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在脚上的历史
宫廷的花盆底鞋、江南的绣花鞋、防雨的桐油雨靴、民间女子的三寸金莲……每一历史时期的鞋履往往代表了这一历史时期的文化。
鞋履在中国古代被泛称为"足衣",和所有服饰一样,是一种文化载体,不是单纯的生活用品。它不仅注重实用,还有审美装饰功能,有些鞋履还是等级的标志、礼仪的象征。
足下春秋
鞋有着悠久的发展史,大约在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就出现了兽皮缝制的最原始的鞋。在新疆楼兰出土的一双羊毛女靴,距今已有4000年,整双鞋由靴筒和靴底两大部分组成,堪称世界靴。
鞋中礼仪
和所有服饰一样,鞋是一种文化载体,不是单纯的生活用品。它不仅注重实用性及审美装饰功能,有的还是等级的标志、礼仪的象征。秦汉时,有进门脱鞋的习惯。在屋中,多穿袜行于席上,不仅平时燕居如此,上殿朝会亦然。着鞋上殿,以为殊荣,汉时唯萧何、梁冀、曹操等膺此殊礼。
三寸金莲
古代中国,妇女和女孩的畸形脚是一种最吸引人的风俗。那时,小脚被看作是美女的特征。用布缠足,在民间曾广为流行,缠后之足被称为"三寸金莲",后来"三寸金莲"也泛指缠足脚。缠足始于南唐后主李煜,李后主有位爱妾窈娘,妩媚风骚,能歌善舞。李煜为她筑了六尺高的大莲花台子,饰以宝物细带。窈娘用帛缠足,使脚纤小屈突而足尖成新月形,在莲花台上展姿起舞,以博后主欢心。这种风气随之在民间追求时髦的女子之中传播开。
中国绣花鞋
在鞋类大家庭中,鞋文化与刺绣艺术完美结合的中国绣花鞋是华夏民族独创的手工艺品,这种根植于民族文化中的生活实用品被世人誉称"中国鞋"。在华夏古老的大地上自从由母系社会转成父系社会后,便形成了男耕女织的社会分工,历代妇女一代一代传承着古老的绣花鞋技艺,在不盈方尺的鞋材上她们一针一线地述说着各个朝代的审美观念、文化传统、伦理道德与时尚价值。
小鞋履 大人生
中国人的一生之中,在不同的时期,如出生、婚嫁、寿诞、丧葬等要穿不同的鞋子。比如小孩子出生时多穿虎头鞋,家长寄予孩子生龙活虎,健康快乐。在结婚时,新娘必须穿红色的鞋子,上面绣有龙、凤等吉祥之物。因为红色是一种吉祥的颜色,火是红色的,是兴旺的,喻婚后生活幸福美满。在南朝时,在下聘礼时,必须给女方一双丝新鞋。每逢寿诞,过寿之人要穿绣有"寿"字或"万"字图案的鞋子,意为"万寿无疆"。祝寿的人也一般送带有以上图案的鞋子作为寿礼。
- 上一篇:北京土语"劳驾"是怎么来的?
- 下一篇:侗族同胞过“喊天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