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日文版
公告:  
 文章正文

天龙山道院

2010-03-16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4783

传说唐宋年间,有位老道云游四海至昄大浮家湾(现叫付家湾)。见此地形独特、景色秀丽,山不高而挺拔,清幽凉爽;树不大而茂密,万木峥嵘,胜似一个风水宝地。他被这里的景色迷恋得如痴如醉,直至傍晚都不忍归去,露宿大山脚下。夜间,他朦胧中看到那山上的花花草草发出奇光,旁边有两条大青龙在不断舞动,嘴吐龙珠。突然大青龙开口讲道:“我奉玉帝之命传话给你,你整天云游四海,无建功德,何不在此修一道院,潜身修德,普渡丛生!”随后,腾云驾雾飘向东方。老道听罢,猛然一震,但仔细一想,也有道理,便决意在此修一道院。待他再定睛一看,刚发出奇光的花花草草都变成了大青石。第二天,老道就聚集附近百姓,开始建院。他们苦干了七七四十九天,才建成院基。又干了九九八十一天,才把道院建好,并取名为天龙山道院,此山也因院而得名,即天龙山。从此,老道在此住持道院。

在天龙山对面,有一傅姓村庄叫浮家湾,村前村后有两条河流,每逢大水,村庄便遭水淹,百姓身受其害,不少人离乡背景,过着飘浮不定的生活,而得名。老道不忍百姓之苦,设坛祈求上苍,道:“玉帝啊玉帝,你既叫我在此修建道院,潜身修德,普渡丛生,又何必每年强降大水,使百姓惨遭其害呢?”老道的言行感动了玉帝,玉帝下旨,命大青龙填埋浮家湾后溪。大青龙接令后,腾云驾雾,搬山运石,可惜河水湍急,自己法力不够,搬来的山石跟本不见效。为了完成玉旨,大青龙自己化成一座大山镇在后溪之上,切断了河流。从此浮家湾不再受淹,百姓不用四处飘浮,过上了风调雨顺的安定日子。百姓把这座山叫做来龙山,把浮家湾更名为傅家湾。

此后,傅姓人家经常帮忙打点道院。而老道也边在院中修身,边为百姓行医、求雨。期间,傅姓人家中,有个放牛娃,经常到道院边放牛,边向老道学习,以至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突然有一天,老道对放牛娃说:“我年事已高,不能每天相教,这里有两本书,你拿回去好好看吧!”这放牛娃接过书,开始潜心学习。后来在绍圣四年(1097),考取进士,并官至金紫光禄大夫,位称上柱国,封开国男。此人便是南宋傅伯通。傅伯通死后,后人为了纪念大青龙的舍身相救和老道的倾力传授,便把他葬在来龙山上,与天龙山道院遥遥相望。再说,老道把书给傅伯通后,也就开始闭关修炼,经三年又六个月后,终成正果,并在天龙山后山飞天。那闭关修炼之地,便是杨村神仙洞;那飞天之处,便是三清山的飞仙台;所以,现有“先有天龙山,后有三清山”之说。

天龙山道院,几度兵毁几度重建。现在的道院,是2002年在原址上重建的,内供“三清”(玉清、上清、太清)菩萨。

 

(作者:柳留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