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日文版
公告:  
 文章正文

广西贵港市平南县马练瑶族乡

2010-10-25 点击数:25236

  马练瑶族乡位于平南县内最北部山区,距县城63公里,东与藤县宁康乡交界,北接蒙山县夏宜瑶族乡,西与金秀瑶族自治县相连,南邻县内官成镇。全乡总面积240平方公里,乡政府设在马练圩。过去这里河深林密,山高坡陡,交通阻塞,相传古时有一书生中举,骑马回来报喜时,在今马练处因马失蹄而坠崖身亡,当地土白话称马失蹄摔倒为“马练”,并以此为地名称呼。

       马练瑶族乡由西向东倾斜为一窄长形地带,最宽处15公里,最窄处5公里。发源于金秀瑶族自治县观音山山麓的大同江,由西向东贯穿全乡;乡境内峰峦起伏,海拔在300米以下,其最北少部分地区海拔在300米以上,属寒武纪和泥盆纪地层,土壤有潴育沙泥土、砖红壤性红壤、山地红壤、黄红壤、草甸土。乡西北的大五顶,为平南、金秀、蒙山县分界山,山势雄伟,起伏相连,海拔1055米,为境内峰。大同江在乡境内的河道长30公里,平均流量47.5立方米/秒。水能蕴藏量25 600千瓦,现建有造册、鸡公滩两个小型水电站。马练瑶族乡大部分地区属丘陵谷地,北部为海拔300米以上的山区,有气温低、温差大的特点,年均气温不足20℃。
       马练瑶族乡很早就有人居住,据史书记载,该地曾为唐代武郎县县治(一说在县北寺堂,今国安乡)。宋代,武郎始入平南县地,民国时称北三区。解放后,1984年,该乡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瑶族乡,下辖水晏、新河、古琉、六石4个村民委员会,29个自然村(屯),7034户,37 862人。其中农业人口36 995人,非农业人口867人,瑶族23 853人,占全乡总人口数的62.9%,为瑶、壮、汉等民族杂居乡。
       马练瑶族乡地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降雨量1700毫米~2100毫米,年均气温20℃~21.4℃,具有气温较低、日照较平原少、温差大、湿度大等特点,适合种植双季稻、玉米、薯类、豆类等粮食作物。用材林松、杉和经济林油茶、八角、玉桂、茶叶、竹子也有很好的发展前途。林业是当地经济的主要支柱。据1999年统计,全乡有土地355424.2亩,其中水田22964亩,旱地12740.5亩,草场877.3亩,水面(含江河、山塘、池塘、水库)5587.5亩,森林241182亩,人均有山地9亩。
       农业以种水稻和薯类作物为主,兼种花生、大豆等经济作物。由于山多田少,近年来,马练瑶族乡提出了“三分水田稳基础,九亩山上找富裕”的口号,鼓励、发动群众科学种田,大量引进油粘、灿小粘等杂优水稻品种,使水稻产量从过去的亩产150公斤~200公斤提高到]见在的450公斤。随着商品经济在农村的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三高”农业也深入人心。1999年马练瑶族乡掀起冬种高潮,全乡种植马铃薯、白菜、小麦与其他作物3425亩,大大地提高了水田的经济效益。
       马练瑶族乡地处大瑶山余脉,林木种类繁多,林业资源丰富,林业是该乡的主要支柱产业。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对林木的管理缺乏科学认识,“重采伐,轻造林”,使林木资源受到了极大的破坏。马练瑶族乡成立前,全乡有林面积仅8万多亩。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落实了山界林权,群众植树造林的积极性空前高涨,马练瑶族乡的有林面积不断增加,至今已达到24万亩,森林覆盖率为36%,木材蓄积量为71.4万立方米。每年出产木材3648立方米。为了充分发挥山多的优势,人们同时种植了肉桂、八角、黄榄、龙眼及其他水果和麻竹等经济林木,如今马练瑶族乡的山山岭岭层峦叠翠,八角、瓜果飘香。
       以家庭养殖业为主的畜牧业,在马练瑶族乡经济中也占有相当比重,是当地农户的经济收入来源之一。饲养的禽畜有猪、牛、羊、鸡、鸭、鱼等,以猪为大宗和普及,每家农户年可以出栏生猪l~5头。养牛主要用做畜力,极少出售,仅养少量鸡、鸭在节日、宗教祭祀日用和款待客人。
       平南县在广西属于经济发达县之一,乡镇企业的发展也相当不错,但由于种种原因,马练瑶族乡的乡镇企业却不尽如人意,仅有一座装机容量750千瓦、年发电量280万度的(鸡公滩)水电站和自来水厂、松脂厂等。为了弥补这一缺陷,乡政府解放思想,积极营造宽松环境,鼓励、引导和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引进资金、技术,成立了友强松香厂、凉席厂、三更桂油厂、新河红砖厂等企业,使乡镇企业出现了新的发展格局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早在清代时,马练瑶族乡的土特产品就蜚声县、区内外,其淮山、木薯、姜、香蕈(极品香菇)、八角、笋子、茶叶远销各地。如今,政府、群众充分利用瑶乡山多的优势,建立了杉、松、笋竹、玉桂、八角、水果、茶叶、香菇等“十大商品生产基地”,创出了“香菇、黄笋、八角、玉桂、茶叶”等一大批名优土特产品。用马练瑶族乡鲜茶叶制成的“瑶山春”茶有条索紧结、汤清香浓、入口甘醇等特点,极受欢迎。
       过去,境内峰峦起伏,峭壁耸立,与外界联系的山间小道夏天藤蔓纠缠,冬天泥泞不堪,稍不小心,就会丧命悬崖河沟之下。交通的落后闭塞严重地制约了山区经济的发展。解放后,为了改变行路难的状况,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修建了公路、机耕略323公里,大、中、小桥梁20座。全乡12个行政村,村村通公路,90%的村屯能走手扶拖拉机。尤其是连接金秀瑶族自治县罗香乡和北通蒙山县夏宜瑶族乡的公路,大大地缩短了平南与这两个县的距离,方便了各族群众。如今,已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网,昔日出门就爬坡、运输要马驮的落后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观。各种客车、货车、拖拉机和摩托车终日驰骋在山区的公路上,迎送瑶乡的宾客和出门的各族群众,送出山区的土特产品和木材,运回山区建设所需的水泥、钢筋、化肥、农药、百货电器和各种服饰,大大地促进了山区的经济发展。
       解放前,马练瑶族乡教育起步较晚,虽然一些村屯设有小学,但高小仍要到其他乡就读,这对该乡的教育发展极为不利。马练瑶族乡成立后,学校发展十分迅速,12个行政村均建有中心小学,在马练圩和水晏村分别建立马练初中和马练第二初中,并在马练初中建起学生宿舍楼,方便边远地区的学生上学就读。20世纪八九十年代后,初中和各村中心校均建起了两层以上的钢筋水泥结构的教学楼和宿舍楼,教学环境得到显著的改善。至1999年底,全乡有初中2所,在校生978人,教师62人;有小学28所,在校生5530人,教职员工216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8.1%。
       解放后的马练瑶族乡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全乡新建钢筋水泥楼房450座,共45 000平方米。由政府投资兴建的马练车站垌新街和水晏新街成了全乡集贸中心。各种现代化家用电器已进入瑶乡壮寨。1984年,开通了程控电话,全乡各个村都通上了电话,不用出门,就可以与国内各地沟通,这为经济的发展打下了更好的基础。摩托车也以其灵活、快速的优势,替代了马帮,成了往来于各乡镇的交通工具。
       马练瑶族乡的居民除部分是本地原住民族外,其余的都是从广东、福建、贵州等地迁徙而来。瑶族中的苏、莫、钟等姓氏,其祖先由湘鄂南下,经广东南雄珠玑巷入粤西后,又从蒙江西移到平南北部山区琉璃(今同和镇)和马练乡;而蓝、盘、赵、罗等姓则说其祖先原住贵州榕江,后迁到南宁、百色,又数度人广东,尔后再迁到桂平、平南一带。马练瑶族乡的居民在公开场合使用土白话和桂柳话,以土白话为主。瑶民在家里时讲瑶话,约半数以上的人说“勉”话;有部分人说“拉加”语;有的说“布努”话。这里的主食以大米、玉米为主,青黄不接或饥馑之年以木薯、红薯作为补充食粮。菜肴有常见的青菜、猪肉、鱼;鸡、鸭等多是节假日或宾客临门时才宰杀。
       宗教上,瑶族以自然崇拜为主,敬盘王,祭祖先,也拜观音。很多青年男子在一生中还举行“度戒”仪式,即请来道公念咒,由需度戒者赤脚从炽热的火炭上通过,认为这样做可烧掉身上的邪气。    传统节日有农历八月初四祭盘王和二月初二、四月初八、八月十五这三次祭社。
       祭盘王是这里瑶族隆重的民族传统节日,届时杀猪宰鸡祭盘王,男女青年走村串寨,对唱山歌,内容为有关盘王和男女相悦的曲调。
       历史遗址最有名的是北胜村的打铁坪,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前,曾在该地锻造大批长矛大刀等兵器,为农民起义准备了必要的武器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