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判断名家早期作品的收藏价值
再如当代岭南画家黎雄才(1910-2001年)作于1944年的《猎得山禽信马归》小品,也堪属他早期作品之一。然而,当黎80岁时,在友人处见到此图后,愿以大幅精作易归,并有题记谓:“1990年春,友人以余小帧属题,余因无此时期作品,商得同意,以四尺巨幅易之……”(详见《美术》1995年第7期)。由此可见,有些老画家为了回顾自己的艺术历程,总结艺事变革经验,因此对自己的早期作品就十分地重视,此也堪为一例。
笔者曾获观当代画家刘海粟(1896-1992年)作于1933年的《西溪草堂图》,是为刘海粟首次欧游(1929-1931年)学习、考察西方美术,回国期间创作的中国画作品之一,也是他在走出国门学习西方美术的同时,为继承和发展民族传统绘画艺术而致力研究、潜心创作所留下的珍贵画迹,可作为考察和研究刘海粟艺术思想和创作实践的材料。又因该图上款为“若渠”,结合图上题记内容来看,可确认刘氏该图是为现代美术史学家滕固(字若渠,1901-1941年,今上海宝山人)所作。由于滕固生平及其学术成果,近年来已引起当代美术史学界的重视,如有论者称:“倘若天假永年,他(滕固)无疑最有希望成为二十世纪中国美术研究领域中的泰斗。”而在刘氏所作的图端题记中,就存有不少可反映滕固家世和他的一些史料(详见拙撰《刘海粟〈西溪草堂图〉考略》,载《荣宝斋》总第15期)。因此,刘海粟的这件早期作品堪称弥足珍贵。 在上述例举吴昌硕、张书、黎雄才、刘海粟的早期作品中,以艺术而言也已具较高的水准,或可说大手笔的才艺已显露端倪。由此足以看出在从事绘画作品收藏中,对画家的早期作品不能一概轻视,尤其是一些蕴涵着学术、史料价值的作品更应该重视。因为它在这方面的价值是画家晚年精品力作也无法替代的。还须一说的是,有关对“早期作品”的认定。所谓“早期”,事实上是因人而异的,是必须以作者的享年,在艺术上成就的迟早等来作具体的分别才能认定。譬如:以近现代画家任伯年(1840-1896年),陈师曾(1876-1923年),徐悲鸿(1895-1953年),张书 (1900-1957年)与吴昌硕(1844-1927年),齐白石(1864-1957年),黄宾虹(1865-1955年),朱屺瞻(1892-1996年)作一比较,从中就可反映“早期作品因人而异”的合理性。在比较中由于前者任伯年等享年均未满60,所以50岁时的作品堪称晚年之作;而在后者吴昌硕等均寿登大耄(年80以上,甚至逾百),50岁时的作品均尚属早期之作。又由于前者任伯年等均堪称在艺术上是“早熟”的画家,中青年时均已享誉画坛,有的甚至成为了中国绘画史中不可或缺的人物;而后者吴昌硕等俱是“大器晚成”的画家,他们在50岁时,在画坛上均未享大名,其时的作品较诸“衰年变法”在艺术上获得了巨大成功后的作品,将它称之为早期也是合情合理的。由此可见,在对画家早期作品的鉴藏中,这些同样是不能不加鉴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