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日文版
公告:  
 文章正文

让农业保险成为精准扶贫的重要保障

2015-12-15 来源:中国经济网 点击数:1165

 

近日,保监会召开会议落实中央扶贫工作会议精神,把农业保险确定为保险业打好扶贫攻坚战的主攻方向之一。由于农业生产面临的灾害风险系数高,导致农业生产经营风险大,对于贫困地区的农户来说,一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会将其再次推向贫困的边缘。在扶贫工作中,利用和发挥好农业保险的作用,为贫困户生产经营兜底,可为精准扶贫搭建起一道人工屏障。
2007年中央财政对农业保险保费实施补贴以后,我国农业保险发展迅速,取得的成效显著。保监会近日公布的《2015中国保险市场年报》显示,2014年农险提供风险保障1.66万亿元,承保主要农作物11亿亩,覆盖率接近50%,主要口粮作物承保覆盖率超过65%。日前,保监会宣布对中央财政补贴保费、涉及15类农作物和6类养殖品种的738个农业保险产品全面升级,此举意味着未来农业保险可发挥的潜力更大。
然而,我国农业保险主体以政策性农业保险为主,商业保险机构大多不愿意进驻农险领域,致使农险产品单一、保费较高、覆盖范围有限,很多贫困地区甚至根本无法享受到农险服务。同时,政策性农险在落地过程中,存在骗保、补贴过度、监管不到位等问题,未充分发挥出农业保险应有的保障作用,农户在面对自然灾害或是意外发生时,只能独自承担损失。
面对贫困人口这样的弱势群体,要提高贫困地区农业保险的保障力度,需要顶层从上而下的推动,调动和融合各方资源和力量。一方面,政府部门应继续扩大政策性农险的覆盖范围,鼓励贫困农户参保,让更多农户享受到农险服务;另一方面,需要相关部门联合起来,引导商业性保险公司进入到农村,到贫困地区开展农险业务,使其共同承担扶贫重任。
实际上,在农业保险发展较快的地区,农户不仅在遭遇损失时拿到了理赔资金,得到了补偿,而且能够得到银行等机构更多的信贷支持。相比一般农户,参保农户多了一重风险保障,降低了融资风险,银行更愿意为他们发放贷款。而且,保险机构可借助农村金融机构网点挖掘市场,拓展农险产品。这样一来,保险和信贷形成了良性循环效应。目前,一些贫困地区已在探索“农业保险+农业信贷”的信贷扶贫模式,正是把保险和信贷两者的优势结合起来,推动贫困人口走上致富之路。
此外,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发展特色农业又是很多贫困地区摆脱贫困最具可行的路子。那么,针对特色农业的特点,因地制宜探索特色农业保险产品,是对农业保险创新能力的一次考验。
因此,我们认为,要充分发挥农业保险在扶贫中的保障作用,需要借助多方力量,既要扎实推行政策性农险,又要鼓励更多的机构和资本进入到农险领域,扩大农险在贫困地区的覆盖范围,并加大创新力度,为精准扶贫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