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日文版
公告:  
 文章正文

旅游休闲产业的开发,是城乡统筹的动力产业

2009-01-07 点击数:1081

 

我国城市化高速发展,已经到了解决城乡一体化和资源环境优化的历史性关头,去年下半年,国务院连续出台城乡统筹和两型社会试点,把超大城市的区域整合发展,推进到新的综合配套改革的浪尖。
  然而,城乡统筹和两型社会试点,仅仅依靠城市的转移支付,是不够的,城市及工业的富裕,还远远达不到全额反哺农村和节能降耗的水平。
  因此,农村区域的自我发展能力,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下的产业新增盈利能力的开发,成为了国务院城乡统筹和两型社会试点的自我造血机能的核心,也成为了综合改革试点成功的重要支撑。
  旅游休闲产业的开发,是城乡统筹的动力产业,是“两型社会”的高附加值产业,具有极大的造血功能,应该成为全国城市改革综合试点的特别有效产业手段。

 

新闻聚焦

200767,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成都市和重庆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为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之后的第三个新特区

    2007127,武汉城市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以上新闻是发生在去年城乡统筹方面的两条最令人瞩目关心的事件,设立统筹城乡综合配套试验区以及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我国为了实现城乡统筹、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机制的需要而提出。

 

  城乡统筹的内涵释义

 

所谓城乡统筹,其内涵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使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同步过上全面小康的幸福生活,最终目标是要使农村居民、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家属与城市居民一样,享有平等的权利、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同质化的生活条件。究其根本则源于城乡贫富差距的逐步扩大化,溯其根源则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所致,主要表现在三农问题的逐步严重化,即农民、农村、农业的问题。解决三农问题的难点和重点在农村,出发点在农业。如何通过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来缓解三农问题,是城乡统筹提出的根本。城乡统筹的提出就是要达到城乡一体化的,缩小城乡贫富差距,实现农民与城市居民的共同富裕。

   如何实现城乡统筹?
   如何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

  具体到政策上,应聚焦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即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 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在这五个要素中,最核心的是生产发展。而生产发展靠的是什么呢?自然是农业产业和农产品,即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产品结构调整,产品升级。在农业里,能够进行产业化的是经济农业,但由于农业自身的特殊性,其产品经济周期长、受自然影响因素大,农村基础设施不足,农业市场多变等,导致农业、农民的收入并不稳定。
   如何通过产业调整使得农产品获得相对更稳定的市场,农民获得更多的经济来源呢?

单一地依靠农业产业来实现农村经济增长,其发展慢,且经济的不稳定性强;若将农业与工业结合,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大,也不是理想的途径;而将经济农业与第三产业的旅游业相结合,发展观光性农业、休闲农业等涉农旅游业,则由于旅游业的特殊性,不仅可以实现农产品的现场消费模式,还可以有效促进新农村的五大要素建设,是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新途径。

农业休闲旅游促进了农业产业的多样化经营模式以及农产品的快速稳定发展。

农业休闲旅游为农民提供了新的创业与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共同富裕。

农业休闲旅游促进了农村的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化。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到,旅游业与农业的产业结合,走农业旅游的路子,对于新农村建设来讲,是一条合理的、新的路子,这也是绿维在2006年以来一直在研究的方式,并且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发展农业旅游的专题。具体到如何开发农业观光旅游、农业休闲旅游,因不同地区所具有的资源特色不同,其开发的方式也有所不同。但因农业旅游产品相对种类单一,因此,需要好的游憩方式策划和景区规划,形成特色化经营模式,方能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顺利实现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