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日文版
公告:  
 文章正文

孟姜女传说

2010-11-05 来源:中国文化网 点击数:2785

孟姜女传说流传的范围极广,据顾颉刚20世纪20年代的研究统计,该传说流传的省区包括:北京、河北、辽宁、山东、山西、河南、陕西、江苏、上海、安徽、浙江、湖北、湖南、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四川、甘肃。有孟姜女相关遗迹的地方也很多,如山海关的姜女祠庙、姜女坟,辽宁绥中县姜女祠,河南杞县孟姜女庙,陕西哭泉及孟姜女庙,上海万喜良石像,山东博山姜女泉(4处)等。

1、传说一:杞梁妻哭夫

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的齐都临淄。公元前550年秋,齐国将领杞梁率兵讨伐莒国(今山东莒县),不幸战死。尸体运回齐都城郊,齐庄公要在此举行郊吊。杞梁的妻子认为此举有悖于礼,便面对齐庄公慷慨陈词、据理力争,使齐庄公到杞梁家设祭吊唁。她的这一举动,充分体现了齐国一位普通妇女知礼、守节、不畏强权的高尚情操,从而受到当时各国人们的普遍赞颂。人们将"孟姜女"这个泛指齐国美女和尊贵女子的代称转嫁到了杞梁妻身上,于是杞梁妻就成了孟姜女。杞梁安葬后,孟姜女边哭边行,到了当初迎丈夫灵柩的齐国都城外,触景生情,回想夫妻恩爱,悲痛欲绝,哭声撕心裂肺,感天动地,顿时电闪雷鸣,大雨倾盆,泪水与雨水交汇在一起,十天十夜不绝,齐国都城临淄的城墙为之崩塌。哭罢,孟姜女带着对丈夫的思念、对爱情的忠贞,投入不远处的淄水而死。

2、传说二:孟姜女哭长城

在很久很久以前,秦始皇正徵发八十万民工修筑万里长城。官府到处抓人去当民工,被抓去的人不分白天黑夜地修筑长城,不知累死了多少。

苏州有个书生叫万喜良,为了逃避官府的追捕,他不得不四处躲藏。有一天,他逃到了孟家花园,无意中遇到了孟姜女。孟姜女是一个聪明美丽的姑娘,她和父母一起把万喜良藏了起来。两位老人很喜欢万喜良,就把孟姜女许配给他作了妻子。

新婚不到三天,万喜良就被公差抓去修长城了。孟姜女哭得像泪人似的,苦苦地等待丈夫归来。半年过去了,万喜良一点消息也没有。这时已是深秋季节,北风四起,芦花泛白,天气一天比一天冷了。孟姜女想起丈夫远在北方修长城,一定十分寒冷,就亲手缝制了寒衣,启程上路,要到万里长城去寻找万喜良。

一路上,孟姜女不知经历了多少艰难,吃了多少苦,才来到了长城脚下。谁知修长城的民工告诉她,万喜良已经死了,尸骨被填进了城墙里。听到这个令人心碎的消息,孟姜女只觉得天昏地暗,一下子昏倒在地,醒来后,她伤心地痛哭起来,只哭得天愁地惨,日月无光。不知哭了多久,忽听得天摇地动般地一声巨响,长城崩塌了几十里,露出了数不清的尸骨。孟姜女咬破手指,把血滴在一具具的尸骨上,她心里暗暗祷告:如果是丈夫的尸骨,血就会渗进骨头,如果不是,血就会流向四方。终于,孟姜女用这种方法找到了万喜良的尸骨。她抱着这堆白骨,又伤心地痛哭起来。

秦始皇看到孟姜女很美丽,想逼她做妃子。孟姜女假意答应了他,但要求秦始皇先办三件事:请和尚给万喜良念四十九天经,然后把他好好地埋葬;秦始皇要亲自率文武大臣哭祭万喜良;埋葬万喜良后,孟姜女要去游山玩水,三天以后才能成亲。秦始皇只得答应了孟姜女的要求。三件事办完以后,孟姜女把秦始皇痛骂了一顿,然后纵身跳进了波涛滚滚的大海。

三、传承价值

孟姜女的形象体现了古代中国妇女忠贞、善良、勇敢、执著的优良品质,为人们敬佩和传颂,通过孟姜女的形象,使人们认识到战争带给她们的悲惨命运。故事像望夫山、望夫石一样表达了古代劳动妇女对战争的厌恶和控诉,是以史实为毛坯渲染成的具有神秘色彩的悲壮颂歌,因此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持久的影响力。此外,它还显现出突出的地域文化特色和民族特色,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思想价值和文化价值。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长期流传于民间,成为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民间文学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它既塑造了人们崇敬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孟姜女,也有活灵活现的故事情节。这个民间口头文学作品,源远流长,极大地丰富了齐长城的文化内涵。

但现在的青年人受时尚文化娱乐的影响,对传统民间文学的热情正在丧失。他们之中已很少有人能了解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一个美丽而古老的传说处在濒危状态。一些能够完整讲述孟姜女哭长城故事并能进行民间歌谣演唱的民间艺人日渐老去,民间文化的传承面临后继无人的境况。现存于民间的相关文物、建筑遗址已经为数不多,有的已经或正在遭到严重破坏,急需投入大量资金予以保护和修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