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日文版
公告:  
 文章正文

藏族格萨尔彩绘石刻

2010-11-09 来源:中国文化网 点击数:4148

格萨尔彩绘石刻是藏族民间美术中的一门创新艺术,它不仅是格萨尔文化的一种新的传承方式,也填补了格萨尔文化在藏族石刻中的空白。格萨尔石刻,刀法精细,取材考究,在采用凿刻、直刻、斜刻刀法的同时,注重磨刻、磨划技术效果,使石刻画构图和谐。在石刻画上采用了彩绘工艺,这样既增加了画面视觉的艺术感和光泽度,又可以起到保护作用。

色达格萨尔彩绘石刻有如下特点:一是岭国人物谱系完整。彩绘石刻就单幅而言,可独立成画,单独保存,表现出一位将士或一位王妃的基本面貌;若组合在一起,便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二是忠实于《格萨尔》文本的精神和内容。每一位人物的性格和外表特征,每一位人物所使用的武器和所骑战马,都根据文本中的具体描述而创作。三是表现出强烈的地域特色。每一幅彩绘刻石都刻绘了自然背景,有草原、森林、高山、蓝天、白云、雪峰,为画面平添了鲜活的高原气息。四是雕刻与彩绘协调统一,以画补空,以色填空,弥补了石刻本身在画面效果上的不足。

四、传承意义

虽然格萨尔彩绘石刻为弘扬藏族民间传统文化作出了不朽贡献,但技艺传承后继乏人的阴影并未消除。凿刻格萨尔画像是一件又苦又累的活,且挣钱不多,多的一个月能挣1000多元,有时一个月只能挣几百元。年轻一点的都愿意出去打工挣钱。由于格萨尔彩绘对艺人的素质的特殊要求,以及艺人受从业性质的限制和市场经济的影响,有的艺人放弃这项技艺而改从其他职业,艺人青黄不接的状况堪忧。

格萨尔彩绘石刻长期露天放置,因高原严寒的侵袭和强烈紫外线的照射而造成较为严重的自然损坏,20世纪60年代又遭到近乎毁灭性的人为破坏,有关刻绘技艺基本失传。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阿亚喇嘛的发起和组织下,格萨尔彩绘石刻的技艺才薪火复燃。但由于格萨尔彩绘对艺人的素质有着特殊的要求,而目前的石刻艺人基本都是农牧民或寺庙僧人,业余从事彩绘石刻,"有艺不精""学而不成",其中还有一些艺人放弃这门手艺改从他业,因此格萨尔彩绘石刻技艺面临着传人青黄不接的局面,亟需扶持、保护。

值得欣慰的是,色达县委、县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对格萨尔彩绘石刻的保护,建立了专门的保护组织机构,并对县境内的格萨尔彩绘石刻群和民间艺人进行了普查,拨出专款,复原了泥朵乡格萨尔石刻群,并制定了保护计划。相信通过一系列积极而有效的保护措施,色达格萨尔彩绘石刻定能早日走出无人传承的阴影,使格萨尔文化艺术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