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日文版
公告:  
 文章正文

杨柳荫:打造文化新引擎 提升文化软实力

2010-11-10 来源:《人民日报》 点击数:1531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进一步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对于正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北京市来说,加快提升文化软实力是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由北京原东城、崇文两区合并而成的东城区,具有丰厚的文化资源和突出的文化优势。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东城区牢固树立“文化强区”理念,加快推进首都文化中心区建设,努力打造文化新引擎、提升文化软实力,为北京市建设世界城市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打造“历史文化传承发展轴”,彰显古都文化魅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和谐文化。从永定门到钟鼓楼长达7.8公里的旧城中轴线,是北京的“历史文化传承发展轴”,也是东城区历史遗存最集中、文化特色最鲜明的区域。在坚持旧城整体保护的前提下,东城区以传统中轴线为依托,多途径探索文保区风貌保护、民生改善、人口疏散与产业发展“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模式;以故宫、天坛为核心,推动区域文化资源整合和节点间联动发展,逐步恢复玉河、前门护城河、三里河等水系,在建筑形制、人文景观、商业业态等方面再现古都风貌;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民俗体验、饮食、休闲娱乐等特色产业,努力将该区域建设成古都风貌集中展示区、首都文化示范引领区。  
  培育特色文化品牌,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培育文化品牌,是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东城区依托皇城文化、民俗文化等资源,注入时尚元素,着力打造“王府井国际品牌节”、“皇城文化旅游节”、“前门历史文化节”、“国学文化节”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特色鲜明的文化品牌,使之成为展现首都文化魅力、促进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巩固提升王府井、前门大街、南锣鼓巷等历史街区品牌和“老字号”民族品牌的国际影响力,探索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有效途径。同时,大力集聚国内外顶级品牌企业,推动实现民族文化与国际时尚相互交汇、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
  瞄准文化产业环节,推动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当今世界,经济与文化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趋势日益明显,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点之一。按照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的要求,东城区积极把区域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加快实现由文化资源大区向文化经济强区转变。近年来,东城区瞄准研发设计、版权服务、要素交易、企业总部等产业价值链环节,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重点建设雍和文化创意集聚区、前门历史文化展示区、龙潭湖体育产业园区三个功能区,积极培育中医药、体育休闲等新兴产业,加快推动文化与商业、旅游、金融、商务、信息等服务业融合发展,增强了文化对其他产业的渗透能力,推动了文化经济的化、差异化发展。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准,也是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重要体现。东城区大力整合利用区域内丰富的戏剧演艺、文化体育等各类资源,支持鼓励学校、社会单位的文体设施向公众开放或提供服务,努力构建“一刻钟文化圈”,满足群众就近、经常参加文化活动的需要。按照种类齐全、结构合理、布局均衡、实用高效的原则,规划建设一批重要文化工程和街道、社区公共文化设施,提高公共文化设施的覆盖率和利用率。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大力开展社区文化、校园文化、广场文化等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更好地满足了不同群体差异化的公共文化需求。
  (作者为中共北京市东城区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