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就业增收与农业产业化共赢的路径思考
2014-04-15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点击数:1375
经过我国农村改革开放的多年实践,“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逐渐成为一些地区农业产业化的实现路径之一,根植于海南的“永基模式”、“温氏模式”就是热带农业在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现代化过程中探索出的成功范例。现以“永基模式”的四个创新为例,探讨热带农业实现农民就业增收与农业现代化共赢的路径和经验。
“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养殖新模式
“永基模式”是由海南永基文昌鸡有限公司(下称“永基公司”)根据海南热带农业的发展特点创立的“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养殖新模式,其实践与成效可以概括为:
(一)创新经营模式,实现低成本运作。主要是围绕养鸡产业发展推行“2+2”经营模式:按照市场机制和产业化发展要求,整合农村富余劳动力、农民承包经营土地等两大资源优势和企业拥有的资金管理、技术市场等两种优势,推进养鸡产业共赢发展。
对于农民而言,所拥有的劳动力、土地资源是相当富庶的。据统计,海南省农村富余或可转移的劳动力100万人以上,农户手上经营的土地资源,全省可供利用或发展立体种养业的屋前屋后空地、果地、林地以及荒地、荒坡等分别数以万计、十万计和百万计。一直以来,由于缺乏资金和技术,除耕地外,果地、林地品种单一,产品附加值不高,荒地、荒坡复种率更低,总体上看,土地集约利用和产出效益不高。
农户与永基公司合作,公司提供鸡苗、饲料、药物防疫等,农户只需投资建鸡舍或合理利用农民家里房前屋后的空地、果地、林地放养或圈养。一个养鸡生产周期,费用开支大头在鸡苗、饲料,由公司垫付。
对于永基公司而言,养殖环节化整为零分散到农户养殖,省去了买地或租地建设鸡舍等大笔费用开销,而且农民在自家地里或就近就业,公司不需解决食住、交通等后勤保障,这也省去了不少开支。
这样,实现农民与公司各自拥有的资源优势对接,收到了“2+2>4”的产业化生产经营效益。
(二)创新合作模式,以农户为单位打造养鸡生产“车间”。这个合作模式创新在于永基公司作为养鸡产业化生产经营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把养鸡产业链中的育种、种苗、饲料、养殖、加工、销售等环节组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农民通过加入合作社融入养鸡产业化大生产实现就近就地创业。永基公司通过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鸡苗繁育和供应、饲料配方配制和饲料生产供应、药品供应,养殖疫病防控、养殖技术指导和培训、商品鸡收购和销售等履行生产经营组织者管理者的职能。
(三)创新产业链条,做大做强养鸡产业。国内外养殖业界有一个共识,养殖产业能否往前走,能否做大做强,成败关键在于种苗、饲料等两大产业链条是否下足了功夫。前者打造的是产业特色、产品品牌;后者把控着产品质量和生产成本。基于这个认知,永基公司实施建设了三大项目:一是在海口大致坡建立年产400多万只鸡苗的文昌鸡种鸡场,在保亭县什玲镇建立年产500多万只鸡苗的什玲鸡种鸡场,在屯昌县建立年产2000万只鸡苗的屯昌阉鸡种鸡场。现在,永基旗下养殖基地已全部使用自主繁育的品种。二是加大投入,组织技术力量自主研发专用饲料,其在永基养殖基地推广率达80%。三是在保亭县建立“什玲鸡产业园”,技术服务站、农民技术培训学校、什玲鸡批发市场、什玲鸡产品加工厂等项目相继入园建设。
(四)创新利益分享机制,实现农户持续增收。这个机制的前提是公司兜底市场风险,让农户稳赚不亏,并实现多元收入。
在下列生产经营框架下,计扣生产成本和分派红利:永基公司提供种苗、饲料、技术服务、加工和市场销售,实行先进管理流程和“五个统一”生产经营;农户车间生产的产品统一上交公司;永基公司按照市场价格核算收入,在抵扣公司养殖成本之后结转为利。
在行情好时,农户收益按市场行情随行就市;遇到疫情、市场价格低迷等风险时确保农民每养一只鸡获利不低于5元。永基公司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个载体,让农民以土地入股,按所占股份比例参与合作社分红。为消除农民入社顾虑,合作社章程规定,合作社成立3年内出现经营亏损,公司作为合作社发起人承担全部亏损责任。不入股合作社的当地农民也可以在合作社里务工,月工资收入不低于1000元。为保障农民的劳动权益,还规定合作社里工作满1年以上的村民,合作社为其购买个人五项基本社会保险(放心保)。
农业产业化的实现路径和经验
笔者认为,在农村家庭承包制的背景下,永基公司的“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实现形式和路径,为海南现代热带农业的发展留下了若干经验。
(一)发挥“产业龙头”作用,实现全产业链经营。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需要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作用:
一是打造完整产业链条。永基公司不断强化良种繁育、原料基地等上游产业链建设,大力发展物流配送、市场营销等下游环节,实现技术、管理、资金、市场等要素的优化组合,公司和旗下养殖基地初步形成了产加销、贸工农相互配套、协调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二是转变养殖生产方式。永基公司通过联结农户建设养鸡生产“车间”,一方面使农户分散的土地得到了集约利用,更有意义的是农户养殖“车间”融入了养鸡产业化大生产,实现了单打独斗式养殖向优质高效集中饲养的转变。
三是带动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如鸡舍建设带旺了建筑业和运输业;又如通过超市、连锁经营、直销、分销等形式,在北京、上海、四川、广东等农产品(000061,股吧)批发市场及省内的海口、文昌、琼海、三亚,都有与永基公司签约的文昌鸡销售代理商,并成立了海南永基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形成了完善的农产品配送供应链,由此促进了餐饮服务业发展。
(二)融入养鸡产业化大生产,实现农民就近就地就业和多元增收。一是土地入股获得的分红,远远高于农民自己耕种的收益。二是养鸡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创造出很多就业岗位,而且农户养殖“车间”就建在自家的土地上,经过短期培训,可以就近就地转移就业,获得务工性收入。
目前,在永基公司旗下实体就业的农民近10000人,劳务性收入稳定。如海口山佳文昌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吸纳当地61名农民就业,月收入在1500—2200元之间不等。按每个农户有1人入社务工,年收入近2万元,按每户6人计,每年人均增加收入3000元以上,相当于2013年海南农民年人均收入三成多。
三 有效地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的对接,控制了农业投资风险。农产品生产供销往往是通过订单来实现。在“永基模式”里,该是公司干的,归公司;该是农户干的,归农户。公司每年都取得与其生产规模相适应的订单;农户以养殖“车间”为单元每年按时间和质量要求组织生产1000万只商品鸡,兑现市场订单。“永基模式”下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实现了永基公司与养鸡农户双赢。
(四)依靠科技进步培养新型农民,推进养鸡产业现代化。一是着力推进技术研发。永基公司自建技术研发中心,与科研院所合作,加快鸡苗的良种繁育、饲料产品的研发推广,自主配套建起种鸡厂、饲料厂,增强自主创新的能力。二是着力推进人才培养。多层次引进人才,组织技术骨干人员到大专院校进修,加强研发人才培养。三是着力培养新型农民。采取专题讲座、现场指导、举办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免费为农民讲授养鸡技术、疫病防治、养殖生产管理等。四是着力推进技术服务。组建技术服务公司,按区域配备专门技术人员,选择有技术、责任心强的养殖大户作为特约技术员,特邀村级畜牧兽医员为合作服务者,为农户提供全程技术服务。
几年来,科技对永基养鸡产业的贡献已占主导地位,养殖生产实现品种良苗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发展区域化。
(五)实行生态养殖,前移产品质量安全把控关口。一是全面推行“绿色+生态”的放养模式。永基公司养鸡基地全部按照先进标准建在远离城区、无污染、无公害的山坡上、林地上,置于空气清鲜的林地、槟榔园和果地里放养。鼓励养殖户及时收集、销售鸡粪,变废为宝,努力保护养殖地的生态环境。二是建立规范有序的管理安全运作体系。永基公司全面推行ISO、HACCP等质量体系认证,从饲料检验、技术防疫、成品检疫等环节严格把关,确保产品质量。
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思考和建议
笔者认为,“永基模式”正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可选择的路径之一。让它走得更稳更远,须加强下列工作:
(一)因地制宜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强化带农惠农,实现共同发展。主要措施包括:一是鼓励龙头企业发起创办或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为载体把农民兄弟组织起来,把农户纳入统一的生产经营体系,提供技术、信息、农资、购销等农业社会化服务,采取产业带动、村企联动、科技驱动、服务拉动等形式共同打造一个区域性支撑产业和若干特色品牌。二是支持农户与土地、技术等要素入股龙头企业,形成产权紧密结合的利益共同体。一方面摒弃行情好时大捞一笔、行情不好时迅速抽身的短期行为,另一方面在其间实现收入多元化。三是通过规范合同契约关系、健全项目产业运行机制、防控道德风险等,形成双方合理分配利益与风险保障机制,切实履行合同约定,维护市场诚信。
(二)发展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当前,国内养鸡业产品附加值不高,很大程度上掣肘于产业组织发展滞后、产业链条不完整、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健全等,这也使得养鸡产业发展缺乏坚实的支撑。包括养鸡产业在内的海南农业主要市场在省外和境外,这就要求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建设肉联加工厂,研发健康营养的白条鸡、冰鲜鸡、分割鸡及其加工系列制品,延伸产业链条,实现肉鸡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各个环节协调发展,提高产品的档次和市场占有率。
(三)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走品牌发展之路。“三鹿奶粉”事件、河南双汇“瘦肉精”事件等质量问题,告诫我们必须始终紧绷质量安全这根弦,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发展绿色生态健康养殖,推进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把标准化贯穿于生产、加工、流通全过程,全面推行质量检验检测和质量可追溯制度,强化全程质量监控,打造放心品牌肉鸡。
(四)加大扶持力度,引导资源要素流向农业农村。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今天,农村土地、劳动力、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受趋利性影响,大量流向工业、城市。因此,要制定扶持政策,多渠道整合和统筹财政支农资金,积极引导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向龙头企业倾斜,扩大有效担保物范围,切实加大对带农惠农力度大的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大力发展基于订单农业的信贷、保险产品和服务创新,引导工商资本、先进技术、现代装备更多地投入农业农村,为农业产业化和龙头企业发展提供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
- 上一篇:安徽: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确权和流转
- 下一篇:土地流转助推枣强农业产业化