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日文版
公告:  
 文章正文

广东中山市三角镇

2010-10-20 点击数:11861

  三角镇原称三角沙,地貌似三角形,故名。南宋时,属古海乡海域。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至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属香山县古海乡海域。1381年,属黄旗都。1542年,东海十六沙形成,白鲤沙、三江沙(后为三角沙)积淤成陆,农用地增加,东莞、顺德、南海等先民不断迁入,人烟渐稠,均聚居在三角山和小团范山边一带,后以三角沙之形状为地方名。清初,已设立三角村、月湾村,属黄旗都辖。1910年,香山县设立区制,三角属第九区。

  1930年,九区改为东海区,三角属东海区;1931年,东海区又改为九区,三角仍属九区。1950年,属十区。1955年,属民众区。1957年,称中山县三角乡。1958年8月,三角称三角人民公社,驻地三角圩。1958年10月,属黄圃大公社。1959年4月,复称三角公社。1961年复属民众区。1963年6月,复称三角公社。1983年,改称为三角区。1986年12月,撤区建镇,称三角镇,驻地三角圩,辖19个管理区,两个居委会。1994年,三角镇政府驻地迁往新区金三大道中。2002年,19个管理区合并成高平、东南、三角、结民、沙栏、蟠龙、光明等7个行政村,新群、新联两管理区归民众镇管辖,原阜沙的团结村、黄圃的新二村并入高平行政村,两个居委会合并为一个,称社区居委会。

  三角镇是中山工业发展的后起之秀,近年通过大力实施“工业强镇、科教兴镇、可持续发展”三大战略,形成了以汽配、纺织、电子、服装、五金、电器、化工等行业为主的产业群,推动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推动了“从农业化向工业化过渡、从农村化向城市化过渡”进程。   工业概况:设置高平工业区和金鲤工业区,全镇现有企业338家,其中:港资企业58家,澳(门)资企业2家,台资企业33家,日资企业2家,其他为内资企业。2004年工业总产值72.8亿元,工业增加值为18.31亿元,正回忆向工业强镇迈进。   农业概况:实施农业进园入区,建成水产健康养殖、表皮冬瓜套种粉葛、优质稻高产栽培、沙栏鸡提纯复壮等四个农业基地,2004年农业产值4.3亿元。大力抢先绿色生产,中华憋荣获国家绿色食品证书,三角米、青皮冬荣获无公害农产品证书。   第三产业概况:拥有四星级酒店1家,三星级酒店2家,二星级酒店1家,大型集贸市场5个,大型商场(超市)5家,各种服务业蓬勃发展。在建的重要项目有中山飞行基地、东润华庭、现代车站等,正规划建设的项目有五星级酒店、海关验货场、物流中心等。

  三角镇三面环水,土壤肥沃,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强镇,农业基础好,农民善于精耕细作,在新技术浪潮的推动下,我们在全镇大力推动下,我们也在全镇大力推广农村实用新技术,建立了五个农业生产基地:

  1、沙栏鸡养殖基地;

  2、青皮冬瓜套种粉葛种植基地;

  3、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

  4、水稻示范基地;

  5、水产养殖基地;其中沙栏鸡、青皮瓜、绿色甲鱼是远近闻名的优质农副产品品牌。

  三角镇在大力发展工业的同时,对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也是不遗余力,规划出相应的农田保证区,使我镇既有工业蓬勃发展所带来的繁荣,同时又保留了我镇固有的田园风貌特色,确保广大投资创业者有一个优美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