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日文版
公告:  
 文章正文

旅游经济是涨门票?

2009-09-29 来源:北京农家院网 点击数:2855

       上月初,乐山大佛景区门票和峨眉山景区索道票分别提价,成为四川省旅游市场上最令人关注的事情。

       事实上,近段时间,这股“涨价风”同时也在北京、贵州、天津等多个地方刮起,京郊最的十渡风景区东湖港也将门票由原来的38元涨到了50元,其它风景区的门票则保持不变。受全球金融危机、甲型H1N1流感肆虐等因素的影响,今年旅游市场相对疲软。在主打“优惠”的大背景下,景区的逆势提价无疑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在旅游市场上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旅游产业不应受制于门票涨价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人们的旅游预算总是有所压缩,而在此时景区提价,势必触动旅行社和游客本来就已经很脆弱的神经。“风景区是公共资源,人们本来就有享受的权利,不应该成为赢利的工具。要收取费用,最多也就收取基本的维护成本,真不知道那么高的价格是怎么来的!”对于这股景区涨价风潮,上海游客郭飞坦言难以理解和接受。而在网络上,甚至有网友明确表示会因为涨价带来的旅游成本增加而放弃出游计划。

       “尤其是对入境旅游市场的恢复是一大冲击。”四川康辉旅行社副总经理孟友无奈地说,旅行社在接待入境游团队时采用的是一年一报的原则,即每年年底向国外组团社报第二年的价格,第二年无论产品成本下降还是增加,都必须维持这一报价不变。景区涨价导致成本增加,为避免亏损,旅行社只得放弃接待入境团队。显然,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入境游市场。

       此外,随着自助游游客的大量出现,传统的跟团旅游已经呈现萎缩趋势,这部分“团友”转为“驴友”的人数,在长线或出境游客中,已占到15%的比例。景区涨价带来旅游门槛的提高,把这部分游客挡在了门外。四川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王川认为,旅游是一个产业链经济,除了游,还关联着住宿、餐饮、交通、娱乐、购物等多个行业;门票是景区收入的重要来源,但是如果一味地追求门票效益,把门票看作是旅游收入的来源,就将使旅游产业的发展走进死胡同。

       景区门票涨价反映市场供求关系

       为什么不能把景区“涨价”更多地看成是市场行为呢?供过于求则价跌,供不应求则价涨,最基本的供求关系而已。早在2006年,成都的黄龙溪古镇实行门票制就通过了听证,但为何一直没有付诸实施?恐怕景区本身资源缺乏性和不可替代性是最主要的原因。

       成都市民胡筱琳的说法很有代表性:“不去黄龙溪我可以选择去平乐,反正川西古镇都差不多,可要是错过九寨沟、峨眉山,在其他地方就看不到这样的美景了。”的确如此,对这种资源独特、游人如织的景区,要求其“不涨价”有一定难度。

       省内某知名景区负责人坦言,旅游业具有很强的季节性,旺季来临,人们扎堆出游,水涨船高,涨价是必然的。此外,带薪休假制度的不完善,让人们的出行几乎都集中在寒暑假、国庆节、春节等几个时间段,景区趁势涨价也就不足为奇了。

        做大做强旅游产业才是解决之道

       业内人士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说,目前旅游产业的发展陷入了一个怪圈。由于旅游产业尚处于初级的“门票经济”阶段,景区在保护、开发、管理等方面都面临经费不足的困难,而门票收入就成为解决这些困难最重要也最直接的方式。另一方面,过度依赖“门票经济”,又让景区在开发增值项目上缺乏压力和动力,旅游产业的发展也因此难以实现新的突破。

       如何打破“门票经济”的瓶颈?旅游专家程里认为,市场的问题,最终要靠市场化改革来解决。短时间内,涨价可以迅速提升业绩,降价可以快速拉动市场恢复,但从长远来看,一味涨价或限制其涨价这些强扭价格的行为,往往无益于问题的解决,它只会把矛盾积累推后。

       省旅游局局长张谷表示,只有用完善的立法和有效的听证监督来规范市场,促进旅游行业优胜劣汰,丰富旅游产品的内涵和服务,引导产业做强做大,才是一切问题的根本解决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