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日文版
公告:  
 文章正文

重大自然灾害监测中的合成孔经成像雷达实时地面处理系统

2009-02-27 点击数:1713

 

重大自然灾害监测中的合成孔经成像雷达

实时地面处理系统

 

一、项目介绍

    由国家科技部在“八五”和“九五”期间支持的“重大自然灾害监测系统”,即“机(飞机)—星(卫星)—地(地面处理系统)”系统,在02课题组及专家组的关怀和支持下,已经取得了实用的重大成果。

    “重大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由航空遥感平台分系统、雷达实时成像分系统、 卫星通信分系统以及地面图像信息处理分系统四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是:由机载发射单元将图像数据发送到卫星上,经过双跳再转发到地面图像信息处理站进行处理,从而实时得到遥感图象数据。

    地面图象信息处理系统是“重大自然灾害监测系统”中的其中一个环节,也是该系统遥感成果直接与用户见面并为用户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环节。所以该分系统的功能是否满足大系统的要求和用户的需要,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效益的发挥。原有的地面图象信息处理系统仅能处理6分辨率的雷达图像。为了提高对特殊灾害目标的实时监测精度,在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国家水利部遥感中心、02课题组及专家组的关怀和支持下,中科院空间中心和中国航空遥感服务公司合作开发了采用工作站和微机相结合的3图像地面处理系统,完成了图像的7个实时处理(即实时打印,实时图像显示,实时注记,实时存盘,实时GPS定位,实时冻结和实时航迹显示),并且可通过网络与工作站进行数据交换。采用工作站和微机相结合的3分辨率雷达图像实时地面处理系统的研制成功,在国内还尚属首次。

    该项目研制中需要解决众多的技术难关, 特别是3SAR图像的实时接收和7个实时处理,在技术上具有很大的难度。该项目的研制成功, 不仅可提高我国高新技术研究及应用领域的水平, 而且还可显示高新技术研究成果作为生产力在国民经济发展及军事应用中所起的重大作用。

    该实时地面处理系统采用工作站与微机相结合的方案,其结构如下图所示,其工作原理如下:雷达SAR数据通过天线到下变频器,然后到解调器,接收由实时接收微机通过解调器送来的数据,然后进行解密和数据处理,最后把处理好的数据通过网络送给工作站和通过计算机接口送给控制微机,工作站收到数据后,除在本工作站上实时显示和实时存盘外,还将数据送给其它工作站,使其它工作站进行其它的处理。

    控制微机当接收到实时传输的数据时,就将数据实时发送给打印微机、航迹显示微机和冻结显示微机,并实时传送有关实时信息。

    打印微机当接到实时数据后,就启动打印机进行实时打印,并同时显示打印的有关信息。

    航迹显示微机当收到实时数据后,就将有关的GPS等参数提取出来,然后结合微机中存贮的电子地图,进行飞机的航迹显示并同时显示航迹的有关信息。

    冻结显示微机当接到实时数据和图像选择命令时,就冻结选定的幅面,同时显示出冻结幅面的经度、纬度和面积等有关信息。

重大自然灾害监测中的合成孔经成像雷达实时地面处理系统在今年的几次实际应用中,实现了实时接收和处理,多次接受了中央领导、部委领和各级领导的检查,效果良好。

该系统的研制成功,圆满地实现了对灾害进行快速监测的要求,满足了对各种灾情目标监测的高时效性和高分辨率图象信息的要求。在新技术应用和工程化实现上又提高了一步。

二、市场预测

该系统可应用于如下一些单位:1)、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水利部及各流域、各省水利厅防汛抗旱指挥部;  2)、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及各省减灾办;  3)、国家地震局及各省地震局的防灾救灾机构; 4)、林业部防火指挥部及各大林区的防火机构; 5)、地矿部、铁道部地质灾害防灾机构。

三、合作方式

    合作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