省332地质队开展1:200000区调对矿区进行检查。1971年,杭州地区地质队黄铁矿调查小组对矿区富矿进行取样分析。 19735月,杭州地区地质队黄泉根、韦书森等选定合富黄铁矿进行普查。地表用槽深,浅部以平硐,深部施工钻探揭露控制矿体。以200×100150网度求工业储量。投入钻探4636、平硐292、槽探2923立方米,1:5000地形地质测量8.9平方公里。19767月提交《浙江省淳安县合富黄铁矿矿区详查评价报告》。省地质局批准黄铁矿储量217万吨,其中工业储量45万吨,分别折算标准矿石93万吨与19万吨。  

   摘自《浙江省地质矿产志》、方志出版社 2003年,标题为编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