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日文版
公告:  
 文章正文

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需翻越“三座大山”

2014-08-22 点击数:1173

 

“融资难”、“融资贵”是阻挡小微企业发展的主要“拦路虎”。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7月2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多措并举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李克强要求有关部门,要为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和新创业企业切实解决融资贵这一关键难题。小微企业要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至少有“三座大山”需要翻越,同时也需要各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和地方政府精准发力。

尽管国家多次出台为小微企业定向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等措施,但是各地反映最普遍、最强烈的,仍是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今年,李克强在基层调研考察,几乎每次都有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内容。7月以来,国务院常务会议也已经四次提及“降低企业融资成本”。23日的常务会上,他概括说,各地融资成本高的情况各不相同,但都存在一些相同的“关键环节”。

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小企业的劣势是明显的:规模小、资产少,内部治理和抗风险的能力弱,银行向其放贷时信息不对称又不具规模经济,无力还贷时政府出面协调与救助的概率低等。对于有信贷规模限制又追求利润的商业银行而言,小企业的放贷成本与风险相对于大中型企业而言往往更高。

这些劣势往往让小微企业在融资的“关键环节”上,在遭受银行“嫌贫爱富”的同时,也要付出更多的融资代价。比如更多的融资中介费用,企业在申请有关融资需求的时候,需要进行押品的评估,同时要找一些机构为它提供担保,另外要进行一些抵质押产权的确权,甚至邀请机构提供进一步的增信支持。过长的融资环节与链条,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对于企业来说,这部分成本既不透明,也未必全部合理。此外,更不必说部分小微企业为求发展,不得不向利率更高的地下钱庄等高利贷融资。

要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小微企业至少有“三座大山”需要翻越。

座大山,银行“挑肥拣瘦”。虽然市场经济下企业都具有此类特征,但银行不同于一般企业,特别是国有银行,除了利润还需要有社会责任。从银行实际操作看,多数银行凭借垄断的特殊地位,对自身利润的追求显然要大过社会责任的承担。如果银行的经营理念不转弯,要想解决好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问题,难度相当大。

23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引用小说家阿瑟·黑利《钱商》的故事说:“作为一家商业银行,大生意要做,小生意也要做,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有些银行只做大生意,对成长期的中小企业,不肯给一点阳光雨露,但对大企业,明明人家不需要‘雨伞’,却还一直送上。这样的经营方式,最后肯定发展不起来!”

第二座大山,市场秩序混乱。此前一周的经济形势座谈会上,几位来自不同行业的企业家曾经不约而同地向总理要求,“不要补贴、只要公平”,“只要有规范、公平的竞争环境,企业自己就可以做好”,这实际上也反映了当前市场上存在的“黑哨”、“劣币驱逐良币”等乱象。具体到融资市场,非法集资、融资、放贷等现象十分突出,但只要不出现严重的跑路事件有关方面就视而不见。从正规金融来看,在各种套利手段影响下,部分贷款已经成为一种纯粹的钱生钱、利滚利游戏。没有良好的市场秩序,企业利益得不到保障,开始普遍反映融资成本高。

第三座大山,结构严重失衡。中国广义货币过多,一定程度就是资金的分布结构存在严重问题所致。政府反复强调要盘活存量,用好增量资金,原因就在于资金结构失衡的问题太严重,对经济发展的负面作用与影响已非调不可。要翻过这座大山,既需要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放管结合,建立透明诚信的市场秩序,也需要在商业银行更多担当社会责任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体系。

此外,对于企业自身而言,要解决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问题,一方面要科学控制投资规模,防止盲目扩张;另一方面要广开融资渠道,合理选择融资方式,最大限度地降低融资成本。

李克强在会议上强调,缓解当前融资成本高问题,要深化金融改革。加快发展中小金融机构,促进市场竞争,增加金融供给。“这是向市场释放增加融资渠道的信号,也是让各类金融机构更充分在市场中公平竞争。”李克强说。

在定向降准、存贷比计算口径调整等多项政策推出后,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领域“资金池”水位已较高,但是要真正打通缓解实体经济融资难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仍需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和地方政府精准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