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矿产资源特点
全省已发现的矿产113种,其中已查明资源储量、并列入浙江省矿产资源储量表的矿种69种,包括能源矿产4种:煤、石煤、放射性铀矿及浅层天然气。金属矿产(含稀散元素)23种:铁、钛、钒、铜、铅、锌、镍、钴、钨、锡、铋、钼、汞、锑、金、银、铌、铍、镓、铟、镉、钪、硒。非金属矿产42种:普通萤石、熔剂灰岩、冶金白云岩、耐火粘土、硫铁矿、明矾石、重晶石、电石灰岩、含钾砂页岩、泥炭、砷、硼、磷、硅灰石、长石、叶蜡石、透辉石、沸石、水泥灰岩、玻璃白云岩、玻璃用石英岩、玻璃用砂岩、玻璃用脉石英、水泥配料砂岩、硅藻土、水泥配料页岩、高岭土(含地开石)、陶瓷土、伊利石粘土、膨润土、砖瓦用粘土、水泥配料用粘土、水泥配料用泥岩、铸石用玄武岩、铸石用辉绿岩、饰面用闪长岩、饰面用花岗岩、珍珠岩、水泥用凝灰岩、建筑用凝灰岩、饰面用大理岩、水泥用大理岩等。截至2000年底,全省已查明729处矿产地,查明资源储量的矿区522处,其中燃料矿区119处、金属矿区116处、非金属矿区287处。已查明饮用天然矿泉水147处,地热矿泉及地热异常29处。
在查明的矿产中,以萤石、明矾石、叶蜡石、伊利石、硅灰石、沸石、石灰石、花岗岩、大理岩、珍珠岩和高岭土、膨润土、硅藻土等为代表的“十块石头三把土”已成为浙江优势矿产资源,并在全国占有一定地位。在浙江省优势矿产资源中,叶蜡石、明矾石探明的资源储量居全国之首,萤石、伊利石名列全国第二位,硅藻土名列全国第三,沸石位居全国第四.排名全国第五到第十位的矿产有硅灰石、高岭土、大理岩、珍珠岩、膨润土等。金属矿产中,铅、锌、钼矿资源储量也较丰富、是浙江省潜在优势矿产。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下矿产资源的组成部分。经全省区域性水文地质普查,初步查明了全省不同类型的地下水在不同地貌单元中的赋存条件、分布规律和可采资源量。全省还分别进行了杭州、宁波、温州、嘉兴、湖州、金华等大中城市,主要城镇、海岛、建设开发区和农业基地水文地质评价和专项供水勘查,探明了可供设施建设的地下水开采储量。
东海大陆架蕴藏着石油、天然气资源。全省沿海平原及杭嘉湖平原区还分布有浅层天然气。东海陆架盆地已发现有可开采价值的油气资源包括平湖油气田、春晓气田及丽水西次凹气田,其中后两个气田年产量分别可达39亿立方米和5亿立方米,距离浙江沿海地区较近,可供油气登陆点也较多,故东海油气在浙江省具有较好的利用前景。
浙江省与中生代火山岩有关的非金属矿产,以资源储量大、品位高、品种较多而闻名全国。不同矿种分布相对集中,明矾石、叶蜡石以大中型矿床为主,主要集中在浙南地区。萤石矿主要分布在浙中的武义、永康、东阳、嵊州、金华,以及浙北地区,点多质佳,矿床成群分布。膨润土规模大、质量较好、开发较早,集中分布在浙西北侏罗——白垩系的火山——火山碎屑沉积盆地中。沸石矿主要分布在丽水地区以火山碎屑沉积岩为主的白垩系盆地中,矿化范围广,资源潜力很大。硅藻土仅分布在浙东嵊县、新昌县境内的玄武岩层问,层位稳定,厚度巨大,资源储量丰富。
以沉积矿床为主的化工、建材矿产,质优量大,主要分布在浙西北区。水泥灰岩、熔剂灰岩、电石灰岩、白云岩及石英砂岩、大理岩、硅灰石等,矿体厚度巨大,延伸稳定。
金属矿产主要与岩浆岩、火山岩有关,分布较广,大多数均为小型矿床或矿点,少数产地可达大中型规模。如黄岩五部为大型铅锌矿床,余杭闲林埠钼铁矿、绍兴漓渚铁矿、龙泉乌岙铅锌矿、黄岩上垟铅锌矿、诸暨七湾铅锌矿、绍兴西裘铜矿、建德岭后铜矿、遂昌治岭头金银矿、天台大岭口银铅锌矿及青田石平川钼矿等均为中型矿床。
成煤条件差。浙江虽有若干成煤时期的地层,但形成较有工业意义的煤矿,仅有二叠系龙潭煤系,且主要分布在浙北地区,煤矿资源储量主要在长广煤田,储量的70%分布在安徽广德县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