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日文版
公告:  
 文章正文

绥棱村屯撤并搬迁进城镇 走出农民满意城镇化新路径

2014-07-07 来源:黑龙江日报 点击数:21043

 

黑龙江日报7月7日讯 在房地产市场“喊冷”、“疲软”之际,绥棱县城镇化建设却势头不减,“一城、两区、四镇和52个居民点”建设齐头并进,今年撤屯5个,整村整屯撤并搬迁进城镇渐具规模。近日,记者走镇入村采访得知,百姓愿意,政府扶持,市场运作,产业支撑激活了这个县城镇化建设。
  四镇建设惠民生
  在绥棱县上集镇,占地8.3万平方米的南湖公园广场,树绿湖清,景色宜人,刚刚迁进镇里新楼房的民族村农民纪秀峰在此纳凉,他和记者聊了起来:“我家就在这个广场旁,城里的生活真好。”
  跟随纪秀峰走进了嘉悦鑫城,他的家是宽敞明亮的两室一厅,客厅内,大屏幕电视正播放有线电视节目,鱼缸里观赏鱼缓缓游动。
  纪秀峰说:“原先住在民族村,与父母妻儿挤住在两间透风的泥草房里,去年整村搬迁,全家五口人购置了两套新房,原房按比例作价新房款,值10多万,自己只花了2万多元。”谈起住进镇里的感受,纪秀峰欣喜地说:“两间泥房变成两套楼房,不仅住房条件好,孩子上学再不用坐校车了,步行5分钟就到,医院、文艺活动中心都在家附近,真是太方便了。”据了解,纪秀峰进镇后,不但继续在原址耕种农田,还开了一间汉堡店,一个月能赚1000余元。
  纪秀峰只是享受城镇化“红利”的一例。民族村59户居民是如何实现整村进镇的?
  上集镇党委书记董双清说,在民族村整村进镇过程中,完全秉持了绥化市委提出的“百姓受益、百姓愿意、实践可行、符合规律”的原则,在县里给予开发商返还税费等扶持下,镇政府充当协调员,协调开发商把房价降到成本价1850元/平方米,扣除旧房补偿,让农民买得起,住得进。
  考虑到五户种田大户还要在原址种地,继续协调开发商为他们保留了240平方米的休息作业点,还为他们建了一个160平方米农机库。尊重少数民族村民的生活习惯,协调开发商为他们在新楼建了地下腌菜室,这种人性化的城镇化,让民族村59户村民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民生改善。城镇化建设改变了乡镇形象。记者来到双岔河镇中心步行街,两排综合居民楼色调明快,行道树枝叶繁茂。“发展城镇化,首先要营造优美环境,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才能吸引农民进镇。”
  这个镇党委书记肖福凌说,“原先这里到处是烂泥塘,脏乱不堪。县里几年来共投入资金700万元,先后新修道路2400延长米、下水管道2400延长米,修建步行街6400平方米,栽植各类树木3600棵,栽植花卉9600株,建设居民小区2个,综合楼2.25万平方米,天眼工程全覆盖等城管服务日渐完善,条件好了,环境美了,吸引了附近乡镇农民纷纷来到这里购房安家。”
  按照“撤屯、减村、并乡、建城”的城镇化路径,绥棱县重点规划建设了上集、四海店、双岔河、阁山四个中心集镇,如今四镇的城镇化建设正成为一张张靓丽的名片,辐射带动作用显现。
  政府扶持激活城镇化
  绥棱县城也是建设正酣。
  按照上海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院规划,按照大城市标准建设县城,实施“南扩、北优、东展、西移”,滨水新区、棚户改造、道路功能分区等重点工程接连启动,中等规模城市建设正拉开骨架。3年来,整村搬迁1个,撤屯13个,复耕面积79万平方米。3年来,全县城镇开发建设综合楼119万平方米,乡镇36.57万平方米。
  大规模的城镇化建设资金从哪来?
  绥棱县县长王学斌给出了答案:“城镇化是民生最大选项,是改革的最大红利,可以有力实现农民原有住房增值、腾出的土地复垦或开展项目建设拉动就业、市场开发城镇新房纳税富财政等多赢,按照绥化市委、市政府城镇化战略部署,以大城市建设为标准,以建成中等规模城市为目标,绥棱县根据县情,由同济大学规划院等制定了“一城、两区、四镇和52个居民点”建设规划,采取政府主导、政策倾斜、企业参与、因需而建、整屯搬迁、宅基地变现、城镇公共服务吸引等方式,推进村屯撤并、农民进城、土地复垦、整屯开发,使城镇化建设更具科学性、集约性、普惠性。”
  政府倾力而为,重点建城,突出建镇,推动了绥棱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据王学斌介绍,绥棱县强化政策倾斜力度,整合政策性资金,农民无论在县城还是中心镇购楼,符合条件的就能享受1.5万元的补贴;对整村屯撤并的,县里给予村里50万元的一次性资金补助;强化了税费支持力度,调动了开发商积极性。该县制定了差别化的税费政策,对4个中心集镇综合楼开发税费的县级收益部分,全部返补乡镇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科学实施调控,对县城结合部的靠山乡,楼房限价销售,不冲击县内房地产市场,进而形成了中心镇、靠山乡、县城内楼房三级价格体系,平衡了县里的房地产市场。上集镇先后建立了镇医院、两所中心学校,投资近4000万元为城镇化发展配了套,这主要是来源于县里的支持。县里加大对上争取力度,重点向中心镇的教育、医疗、金融、物流、道路、给排水等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倾斜,有效缓解了城镇化建设资金和力量不足的问题。发挥市场主体作用。除了投入争取到的政策性资金外,政府只做公共设施投入,楼房开发,由地产商自主开发建设。土地置换也发挥了良好作用,上集镇民族村实现了整体搬迁,腾出的宅基地由企业投资3500万元建设大型驾驶员培训中心,这也将极大地拉动县域经济发展。
  产城融合保障安居
  撤屯并村,农民住进了城镇,生计怎么办?
绥棱的做法给出了答案,就是大力发展产业,走产城融合之路,为进城农民提供就业增收岗位,让农民进得来、住得起、留得住。该县四海店镇今年撤掉宝山村大屯和前十三井屯,180户农民实现了整体搬迁,今年将入住镇里新建的近2万平方米楼房。为了保障进镇农民安居,镇里做足了“功课”:四海店镇宝山村党组织领办玉米合作社,农民1.72万亩土地全部流转入社,实行规模化经营年底分红。这个村党总支部书记逯德民说:“目前庄稼长势好,今年预计平均每个农民土地收益在万元左右。”四海店镇党委书记赵励涛介绍,镇里通过招商引资开办了食用菌绿色种植、奶山羊养殖等产业,全镇吊袋木耳种植大棚发展到3500平方米,不愿外出打工的进镇农民可以到各类合作社打工,目前解决了300多农民就业问题。 “产业领跑城镇化”,一直是绥棱的追求。近年来,绥棱新上各类产业项目177个,辟建产业园,打造物流集散地,建设1.5亿元农贸市场,为进城农民提供近万个就业岗位,为城镇化有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