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火狗”冲刺国家级非遗
“品”龙门文化
编者按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市建设文化惠州的总体目标是加快文化惠州建设步伐,推进文化惠民,让城乡居民在更高标准上共享文化发展成果。龙门县是广府文化、客家文化的交集地,还有独特的瑶族文化,地域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本报《龙门时政》版从本期起陆续介绍龙门县的文化品牌。敬请垂注。
“舞火狗”流传于龙门县蓝田瑶族乡,至今有300多年历史,活动时间是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晚上。
礼 仪
瑶族少女要参加“舞火狗”才能谈婚嫁
“舞火狗”既是蓝田瑶族一种祭祀活动,也是一种特殊的礼仪,每名瑶族少女要参加2至3次“舞火狗”才能谈婚论嫁,所以,“舞火狗”也是瑶族少女的成年礼。“舞火狗”的服饰道具主要为线香、竹笠、黄姜叶(一种棕叶)、山藤。黄姜叶是瑶族人祖先的服装,用黄姜叶表演就是为了纪念先人生活的艰辛。每年
价 值
是岭南民族文化发展变迁的活化石
“舞火狗”表演庄重严肃、虔诚稳重,也有热闹壮观的场面,虽然动作简单古朴,但它具有蓝田瑶族纯朴的风格。“舞火狗”无伴奏,由扮演火狗的演员边舞边唱。
2006年6月,“舞火狗”被选为广东省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舞火狗”是蓝田瑶族传统文化的突出表现形式,是岭南民族文化发展变迁的活化石。目前,“舞火狗”正冲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报记者谢磊 通讯员廖海华 付颖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