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恩培接受外媒专访:要把云南建成“中国的瑞士”
25日下午,白恩培接受瑞士、德国记者专访。 云南日报记者王顺祥 摄
“在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建设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是云南的首要定位,我们需要加强与世界各国沟通与合作,互惠互利、实现双赢。”昨日下午,云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白恩培在接受瑞士《新苏黎世报》记者费沛德、德国《法兰克福汇报》记者盖易词采访时表示。
建设中国面向西南的桥头堡既是中国经济发展这个大局的要求,也是云南自身发展的需要
费沛德:在中国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云南是如何寻求自我的定位?
白恩培:西部大开发10年来,云南发生了巨大变化,相信在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中,云南只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就一定能进一步提升自我的发展速度,实现从对外开放的末梢向前沿的转变。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这既是国家对云南的要求,也是云南在西部开发中的首要定位。桥头堡建设将有利于中国经济、云南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也有利于周边国家的共同繁荣,这个“堡”,将把云南建设成为与东南亚、南亚以及世界各地交流合作的窗口、桥梁、纽带、基地。
费沛德:云南在推进桥头堡建设战略中将采取哪些措施?
白恩培:在桥头堡建设中,我们的思考是:一要把云南尤其是昆明建成连接东南亚南亚的交通枢纽,形成航空、水路、公路、铁路、通讯的立体通道,要抓好昆明新机场等重大枢纽项目建设,在辐射东南亚、南亚的同时寻求与更多国家的交流与沟通。二要把云南建成以清洁可再生能源为主的能源基地和输变电枢纽,充分利用云南丰富的水电资源,科学合理开发,为自身和周边的发展提供强大的能源支撑。三要发挥云南自身优势,做强做大优势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矿产资源精深加工以及生物产业、旅游业。四是抓住云南省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启动以及昆明区域性跨境人民币金融服务中心成立的契机,建立以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现代旅游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
我们一定要确定自己的发展思路,绝不照搬其他地方的模式,也绝对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
盖易词:中国现在正在制定新的五年计划,云南在制定新的五年计划中面临着哪些挑战?
白恩培:发展不够、发展不充分仍是云南的现状,所以制定“十二五”规划,加快发展仍是云南的首要问题。在“十二五”规划中,我们将更加注重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协调;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承载能力的关系;注重城乡协调、区域协调统筹发展;重视科教文卫和民生问题。我们将正视目前存在的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工农差距,采取多种方式,让政策、资金更多地向农村、农业、边疆、民族地区倾斜,加快落后地区的发展速度。
费沛德:云南在发展中是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的?
白恩培:云南始终把生态优先作为发展的首要原则。生态得不到保护,环境遭到破坏,一切发展的成果都是失败的。云南是三江成矿带,矿产资源丰富,但在矿产资源的开发方面,我们提出一定要在保护生态、保护资源,科学合理利用上下功夫,要在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上下功夫,绝对不能把希望寄托在盲目扩大规模上。目前我们正积极采取行政、法律、经济等手段,关停小矿山、小煤窑、小冶炼等落后产能,杜绝“乌烟瘴气”的发展换取眼前利益,追求长远的绿色GDP,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也有过沉痛的教训,如滇池的污染,在这方面瑞士有许多环保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如果能把滇池治理得像苏黎世湖、日内瓦湖一样清澈,云南将变得更加美丽。从生态建设的角度,我们希望能够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的瑞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