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田”诞生新经济增长极
在财政专项资金分配中,广东省创造性地引入竞争机制,不仅变革了财政资金分配的模式,而且改变了旧的行政管理意识,引导各地市谋划和完善科学发展思路,实现先富帮后富的良好局面
9月11日,梅州市常务副市长张远方招待记者的一顿早餐吃得并不轻松。记者的提问把他带回到了一年前的次竞标。
“这是汪洋书记的高招。我们都是被牵着鼻子走。”让张远方发出这种感慨的“高招”,就是广东省产业转移竞争性扶持资金分配改革。
在过去的一年里,广东省欠发达地区市的领导们都领教了这个“高招”的厉害。对于他们而言,5亿元的竞争性扶持资金是一块内藏钩子的蛋糕,“诱惑”只是其表,“引导、带动”才是内涵。
竞出科学发展思路
从准备投标到参加竞标,梅州市始终是广东省产业转移竞争性扶持资金分配这项改革的踊跃参与者。
为参加竞标,梅州市财政局专门设立了竞标工作办公室,整个竞标的准备工作耗时近两个月。梅州市财政局局长李钢回忆说,当时许多同志都是整夜整夜地加班,围绕投标的准备工作近乎苛刻。一个场景让他记忆犹新:当时针对评审答辩环节,李嘉市长专门组织各局局长模仿评审专家设计提问,现场模拟答辩,目的是对专家可能问到的任何一个问题都了然于胸。
在专家评审的要素中,除了申报材料及现场演讲答辩情况这个指标外,还有要件(园区)具备条件、推动形成经济增长极的潜力、区域发展带动能力、地方政府科学发展思路、环境和生态保护措施等5大类指标。这5类指标的分值权重占到总分的75%,是决定中标与否的关键因素。
“在研究这些指标的过程中,梅州市通过审视本地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不断研究和完善科学发展的方案,挖掘出了自身存在的潜力。”梅州市副市长叶胜坤说。
据叶胜坤介绍,梅州市在总结实施“四个梅州”(开放梅州、工业梅州、生态梅州、文化梅州)发展战略的基础上,提出了推动绿色崛起、实现科学发展的战略构想: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以经济崛起为核心,以宜居带动宜业、宜业提升宜居为突破口,致力打造广东省的生态、文化、平安名城和绿色现代产业基地。
凭借这种科学发展思路,梅州这个“世界客都”最终折服了评审专家,一举摘得广东省第1批竞争性扶持资金,其后在引入分类评审后的第4批竞标中再次折桂,共获得10亿元扶持资金。
与梅州市的一帆风顺不同,地处粤西北的云浮市的竞标经历则有些坎坷。该市常务副市长郭汉毅回忆说,第1批竞标时,云浮市没能进入6个候选园区行列;第2批时,进入了前6强,却止步于3甲。
“每次失败后,我们都会总结,我们究败在了哪里?分析失败原因、找出相应的对策,完善发展方案,准备下一次的竞标。到第3批时,云浮市终于在3个中标市中占得一席。”
梅州、云浮这两个市财政局的工作人员都跟记者讲了一个相同的情形:中标结果公布的那一刻,许多人都高兴地跳了起来,有人更是激动地哭了。在这一刻,他们付出的心血、倾注的智慧得到了回报。
然而,甜蜜的滋味过后,随之而来的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感觉。对于中标成功的市而言,竞争性扶持资金更像是一条鞭子。
在面对面采访过程中,张远方曾多次提到“压力”这个词。“说实在话,拿到10亿元的财政资金后,从书记、市长到一般干部,上上下下政治压力都非常大,总怕搞不好。”
“如果是按常规方式拿到这笔钱,可能压力没有那么大。但是通过竞争性财政分配这种方式,拿到钱就要做出示范,就要兑现李嘉市长竞标演说时的承诺。能否做得到?我们要接受省委、省政府的绩效监督,同时,还要接受社会的监督、舆论的监督。其中的压力可想而知。”压在张远方和他的同事们身上的,是一份沉重的责任。
郭汉毅的“遭遇”同样不轻松。在2009年3月成功中标后,他的副市长身份上又加上了佛山(云浮)产业转移园区管委会主任的头衔。“你给我拉来1亿元的投资,我们奖励你100万元。”闲聊时,他还不忘向记者游说。据他身边的工作人员说,如今像这样的游说,每天都在他的工作中上演。
财政资金的裂变效应
流出去的水,放在平原上只不过是一条静流;放在峡谷中,则可以产生爆发之势。这种自然规律放在广东省产业转移竞争性财政资金上同样灵验。
“银行找上了门,社会投资也多了起来。”郭汉毅说,在拿到5亿元资金后,融资变得简单起来。目前,云浮市已落实贷款近10亿元。按照计划,利用5亿元的资金,准备向金融部门融资30亿元。
财政扶持资金的集中重点使用在梅州市同样产生了巨大的裂变效应。据李钢介绍,至今年5月底,财政扶持资金已带动各方面投资达35.47亿元,资金实际放大了7倍,其中梅州市政府投入5.22亿元,广州市政府对口扶持拨入2亿元,银行贷款5亿元,进园企业投资23.25亿元。按照园区建设投资计划,全部项目完成后,资金放大效应将达到21倍。
在扶持资金的安排上,梅州市对10亿元扶持资金,计划安排7亿元用于贷款贴息,向银行申请贴息贷款42亿元,其余3亿元直接用于园区建设。在具体使用过程中,扶持资金采用了滚动使用的办法。在拿到首批的5亿元资金后,梅州市先将5亿元用于支付园区征地拆迁、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再根据政府投资和银行贷款到位情况逐步归垫,归垫出来的资金再投入园区建设,从而为园区建设赢得了时间、赢得了速度。同时,降低了融资成本,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先富帮后富”是广东省推进产业转移的一项举措。云浮市自成功中标后,佛山市对口扶持资金5000万元也随即到位。而在这方面,广州市充分体现了“老大哥”的带头作用,市财政计划安排4亿元资金支持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目前已到位2亿元,居珠三角各市首位。
新的经济增长极
财政扶持资金引发的投资热潮带动了产业转移园区建设的突进。
9月11日,记者来到了位于梅州市梅县畲江中心镇的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此地距梅州市中心约有40分钟车程。
登上园区中心的观景台,整个园区尽收眼底。在一大片平整的开阔地上,挖掘机的长鼻伴随机器的轰鸣有节奏地屈伸,在其不远处是一片正在建设的建筑群。广州(梅州)产业工业园管委会调研员朱海乔告诉记者,一年之前,这里还几乎是一片空地。
据朱海乔介绍,工业园于2005年12月开工建设,在梅州市首次竞标之前每年只有几千万元的零散资金投入,园区很难做大。但拿到首批的5亿元资金后,园区建设立时提速。
2009年5月,广东省全省“双转移”工作会议地点选在了梅州市。当时,省委书记汪洋对广州(梅州)产业园充分肯定地说:“看了令人鼓舞,听了令人振奋,‘市’别一年,刮目相看,一年前是白纸一张,现在是初具规模。”
梅州市高新区管理委员会副秘书长谢胜扬给记者的数据记录了园区的发展:目前,园区已开发建成面积266.67公顷,是首批竞标前的3.85倍。
一边是紧锣密鼓地“筑巢”,一边是马不停蹄地“引凤来栖”。在园区采访过程中,记者偶遇了一位风尘仆仆的考察参观者,他在给记者的名片上亮明了身份:梅州市梅江区委统战部部长。他说,统战部门也有招商职责,港商、台商、侨商、外商都在“统战”之列。
据梅州市经贸局副局长涂礼俊介绍,梅州市打出了全市共建的旗帜,打破行政体制障碍,建立市县共建共享机制,按照“市筑巢、市县引凤”的方式,由市统揽园区的投入、建设和管理,市县共同参与园区招商引资,各县(市、区)所引进企业产生的税收地方留成部分,全额长期归引进企业的县(市、区)所有。
然而,“引凤来栖”绝非一件易事。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不少企业都面临着巨大的经营压力,他们不敢轻言投资兴建新厂。针对此种情况,梅州市与对接的广州市联手,以强华公司为模板,推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强华模式”。
强华公司原是梅州本地一家民营汽配企业,这家企业有20多年参与国际车用电机竞争的研发经验,在研制、生产和销售汽车无刷交流发电机和起动机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强华的产品主要给潍柴等配套。在梅州市与广州市产业对接中,这个企业幸运地攀上了高枝儿。经过协商,强华公司与汽车巨头广汽集团决定共同在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内兴办梅州强华汽车电器有限公司,该合作项目主要生产国内自主品牌商用车、乘用车的发电机、起动机两大产品,年设计生产能力200万台(套),工程总投资2.5亿元;首期项目年生产能力50万台(套),投资1.5亿元,将为广汽集团及国内自主品牌商用车、乘用车的发电机、起动机两大产品的发展提供支撑。
如今,强华公司6座崭新的厂房已经在园区落成。当记者走进车间时,强华公司的经理曾职成正在招呼着工人们安装新搬进来的设备。他告诉记者:“下午还会有些设备搬过来,我们现在就忙这些。预计明年公司将实现整体搬迁进入园区,明年6月份就可实现量产。”根据强华公司董事长李云辉的预计,公司年内可以生产样机,2010年达到年产50万台(套)目标,实现年销售收入4亿元人民币,税收2600万元。
“强华模式”的示范效应激发了其他企业的投资欲望。据谢胜扬介绍,目前已进园的企业有50家,合同投资总额23.25亿元,分别比竞标前增长108%和116%。预计今年底进园企业可达100家,其中投产企业50家。
产业转移园区的集聚式发展孕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按照梅州市的估算,现有进园企业达产后可实现产值58.3亿元,“再造一个工业梅州”的梦想并不遥远。
远在梅州“千里之外”的佛山(云浮)产业转移工业园走的是一条截然不同的发展模式。
佛山(云浮)市产业转移园区由南北两片整合而成。北片是云城都杨产业转移园,南片是原云浮市初城民营科技园。南片的科技园起步较早,已形成了一定的基础。据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周海芬介绍,目前入园项目已有100多家。
“以石材、水泥、硫化工、石材机械为主的产业集群构成了云浮市鲜明的区域产业特色。”提及云浮市天然的产业集群优势,云浮市财政局副局长叶章森显得有几分自豪。
走在云浮市主城区的街道上,两边遍布着大大小小的石材店。而在这些店的背后,聚集着一个个石材机械厂商。科特机械有限公司就是坐落在南片园区的这样一家典型企业。该公司总经理陈思扬介绍说,经历10余年的发展,目前在云浮市六七十家同类企业中,公司的市场份额占30%左右。在产业园区升级为省示范园区后,他计划将部分生产能力转移至北片园区,以扩大公司的规模。
与土生土长的科特机械不同,在云浮产业园区中,还有许多“外来户”。伯斯顿复合石有限公司是一家两年前从佛山市南海区转移过来的石材复合板经营公司。公司董事长叶卓芬介绍说,目前云浮的厂房占地达到10000平方米,与南海的厂房旗鼓相当,企业通过转移实现了规模的扩张。
伯斯顿公司能实现这种扩张得益于佛山市与云浮市的对口扶持和产业对接。双方共建工业园区,通过“腾笼换鸟”从佛山市走出的企业将在云浮市的工业园中实现新的发展。佛山市市长陈云贤说:“产业转移的运作模式是政府推动,社会参与、市场运作。企业的转移不是通过行政的措施,而是通过政策引导,让市场自发调解。”
佛山市布来顿石材机械厂是首批自发动起来的企业之一。在工业园区的建设工地上,公司经理陈树文正在检查地基压桩浇灌桩的施工。他指着眼前一大片开阔的工地告诉记者,一年后,新厂将在这里拔地而起。当记者问到是什么原因让他选择进驻云浮时,他毫不掩饰地说:“是市场。云浮市聚集着大批的石材企业,孕育着巨大的市场,公司的雄心就是能在其中分一杯羹。”
采访结束时,陈树文反问了记者一个问题:你知道“莫邪剑”吗?“它是上古神兵,铸成后将一块巨石一劈为二。我们公司的产品以此为名,意味着能在市场上所向披靡。”说出这番话时,他的眼里充满了自信。
- 上一篇:湖北省长谈工商管理:越管经济越活才是真本事
- 下一篇:人才支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