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日文版
公告:  
 文章正文

医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

2009-04-02 点击数:1437

一、项目介绍

医用磁共振成像仪( MRI )是一种全新的影象检测技术。它是利用人体中的质子在强静磁场内并受到射频脉冲的激发,产生核磁共振现象,经过空间编码技术,把核磁共振信号接受及计算机数据处理,最后形成图象。它是继CTB超等影象检测手段后又一新的断层成像技术。磁共振成像与CT相比,更具有高组织分辨力和空间分辨率、图象对比度好、信息量大、无硬性伪迹、无放射损伤等优点。特别是对软组织层次的检测要好于其它影象技术,尤其在对颅脑、脊柱核脊髓病变的显示方面。它具有诸多优点,深受广大临床医师及病人的欢迎。

中科院先后研制开发了400MHz200MHz超导谱仪,80MHz电磁体通用谱仪,5MHz-20MHz永磁分析仪,3000Gs永磁医用成像仪等。获国家专利12项、部委以上成果15项。近几年来,其产品已获国家生产许可证,并小批量投放市场。

二、市场分析

MRI在临床应用中的作用在发达国家的实践中已经得到了肯定。到1999年底,我国的MRI设备拥有量已突破1000台。据卫生部1999年统计年鉴报道,我国有县及县以上医院15277家,如果按3-4家县级及以上医院配1MRI设备推算,我国共需MRI设备4000台左右(即每30万人左右拥有1MRI设备,这一指标远远低于日本90年代初的10万人拥有1MRI设备的指标),尚需新增3000台。如果按今后十年内达到这一拥有量,平均每年需增300台。另外我国医院现有的MRI有近200台已停止使用或急待更换。可见我国的医用磁共振成像仪市场潜力之巨大。因此,医用磁共振成像技术及设备产业化已列入我国《当前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及重点方向指南》。

三、效益分析

该产品年可定价为350万元/台,第二年以250万元/台的价位切入市场,由于其价格大大优于国外同类产品,可替代洋品牌,并培育用户群,使本不具备购买能力的医院也能购买,从而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